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12309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37424.7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段法制作稻草饲料的方法。所述两段法制作稻草饲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田间的稻草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喷施益生菌或酵素,或同时喷施益生菌和酵素;S2、将田间处理后的稻草分别通过揉捻装置、碎草装置,获得长度5‑10cm的稻草段;S3、将稻草段运回加工厂并送入干燥装置中干燥,控制干燥后的稻草段含水量在20%以内;S4、将低温干燥后的稻草段送入破碎机中破碎成长度0.5‑1.0cm的稻草小段,再通过压片机将稻草小段压缩成稻草片形成片状饲料。本发明利用简单、可行的加工工艺实现了稻草秸秆快速饲料化,提供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
-
公开(公告)号:CN10555743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36046.8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13/00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幼龄茶园遮荫的种植方法,其采用宽窄行顺序排列、单行双株的种植方式栽种茶树苗,在宽行间栽植一行速生菌草,并浇水至土壤湿透;栽培后对速生菌草施氮肥一次,之后速生菌草与茶树苗的施肥管理同步,使其四个月后生长至120-150cm高;待到冬季时对速生菌草进行刈割,刈割后茎秆均匀铺于茶园行间。本发明遮荫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并可在短时间达到有效的遮荫效果,对茶树生长及茶鲜叶品质改善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465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38485.5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麦草与双季早稻的轮作栽培方法,具体为:在晚稻收获前5-15天套种黑麦草,在次年3月中旬向稻田灌水泡田腐解黑麦草,放水至浅水田后,直接丢秧双季早稻。本发明利用黑麦草生长迅速又不耐涝的特性,抑制稻田其他杂草生长,并采用灌水泡田的方式使黑麦草枯萎腐解,放水之后在浅水田种免耕有序丢秧(点抛秧)方法栽培早稻秧苗。本发明节省了稻田使用除草剂和传统翻耕的劳动力成本和经济成本,减少了除草剂对环境的危害,黑麦草还田也是良好的有机肥,有利于促进水稻增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640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98018.0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抗寒剂,特别涉及一种以苜蓿和柳树皮提取液为抗寒成分的水稻抗寒剂。一种水稻抗寒剂,包括苜蓿提取液和柳树皮提取液。相较于水杨酸、脯氨酸等纯化学试剂制备的抗寒剂,本发明抗寒剂为植物提取物成分,其成分复杂功能多样,且对植株的综合生长能力更加有利。本发明抗寒剂所含有的抗寒成分来自于植物体内,能较好的进入水稻植株各个器官,提高细胞的渗透浓度,降低水稻体内水的冰点;同时还能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系统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因此,可同时适用于水稻种子拌种、苗期叶面喷施和晚稻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提高早稻苗期和晚稻开花期抗寒性能,降低低温冷害天气对水稻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0062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12970.5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01G2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头季生物量大、再生能力强和蛋白含量较高的水稻品种,种植;在头季水稻齐穗期或齐穗期过后的10~25天内进行刈割,刈割留桩高度为10‑30cm,对刈割获得的稻草进行饲料化加工处理;刈割后2天内,每亩施尿素5‑15kg和氯化钾5‑10kg;待再生季水稻籽粒落黄率达95%以上时,收割。本发明通过头季整株刈割和青贮,获得较高的秸秆和稻谷生物量,为解决秸秆问题和饲料问题提供新思路;通过水稻品种、刈割时期、田间管理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最大化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满足饲料要求和粮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722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16698.5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土壤的改良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碱性农业废弃物中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来改良酸性土壤,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联合的土壤复合修复技术。本发明利用农闲田堆制茶叶废弃物、牛粪、草木灰等碱性农业废弃物,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无毒无害,能避免化学修复剂对土壤造成的二次伤害问题。堆置场地选择作物行间、果园林下、冬闲田等农闲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又避免了传统堆肥大量占用地面空间的弊端,并可实现边修复边生产。添加蚯蚓加快了农业废弃物腐熟速度,缓解了传统堆肥堆置时间较长的问题,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还可有效提高土壤生态系统自身的活力,增强土壤自身抗酸能力,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0162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31210.4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低茶叶氟积累的方法。降低茶叶氟积累的方法,包括:夏秋茶鲜叶采摘前13‑16天茶树树冠遮阴处理。本发明于10月底和次年4月下旬施入占耕层土壤质量比0.5%的茶渣基生物炭,次年6月和9月夏秋茶开采前对茶树进行12天的重度遮阴,遮阴结束后3天内完成采摘茶树老鲜叶,茶叶氟含量可降低30.0~39.1%。本发明采用茶树修剪废弃枝条和凋落物制备茶渣基生物炭,降低了生物炭的制备和运输成本,同时保障了夏秋季茶叶品质。本发明将茶渣基生物炭与采前重度短期遮阴技术叠加应用,强化了茶树老叶(6‑10叶)的降氟效果,提高了以粗老叶为原料的茶产品可利用茶鲜叶产量,提升了茶园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4930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84693.0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是以现有育秧技术为基础,是于苗期管理期间,在播种后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两叶一心期之间于秧苗叶面喷施60‑120mg/kg质量浓度的低聚木糖溶液,喷施量为90‑150L/hm2。本方法比浸种方法使用更为便捷,只需在水稻苗期叶面喷施即可缓解寒害对秧苗的影响;在水稻机插方面,低聚木糖叶面喷施方法能显著提高秧苗发芽率与成秧率,有效促进秧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显著增加秧苗茎基宽度,更加符合机械化插秧对秧苗的要求;在抗寒性方面,低聚木糖叶面喷施能够显著提高秧苗抗逆酶活性,抗寒能力显著增强。在使用便捷程度上,相比浸种方法,本方法更为便捷,可在寒潮来袭前喷施即可起到抗寒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