-
公开(公告)号:CN116298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6756.1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残差随机共振能量计算的感应电机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考虑系统外部扰动的不确定性,在d‑q坐标系下构建含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和传感器故障的感应电机模型;通过等效控制法设计滑模控制律构成滑模观测器,然后将定子电流估计值与参考值比较生成残差;基于随机共振对状态残差信息进行吸噪处理,再从时域能量谱角度实施对馈入信号的能量计算;对于时域能量计算结果实施阈值故障检测。本发明的状态跟踪效果好、计算电路设计简单且求解迅速,进行随机共振处理和时域能量计算能将残差信息中的噪声吸收并放大故障特征,实现对感应电机的故障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45136.6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N3/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动态环境经济调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参数进行初始化处理,计算种群适应度,选出最优个体;对参数进行更新,对种群个体位置进行差分变异操作、螺旋上升操作和收缩包围操作;进行约束处理,并计算机组发电成本和环境污染量;合并种群,对个体进行非支配排序,对存档进行更新,并对存档数量进行调整;基于最优个体选择方法选择最优个体,在判断结束后,输出最优个体。本发明将改进的多目标鲸鱼优化算法用于求解DEED问题,有效克服了电力系统非线性、非凸、求解精度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求解精度,降低了机组运行成本,实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68032.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 , G01R31/34 , G06F18/10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类Lorenz随机共振系统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利用电流传感器采集电机不同故障类型下定子电流的数据,作为原始信号;将原始信号数据输入基于粒子群的类Lorenz随机共振系统中,以信噪比为目标函数,自适应调整类Lorenz系统参数,输出最优参数下信噪比最优的数据;将数据输入学习好的极限学习机中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类Lorenz随机共振系统具备可调参数多、可塑性强等优势,为系统对不同类型的故障信号自适应调整参数提供了较大的调整空间。系统输出的最优信噪比数据能凸显信号特征,进而能准确进行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719295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640172.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1R3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三相转子电流微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三相转子电流故障信息提取,得到训练数据集、确认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步骤二:构造双层稀疏贝叶斯极限学习机模型;步骤三:创建配对多标签分类方法,并结合双层稀疏贝叶斯极限学习机构建基于微故障诊断算法模型的分类器集;步骤四:利用训练数据集对微故障诊断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确认数据集以及萤火虫算法进行动态寻优迭代,最终确定最优参数,完成微故障诊断算法模型;步骤五:将测试数据集输入到微故障诊断算法模型中,得到微故障的诊断结果。本发明能够对风力发电机三相转子电流微故障进行诊断,具有诊断效率高、诊断精确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9295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640172.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三相转子电流微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三相转子电流故障信息提取,得到训练数据集、确认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步骤二:构造双层稀疏贝叶斯极限学习机模型;步骤三:创建配对多标签分类方法,并结合双层稀疏贝叶斯极限学习机构建基于微故障诊断算法模型的分类器集;步骤四:利用训练数据集对微故障诊断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确认数据集以及萤火虫算法进行动态寻优迭代,最终确定最优参数,完成微故障诊断算法模型;步骤五:将测试数据集输入到微故障诊断算法模型中,得到微故障的诊断结果。本发明能够对风力发电机三相转子电流微故障进行诊断,具有诊断效率高、诊断精确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5986978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677719.7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中药柜系统,涉及中药产业技术领域,包括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称重传感器、LED指示灯、触摸显示模块、主控制器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干燥模块和太阳能板模块,所述主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称重传感器输入电性相连连接,且主控制器模块分别与语音播报模块和干燥模块输出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模块与太阳能板模块输入电性连接,且主控制器模块与LED指示灯输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增加的语音识别模块和LED指示灯,以及触摸显示模块和中英双语语音播报模块,大大方便了找寻药物,节省时间,并提高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245646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22979327.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北斗定位的水面清洁装置,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浮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两个所述浮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北斗定位的水面清洁装置,通过浮体,达到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支撑的效果,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达到对电机和放置箱支撑的效果,通过电机、旋转轴、扇叶和毛刷,方便将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除,通过过滤网,方便对水面的杂质进行清除,该清洁装置方便定位,而且方便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清除,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820105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114028.8
申请日:2018-07-14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H01R13/42 , H01R13/502 , H01R13/62 , H01R13/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还包括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和橡胶套,橡胶套具有供线束穿过的腔体,橡胶套的上端设置有搁置座,搁置座向上延伸设置有定位块,公端子卡设在搁置座内,且公端子的下端设置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内,母端子扣合在公端子上,第一保护罩套设在橡胶套上,且与橡胶套固定,第二保护罩套设在母端子上,且第二保护罩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的两侧向下延伸设置有弹性扣合件,第二保护罩上还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外侧设置有磁块;优点是接线牢靠,能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9181490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20219785.6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随机共振系统级联的微弱信号放大与降噪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四维单势阱随机共振电路、模式选择与显示电路、三维双势阱随机共振电路组成。使用四维单势阱随机共振电路作为电路的第一级,降低了系统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幅值要求。使用三维双势阱随机共振电路作为电路的第二级,可在第一级电路的基础上,对信号进行进一步降噪和放大。两级电路可以分开使用,通过模式选择按键可使两级电路级联或者只选用单独的任意一级电路。调节装置中的滑动调节器可以对两级的输出信号进行微调。装置内部电路易于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幅值要求极低,且降噪和放大效果好,同时具有多维输出,使用灵活,可处理的信号类型和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15793627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045976.9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落水逃生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和车体,单片机控制器内设置有数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器模块,数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氧气探测器和水压感应器,车体内的顶部螺栓连接有箱体,箱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触控开关,箱体内设置有蓄电池、微型氧气瓶、氧气面罩、充气泵和救生衣,车体外侧的后挡风玻璃的顶部转角处设置有电子破窗器,且电子破窗器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壳。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器模块的设计,可自动远程报警,提高车体内人员的获救概率;微型氧气瓶、充气泵和救生衣的设计,可提高在水中自救的概率和生存的时间;电子破窗器和密封壳的设计,可方便车体内的人员逃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