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98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259232.3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广西龙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确定湿式弦栅空气净化装置内喷嘴最佳距离的方法及装置,包括:S1:计算出粉尘粒度范围的平均值;S2:根据粉尘粒度范围的平均值选择雾化平均粒径与其对应的喷嘴;S3:确定湿式弦栅空气净化装置的参数,其包括最佳供水压力和最佳过滤风速;S4:生成雾化测试液滴群沿程粒径分布图;S5:以与最佳雾化粒径分布区间段的中间值对应的测量点距离作为喷嘴最佳安装距离。本发明通过测试确定湿式弦栅空气净化装置内喷嘴的最佳安装距离,使得喷嘴雾化的液滴与粉尘混合更充分,不仅提高了除尘效率,还节约水资源。本发明还公开了湿式弦栅空气净化装置,其通过上述方法确定喷嘴安装距离,所以具有最佳的除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6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59212.6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广西龙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法隧道施工的通风控尘除尘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二衬台车跟随式除尘系统;送风系统包括轴流风机、送风管和分流三通管,送风管设置在隧道的上方,送风管的连接端连接轴流风机,送风管的出风端连接分流三通管,分流三通管的主支管对应掌子面设置,分流三通管的侧支管朝向掌子面向下倾斜设置并与主支管形成夹角;二衬台车跟随式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和吸风管,吸风管设置在隧道的下方,吸风管的连接端连接除尘器,吸风管的进风端对应掌子面设置,吸风管的进风端比分流三通管的主支管更接近掌子面,其通过采用分流三通管和吸风管相互配合,在掌子面前形成负压区,实现通风、控尘和除尘目的,进一步提高了隧道通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0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367912.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大单洞双线隧道中单个排烟口的无量纲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得到单位体积流量左右侧行车道产生的总能量、左右侧排烟道产生的总能量;计算得出排烟口处局部阻力;根据风流流经排烟口断面处风速的不同,由局部阻力确定排烟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得到通风机工况下排烟口面积大小与局部阻力之间存在的关系式,从而得到局部阻力系数最小的排烟口长宽比。本发明引入动能修正系数,利用伯努利能量守恒,推导出基于上下游能量差的排烟口局部阻力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得到局部阻力系数最小的排烟口无量纲参数,即为最优长宽比,能用于指导排烟口结构的设计优化,节约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449091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639080.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F24F7/00 , F24F13/08 , F24F11/62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流三通风管的降阻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合流三通风管的汇流几何区域内安装一个导流板;从气流流动方向看,导流板的前端及两侧接触边与风管内壁焊接,导流板由前部分的导流弧形弯板和后部分的导流直板组成;导流板的具体形状由局部构件具体尺寸决定,即由两支管的直径D1、D2,渐扩管的长度L,支管间的夹角β和汇流管的直径D3之间的几何关系,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确定导流弧形弯板的弧长L1,导流直板的长度L2,导流直板距离汇流管上象限点的垂直距离d1和距离汇流管下象限点的垂直距离d2。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的合流三通风管,节能降阻效果明显,进一步降低通风除尘系统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08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593299.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滴群分形维数的喷嘴雾化特性定量方法。本发明技术要点是,建立喷雾液滴群粒度分布分形模型,并确定其分形体;以喷雾液滴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形理论,确定喷雾液滴累积数与液滴尺寸的分形标度关系;根据喷雾液滴累积数与液滴尺寸的分形标度关系,确定液滴累计体积占比与液滴尺寸的关系,从而获得喷雾液滴群粒度分布分形维数;根据喷雾液滴群粒度分布分形维数所表现的液滴群空间分布情况优劣,评价喷嘴雾化特性。本发明直观地表现出了液滴群粒度分布的空间结构,相对于用雾化细度、雾化均匀度和粒度分布等综合判断喷嘴雾化特性而言,用粒度分布的分维值来描述喷嘴的雾化特性更加直观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44909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39080.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流三通风管的降阻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合流三通风管的汇流几何区域内安装一个导流板;从气流流动方向看,导流板的前端及两侧接触边与风管内壁焊接,导流板由前部分的导流弧形弯板和后部分的导流直板组成;导流板的具体形状由局部构件具体尺寸决定,即由两支管的直径D1、D2,渐扩管的长度L,支管间的夹角β和汇流管的直径D3之间的几何关系,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确定导流弧形弯板的弧长L1,导流直板的长度L2,导流直板距离汇流管上象限点的垂直距离d1和距离汇流管下象限点的垂直距离d2。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的合流三通风管,节能降阻效果明显,进一步降低通风除尘系统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37319.1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洞特长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与方法,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轴流排风机、分风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轴流风机位于井口的地面风机房内;所述分风装置位于斜井与隧道连接的平洞段中隔墙位置,用于调节中隔墙两侧的通风量;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连接分风装置,用于根据隧道内情况来控制分风装置。此通风系统与方法可根据双洞特长公路隧道在运营阶段的交通量、污染物浓度、不同时段等调节不同隧道的通风量,是一种可满足通风要求、具有经济、环保、节能等特点的新型双洞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与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5611.0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斜井运渣过程的净化通风系统上游斜井长度极值确定方法,一空气净化器安装在斜井内部;所述的净化通风系统中具有上游风流,所述的上游风流是掌子面回流污风与斜井井底至空气净化器安装位置内的流动空气相混合风流;所述上游斜井长度极值计算式为:#imgabs0#式中:Q0为掌子面回流污风风量,m3/s;c=C/δ为烟尘流量的综合影响因子与设计浓度的因变比数,m2/s;δ为通风设计的烟尘容许浓度,m‑1;C为烟尘流量综合影响系数,m/s;#imgabs1#为斜井底部烟尘浓度折损距离;δ0为掌子面回流污风在斜井底部时烟尘浓度,m‑1。本发明能迅速快捷确定出斜井运渣过程的净化通风系统上游斜井长度的极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74937.1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E21F1/00 , E21D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斜井运渣过程的净化通风系统下游斜井长度极值确定方法,一空气净化器安装在斜井内部,空气净化器两端分别为引风段和引射段,引风段对向斜井底部设置,引射段对向斜井入口设置,通过空气净化器的引风段、引射段,上游风流和待净化风流、净化后风流、未净化风流,实现风流的分流流动、汇合流动;所述下游斜井长度极值计算式为:#imgabs0#式中:Q0为掌子面回流污风风量,m3/s;c=C/δ为烟尘流量的综合影响因子与设计浓度的因变比数,m2/s;δ为通风设计的烟尘容许浓度,m‑1;C为烟尘流量综合影响系数,m/s;L1为斜井上游距离,m;e为分风比,无量纲数;η为空气净化器烟尘除去效率,%;#imgabs1#为稀释掌子面回流污风的距离损失;δ0为掌子面回流污风在斜井底部时烟尘浓度,m‑1。本发明能迅速快捷确定出斜井运渣过程的净化通风系统下游斜井长度的极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08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93299.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滴群分形维数的喷嘴雾化特性定量方法。本发明技术要点是,建立喷雾液滴群粒度分布分形模型,并确定其分形体;以喷雾液滴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形理论,确定喷雾液滴累积数与液滴尺寸的分形标度关系;根据喷雾液滴累积数与液滴尺寸的分形标度关系,确定液滴累计体积占比与液滴尺寸的关系,从而获得喷雾液滴群粒度分布分形维数;根据喷雾液滴群粒度分布分形维数所表现的液滴群空间分布情况优劣,评价喷嘴雾化特性。本发明直观地表现出了液滴群粒度分布的空间结构,相对于用雾化细度、雾化均匀度和粒度分布等综合判断喷嘴雾化特性而言,用粒度分布的分维值来描述喷嘴的雾化特性更加直观简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