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DR车载组合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0379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610032110.1

    申请日:2006-08-1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PS/DR车载组合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包括GPS模块、接口电路、陀螺仪、A/D转换电路、里程表、光电隔离电路、微控制器、存储器、数据输出电路,所述GPS模块输出的GPS定位信号及陀螺仪、里程表输出的DR定位信号分别送到微控制器内的遗传优化模糊联合卡尔曼滤波器,将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输出融合后的定位信息。本GPS/DR车载组合定位系统综合GPS与DR两种定位技术的优势,可满足车辆实时定位的需要,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定位系统。

    一种针对客车涡系捕捉的非线性湍流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094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993954.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客车涡系捕捉的非线性湍流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客车模型及三维计算流域并划分网格;B、建立由不可压流动控制方程组、非线性LRN/DES湍流模型组成的汽车外流场流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C、进行边界条件和计算设置;D、进行汽车外流场数值计算;E、获得大客车的非定常外流场特性,通过求解外流场流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得到汽车外流场速度分布、压力分布、湍动能分布、流线,获得客车流程速度云图,压力云图、湍动能云图、流线图以及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气流在转捩发生后产生的与物体表面分离现象的预测精度问题,提高了大客车等钝体外形的气动力计算精度。

    车身骨架拓扑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4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993955.7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骨架拓扑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车身骨架的三维模型,将所述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系统以建立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以基结构法在所述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的节点间添加杆件,得到拓扑优化模型;确定车身骨架的优化目标材料、材料变量以及约束条件;根据所述车身骨架的优化目标、材料变量以及约束条件,通过所述拓扑优化模型结合预设算法得到所述车身骨架的目标优化结构。本发明通过引入材料变量的方式,从车身骨架基结构包括的所有可行拓扑方案中根据实际需求求解出最优的目标优化结构,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针对客车涡系捕捉的非线性湍流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09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93954.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客车涡系捕捉的非线性湍流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客车模型及三维计算流域并划分网格;B、建立由不可压流动控制方程组、非线性LRN/DES湍流模型组成的汽车外流场流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C、进行边界条件和计算设置;D、进行汽车外流场数值计算;E、获得大客车的非定常外流场特性,通过求解外流场流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得到汽车外流场速度分布、压力分布、湍动能分布、流线,获得客车流程速度云图,压力云图、湍动能云图、流线图以及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气流在转捩发生后产生的与物体表面分离现象的预测精度问题,提高了大客车等钝体外形的气动力计算精度。

    非光滑表面与射流相结合的车身气动减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799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48305.6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光滑表面与射流相结合的车身气动减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设计变量;根据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和数值类型,分析各设计变量对凹坑型非光滑表面汽车Cd值的影响关系;构建近似模型;检验近似模型的拟合精度,选取试验点进行CFD仿真,并与Kriging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采用多岛遗传优化算法,获得最优解时的设计变量值重新建模进行仿真分析计算,采用最优解进行优化,观察模型底部和侧部的气流汇合流动形态和位置;在气流汇合中心区域设置喷射装置。本发明可以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降低能量的耗散,实现模型的二重减阻,进一步减小汽车车身的气动阻力,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车身凹坑型非光滑表面特征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965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47256.4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凹坑型非光滑表面特征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凹坑非光滑表面的减阻效果为优化对象,选取单元体深度S、单元体直径D、横向间距W和纵向间距L为设计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进行试验设计选取若干组样本点,利用CFD仿真得到各样本点的响应值,根据响应值建立Kriging近似模型,在验证近似模型可信度的基础上,以近似模型进行全局优化。本发明提供的车身凹坑型非光滑表面特征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减小选取凹坑型非光滑表面的盲目性,经优化后,与初始仿真相比减阻效果有显著改善,气流流向更为顺畅,优化模型的尾流结构能减小尾涡边界层的范围,减小边界层内能量的交换,从而减小气动阻力。

    GPS/DR车载组合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8587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32110.1

    申请日:2006-08-1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PS/DR车载组合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包括GPS模块、接口电路、陀螺仪、A/D转换电路、里程表、光电隔离电路、微控制器、存储器、数据输出电路,所述GPS模块输出的GPS定位信号及陀螺仪、里程表输出的DR定位信号分别送到微控制器内的遗传优化模糊联合卡尔曼滤波器,将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输出融合后的定位信息。本GPS/DR车载组合定位系统综合GPS与DR两种定位技术的优势,可满足车辆实时定位的需要,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定位系统。

    风洞彩色烟流试验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0671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31985.X

    申请日:2006-07-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彩色烟流试验装置,每个储气罐(6)通过具节流阀的出气管连通有烟流喷射口(2),多个储气罐(6)的烟流喷射口(2)在垂直面上依高低顺序和喷射方向一致排成一排,储气罐(6)通过截止阀与白色烟流发生系统(9)连接,每个储气罐(6)通过压缩空气调节阀与压缩空气系统(10)连通,每个储气罐(6)与色彩注入系统连通。电动节流阀(3)、电动截止阀(8)、电动压缩空气调节阀(7)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色彩注入系统为设在储气罐(6)的底部的环保彩色发烟剂(12)及与之连接的色彩发生控制器(11)。色彩发生控制器(11)与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为风洞试验提供一种环保、生动醒目、层次分明的流场流态显示装置。

    车身骨架拓扑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93955.7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骨架拓扑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车身骨架的三维模型,将所述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系统以建立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以基结构法在所述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的节点间添加杆件,得到拓扑优化模型;确定车身骨架的优化目标材料、材料变量以及约束条件;根据所述车身骨架的优化目标、材料变量以及约束条件,通过所述拓扑优化模型结合预设算法得到所述车身骨架的目标优化结构。本发明通过引入材料变量的方式,从车身骨架基结构包括的所有可行拓扑方案中根据实际需求求解出最优的目标优化结构,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汽车风洞天平转接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76587B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010191296.1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风洞天平转接系统,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承载条(7),多条填充条横向安装在支撑板和承载条(7)上,前车轮紧固条(4)和后车轮固定条(3)相间安装在多条填充条中间安装在支撑板和承载条(7)上,前车轮紧固条(4)上设有T型槽,前轮固定件(5)的前轮压板(9)通过第一沉头螺钉(10)与第一矩形螺母(11)连接,第一矩形螺母(11)放置在前轮固定件(5)的T型槽中,后车轮固定条(3)上设有T型槽,后轮固定件(6)的L型压板(12)通过第二沉头螺钉(13)与第二矩形螺母(14)连接,第二矩形螺母(14)放置在后车轮固定条(3)的T型槽中,承载条(7)上布置有转接座(15)。本发明是一种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轮轴距的汽车比例模型的气动力测量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汽车风洞天平转接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