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0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75997.3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桥梁上的车辆荷载信息确定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本申请能够实现提高确定桥梁上的车辆荷载信息的准确性。该方法包括:接收待监测桥梁上的车辆的重量信息、第一速度信息、第二速度信息、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三速度信息,重量信息和第一速度信息由动态称重系统采集并发送,第二速度信息由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并发送,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三速度信息由雷达设备采集并发送,对重量信息、第一速度信息、第二速度信息、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三速度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待监测桥梁上的车辆荷载信息,车辆荷载信息用于表示车辆在待监测桥梁上的荷载分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15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175997.3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桥梁上的车辆荷载信息确定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本申请能够实现提高确定桥梁上的车辆荷载信息的准确性。该方法包括:接收待监测桥梁上的车辆的重量信息、第一速度信息、第二速度信息、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三速度信息,重量信息和第一速度信息由动态称重系统采集并发送,第二速度信息由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并发送,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三速度信息由雷达设备采集并发送,对重量信息、第一速度信息、第二速度信息、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三速度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待监测桥梁上的车辆荷载信息,车辆荷载信息用于表示车辆在待监测桥梁上的荷载分布信息。
-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6946.2
申请日:2023-02-27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50/08 , G06F119/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梁状况评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定桥梁中的各结构的结构云模型;所述结构云模型表示对应结构的状态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之间的转换模型;对各结构的结构云模型进行合成处理,得到所述待评定桥梁的桥梁云模型;从预设的多个基准云模型中,确定出与所述桥梁云模型对应的目标基准云模型;每个基准云模型具有对应的技术状况等级;获取所述目标基准云模型对应的技术状况等级,对应作为所述待评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采用本方法能够使得桥梁技术状况的评定过程体现出实际操作所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得到更客观的评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48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238757.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Inventor: 景强 , 尹慧 , 袁林锋 , 麦权想 , 徐皓 , 孙卫华 , 明慧芳 , 肖雪露 , 杨小韦 , 冉龙建 , 姜凌 , 张旻旻 , 黎培诚 , 王钦为 , 高峰 , 张同 , 石可艺 , 易常乐 , 张竞涛 , 谢聪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水深的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该方法包括:S1.构建预测水深与地理位置及时间的关系模型,定义损失函数;S2.构建基于地理位置及时间的训练数据集的训练矩阵,对训练矩阵进行卷积、激励与池化后得到的转化数据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S3.构建神经网络,基于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获取输出层,输出层为预测水深数据集;S4.使用预测水深数据集和对应的实际水深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以损失函数的最小化为目标迭代优化获得最佳参数矩阵,并基于获得最佳参数矩阵的神经网络预测水深。本发明通过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预测海洋水深的应用场景,通过训练后的神经网络预测给定地理位置和时间对应的水深,进而实现对水下地形冲刷情况的演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262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846687.5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小车,设置有第一吸附模块,第一吸附模块用于吸附于桥梁,且第一吸附模块吸附于桥梁时,第一移动小车能够相对桥梁移动;第二移动小车,设置有第二吸附模块,第二吸附模块用于吸附于桥梁,且第二吸附模块吸附于桥梁时,第二移动小车能够相对桥梁移动;支撑组件,分别与第一移动小车和第二移动小车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移动小车和第二移动小车同步移动时共同带动支撑组件移动;图像识别模块,设置在支撑组件,用于识别桥梁表面质量,图像识别模块能够与外界终端通信。第一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和支撑组件具有较好地通用性,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桥梁检测需求,因此能够降低桥梁表面质量的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12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34968.1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源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形类数据和地貌类数据;其中,地形类数据包括:多波束数据和GIS地形数据,地貌类数据包括:侧扫数据和GIS影像数据;将地形类数据转换为地形经纬度数据;其中,地形经纬度数据包括多个经纬度坐标系相同的统一格网化数据;将地貌类数据转换为地貌经纬度数据;其中,地貌经纬度数据包括多个影像数据;将多个统一格网化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整块地形数据;将多个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整块影像数据;根据整块地形数据和整块影像数据得到融合数据。通过使用上述的融合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可以使构建的地形地貌三维模型更加全面和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8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182969.4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下地层回淤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水下淤泥层数据;根据历史水下淤泥层数据构建多项式回归模型;获取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模型误差;若模型误差小于预设误差,则将多项式回归模型作为回淤预测模型;根据回淤预测模型得到预测水下淤泥层数据。通过获取收集的历史水下淤泥层数据,并根据历史水下淤泥层数据构建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在构建的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模型误差小于预设误差的情况下,将构建的多项式回归模型作为回淤预测模型,并得到对应的预测水下淤泥层数据,以此准确有效的对水下地层的回淤情况进行预测,为水下地层的结构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8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785292.9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巡检设备及其巡检方法,自动巡检设备具有初始状态及工作状态,包括: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且与机器人本体通信连接;多个机械臂,分别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机械臂的根部安装于机器人本体,机械臂在初始状态时折叠为一体,在工作状态时展开且机械臂的末端与待测钢箱梁的内壁相抵接;多组图像采集装置,一组图像采集装置对应安装于一机械臂,且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采集并传输待测钢箱梁的内部图像;指挥车,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接收的待测钢箱梁的内部图像识别待测钢箱梁的内表面病害,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实现智能化巡检。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73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785158.9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自动定位打磨系统,包括爬壁机器人、采集装置、打磨装置、控制模块及地面站,其中:爬壁机器人包括本体及机械臂,机械臂一端与机器人本体连接,且另一端与打磨装置相连接;采集装置设置于机械臂,用于采集裂纹位置处在打磨前后的图像;地面站用于分析图像并产生第一调整信号;控制模块与爬壁机器人、采集装置、打磨装置以及地面站均通信连接,用于控制爬壁机器人巡航至裂纹位置以及根据第一调整信号控制机械臂调整至合适位置,用于接收图像并传递至地面站,用于控制打磨装置进行打磨;实现了机器自动定位打磨的智能化,减少了工人体力劳动负担,使工人免受粉尘危害,免于高空作业的危险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