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发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024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594928.6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产气单元和排气单元,排气单元包括密封薄片、燃烧盆和排气件,燃烧盆设置于密封薄片和排气件之间,密封薄片将产气单元与燃烧盆密封阻隔,且产气单元燃烧产生的气体将密封薄片冲破,使产气单元与燃烧盆连通,以使得燃烧盆内的所有气体进入到排气件内。产生的气体通过燃烧盆排至排气件中,在排气过程中气体得到缓冲,最终从排气件排出至气囊,避免燃烧盆内产生的气体直接流出,降低排出气流对气囊的冲击;此结构设计简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循环式气体检测系统和气体浓度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6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129697.3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循环式气体检测系统和气体浓度测试方法。循环式气体检测系统用于测试固体推进剂产生的特征气体的浓度变化,循环式气体检测系统包括罐体、抽气泵及气体检测仪;罐体的出气口与抽气泵的抽气口管路连通;抽气泵的排气口与气体检测仪的入口管路连通,气体检测仪的出口与罐体的进气口连通;其中,罐体用于容置试验样品,抽气泵用于抽取罐体中的气体并将其导入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罐体内的试验样品产生的特征气体的浓度并将导入的气体输送至罐体内。循环式气体检测系统能够通过监测固体推进剂中某一种或多种特征气体浓度变化,有利于了解推进剂贮存稳定性及健康状态。

    一种人体防护气囊及其成型工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450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41943.4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人体防护气囊,整体为一体式结构的气囊本体(100),气囊本体(100)分为背部气囊(10)、头部气囊(20)和髋部气囊(30);头部气囊(20)连通于背部气囊(10)上方,整体呈扇形;背部气囊(10)为长方形结构,长边垂直于连接头部气囊(20)和髋部气囊(30)的边;髋部气囊(30)连通于背部气囊(10)下方,用于对人体髋部进行包围;头部气囊(20)、背部气囊(10)和髋部气囊(30)均以背部气囊(10)的短边中心线作为气囊中心线(40)左右对称;髋部气囊(30)与背部气囊(10)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35)。

    发动机喷出物收集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16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15888.3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动机安全性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喷出物收集设备。该发动机喷出物收集设备包括主架体以及聚丙烯收集板;聚丙烯收集板与主架体连接,且聚丙烯收集板相对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设置,聚丙烯收集板用于收集发动机点火后产生的喷出物。在进行喷出物收集的过程中,通过将主架体固定于地面,并使得相对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设置的聚丙烯收集板正对于发动机,进而能够收集发动机点火后产生的喷出物,由此,能够通过聚丙烯收集板收集发动机点火后产生的喷出物,并通过喷出物对聚丙烯收集板造成的毁伤,从而对喷出物进行评估。

    一种耐压耐腐的液位信号反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950504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235453.1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耐压耐腐的液位信号反馈装置,包括:法兰螺母(1)、干簧管(2)、信号线(3)、杆(4)、浮球(5)和磁棒(6);干簧管(2)和信号线(3)通过焊锡相连,组成信号装置组件;杆(4)的一端与灭火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法兰螺母(1)连接;信号装置组件固定设置在杆(4)内,浮球(5)环绕杆(4)设置,磁棒(6)固定在浮球(5)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压耐腐的液位信号反馈装置,具有耐腐蚀、耐高压的特点,可在高压高腐的工作环境中使用。

    微量量热样品池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39838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2721285.0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测试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量量热样品池。微量量热样品池包括加料斗、螺旋轴及样品管;加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螺旋轴与安装孔可转动地配合,螺旋轴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加料斗转动,以将加料斗中的物料导出;样品管套设于加料斗,且加料斗的底部容置于样品管内,样品管用于接收螺旋轴导出的物料。该微量量热样品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连续分别进行加料,而且粉体不需要配置成溶液再进行加样;另外,能够使得待加物料与反应体系温度一致,从而防止外加物料时温度差异带来的热量波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