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8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304248.2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G02C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镜框间距的眼镜,包括镜框、镜腿、鼻梁、镜片,所述鼻梁由主连接套和从连接套构成,所述从连接套插装在所述主连接套内通过蝶形连接杆固定,所述主连接套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从连接套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蝶形连接杆依次穿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蝶形连接杆的末端对称设有两个挡杆,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末端设有两个凹槽,所述两个挡杆嵌入所述两个凹槽内。本发明可以调节两镜框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的面部尺寸,并可以将眼镜拆成两部分,便于收纳和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91601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68941.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B60R21/2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气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及安全气囊。本发明通过在导管内设置产气件,并利用电爆单元引燃产气件,从而快速产生气体。在产气件未被引燃时,封堵件封堵筒体,保证气体发生器的密封性,避免气体泄露。在产气件快速燃烧产生气体时,封堵件受力导致其自身在力的作用下被破坏,从而使得筒体和外界连通,使得气体流动至外界。该气体发生器减少了爆破片等结构,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并且提高了密封性,避免气体泄露,从而实现对气囊的快速充气。
-
公开(公告)号:CN1170450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41943.4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A41D13/015 , A41D13/05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人体防护气囊,整体为一体式结构的气囊本体(100),气囊本体(100)分为背部气囊(10)、头部气囊(20)和髋部气囊(30);头部气囊(20)连通于背部气囊(10)上方,整体呈扇形;背部气囊(10)为长方形结构,长边垂直于连接头部气囊(20)和髋部气囊(30)的边;髋部气囊(30)连通于背部气囊(10)下方,用于对人体髋部进行包围;头部气囊(20)、背部气囊(10)和髋部气囊(30)均以背部气囊(10)的短边中心线作为气囊中心线(40)左右对称;髋部气囊(30)与背部气囊(10)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35)。
-
公开(公告)号:CN11408409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250057.3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B60R2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柱状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包括筒体、电爆管组件、产气药、自动点火药和排气组件,电爆管组件和排气组件固定在筒体的两侧端口,电爆管组件包括电爆管、弹簧和挡片;排气组件包括节流阀、爆破片和排气端盖,通过爆破片分隔出靠近节流阀的第二燃烧室和靠近排气端盖的第三燃烧室;节流阀与挡片之间形成第一燃烧室,产气药和自动点火药自由散布在第一燃烧室内,产气药在电爆管引爆后引燃,在第一燃烧室内燃烧产气,气体进入第二燃烧室使室内压力上升导致爆破片爆破,自第三燃烧室进入气袋。本发明减少零件数量、取消传火药、将电爆管采用注塑工艺与筒体连接为一体,排气组件模块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发生器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13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51162.3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F41F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弹射的双级式气体发生器,包括筒体、气体发生组件一、气体发生组件二;气体发生组件一包括第一点火器、第一爆破片、节流阀;气体发生组件二包括第二点火器、第二爆破片;第一点火器包括用于爆破第一爆破片以使筒体内部高压惰性气体依次流经节流阀上的第三导气孔、第一爆破片位置、第一点火器上第一导气孔进入发射筒内工作腔室的电爆管一;第二点火器包括用于爆破第二爆破片以与第一点火器配合使筒体内部剩余的高压惰性气体经第二爆破片位置、第二点火器上第二导气孔进入发射筒内工作腔室的电爆管二。本发明可满足弹射对象起飞阶段初始低过载需求以及中后期出筒速度需求,且结构简单、重量轻,产生的推动气源洁净无残渣,不会暴露发射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8359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456109.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B64D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气囊的底面设有自主充气口,气囊的侧面设有薄膜式排气口,自主充气口的周围设有多个缓冲盒,缓冲盒的内部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活塞板,滑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缓冲盒的底面设有开口,缓冲盒底面的开口处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连接活塞板,缓冲盒底面的开口两侧设有铰链,铰链的铰链臂挡在支撑板的外侧,缓冲盒的顶部设有呼吸孔,缓冲盒的内部通过呼吸孔与气囊的内部连通。本发明适用于精密电子元器件等的空投,增加缓冲效果,可重复使用,也可以在现有气囊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62179.9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B60R21/26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筒体,以及在筒体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电爆管组件、弹性挡片、产气药、节流阀、爆破片、过滤部件和排气端盖;所述电爆管组件设于筒体的左端,且与筒体卡边连接,排气端盖位于筒体的右端,排气端盖与筒体焊接连接所述节流阀,爆破片分别与筒体焊接连接;节流阀与弹性挡片之间形成第一燃烧室,节流阀与爆破片之间形成第二燃烧室,爆破片与排气端盖之间形成第三燃烧室;所述过滤部件设于第三燃烧室内。与传统柱状发生器相比,减少了零件数量、减少了焊接次数、取消传火药、排气组件模块化设计,生产工艺简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发生器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669385.4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和跌倒保护装置。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点火器、高压气瓶、导压管及活塞;壳体开设有排气孔;导压管的一端与点火器的输出端连接,导压管的另一端正对于高压气瓶的封口端,且与高压气瓶的封口端间隔,以在高压气瓶的封口端与导压管的端部之间形成导气腔;活塞套设于导压管,且沿导压管的轴线可活动地设置于活动腔,并至少具备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其中,当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排气孔与导气腔被活塞阻断;当导压管处于第二位置时,排气孔与导气腔连通。气体发生器能够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从而能够避免使用者或使用范围内的人受到高频噪声的影响,进而避免因噪声问题而制约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82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92393.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坠落防护装置,包括:马甲本体,穿戴于人体上半身;气囊机构,包括充气展开后位于人体身后的后部气囊、位于人体前胸位置的前部气囊,和连通所述后部气囊和所述前部气囊的充气装置;降落伞机构,包括展开后连接于所述马甲本体前侧的降落伞,和控制所述降落伞展开的开伞器;和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开伞器。当发生意外坠落时控制装置自动识别坠落动作,并控制开伞器快速开伞,同时打开气囊,人体落地时,后部气囊先着地,起到人体与地面之间的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尽量避免受到撞击。且人体前侧具有前部气囊,防止人体落地后倾斜造成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5743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4656.4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B60R21/26 , B60R21/2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自动调节型气体发生器,包括:筒体,包括至少三层依次设置的过滤层及层数小于两层的爆破层,所述爆破层包覆于所述过滤层;端盖,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一端;产气药,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挡片,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用于压紧所述产气药;所述挡片设有透火孔;电爆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本发明公开的压力自动调节型气体发生器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通过卷制的工艺,将过滤网与筒体一体化设计,优化了产品结构,筒体的过滤层既能够起到对产气药的过滤作用,还能够对筒体起到密封及支撑的作用,并巧妙的配合了爆破层的预制爆破线的设计,能够实现压力自动调节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