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9207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27506.4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包括框架,框架的包围区域内设有试验区;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框架的顶部,用于驱使试验载体沿框架作水平直线移动;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一驱动装置的底部,用于驱使试验载体绕经过第二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的铅垂线转动;悬吊装置,包括绳索和分离组件,绳索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绳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试验载体,分离组件设于绳索上;扇风装置,设于试验区的旁侧;以及控制装置。本申请提供的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悬吊装置和扇风装置模拟出试验载体的多种着陆场景,使得着陆缓冲装置在该多种着陆场景下完成缓冲任务,从而实现着陆缓冲装置的性能测试。

    一种隔离柱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376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95037.3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隔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柱,包括柱体和套体,套体设置有容置腔,套体通过容置腔套设于柱体,且容置腔的内壁与柱体对应的外表面之间呈间隙设置,隔离柱还包括设置于套体与柱体之间且配置为引导套体相对柱体转动的导滑件,导滑件的两侧分别滑动抵接套体与柱体且抵接处均呈非平面设置,其中,导滑件绕柱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在实际应用中,套体的外表面涂油不同颜色,用于警示;实现了对车辆进行转向导向作用,避免车辆与柱体发生刚性碰撞而损坏严重,同时避免车辆沿着原来的方向行驶而撞伤隔离柱另一侧的行人,既保护了车辆免遭严重损伤,又能对车辆进行转向导向,保护行人的安全。

    防倾覆元件及吸能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8348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67360.3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倾覆元件,包括二第一安装板,以及等间隔围设于二第一安装板间隔处的至少三弯折板,弯折板包括第一弯折分体,以及与第一弯折分体倾斜相接的第二弯折分体,第一弯折分体与第二弯折分体的相接处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与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与另一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三通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能装置。本发明采用了弯折板与第一安装板配合,通过精准地减弱弯折板的局部结构强度,使得防倾覆元件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沿其中轴线进行叠缩变形,无需设置额外的导向结构,从而解决了吸能装置在无导向结构支撑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倾覆,及导向结构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后退空间的问题。

    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8228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66626.2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偏载元件,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二第一安装板,以及连接于二第一安装板的间隔处且呈对称分布的二弯折板,弯折板包括本体,及相接于本体相对两端且与第一安装板连接的二连接部,本体的弯折处开设有凹槽,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本体的厚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能装置。本发明采用了第一安装板和弯折板围合形成呈六边形的框架,通过精准地减弱弯折板的局部结构强度,使得抗偏载元件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沿通孔的径向进行叠缩变形,进而将撞击能转变为材料的塑性变形能,使得整个抗偏载元件无需设置额外的导向结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吸能装置在无导向结构支撑的情况下无法承受偏心载荷,及其导向结构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后退空间的问题。

    吸能结构及吸能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6300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14730.5

    申请日:2018-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能结构,包括相对倾斜间隔设置并对称分布的一对支撑板,以及沿一对支撑板的对称中线平行间隔设置的至少二连接板,支撑板与连接板紧固连接;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能装置,包括吸能结构。本发明采用了支撑板与连接板配合,通过至少两块连接板将相对倾斜间隔设置并且对称分布的一对支撑板紧固连接,当发生碰撞时,既能使一对支撑板自前向后逐渐发生弯曲叠缩,又可控制支撑板变形的曲率,使支撑板的被连接板分隔出的各区域仅发生较小挠度的弯曲变形,有利于及时自动纠偏,无需装配导向管等导向构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因吸能装置需要装配导向管以实现自动纠偏功能,导致吸能装量的重量大、安装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切削式防爬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38212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1011442.7

    申请日:2015-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削式防爬器,包括:防爬齿板;吸能管,所述吸能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防爬齿板上;刀具安装法兰,所述刀具安装法兰套设在所述吸能管的另一端;切削刀具,所述切削刀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刀具安装法兰上,并与所述吸能管相接触,用于当撞击力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切削所述吸能管。本发明对切削式缓冲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在缓冲结构件上加工工艺槽的方式,减小因吸能管变形导致的摩擦力变化,有助于切削式防爬器稳定地完成吸能过程。同时,增加切削式防爬器的承载能力、减小缓冲结构中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缓冲力的稳定性和精度。

    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92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127506.4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包括框架,框架的包围区域内设有试验区;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框架的顶部,用于驱使试验载体沿框架作水平直线移动;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一驱动装置的底部,用于驱使试验载体绕经过第二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的铅垂线转动;悬吊装置,包括绳索和分离组件,绳索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绳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试验载体,分离组件设于绳索上;扇风装置,设于试验区的旁侧;以及控制装置。本申请提供的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悬吊装置和扇风装置模拟出试验载体的多种着陆场景,使得着陆缓冲装置在该多种着陆场景下完成缓冲任务,从而实现着陆缓冲装置的性能测试。

    隔离柱和交通监控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083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54711.0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道路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隔离柱和交通监控系统。其中,一种隔离柱,应用于交通监控系统,包括:柱体、检测组件和通信组件;柱体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中空内腔,检测组件与通信组件电性连接,检测组件设置在壳体上,以用于检测壳体的变形量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通信组件;通信组件容置于中空内腔中,以用于将检测组件发送的检测信号传输至交通监控系统。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柱,通过将检测组件设置在壳体上,检测组件检测壳体的变形量,从而将检测信号发送至交通监控系统。这样,当隔离柱受到外力的撞击时,交通监控系统可以远程监控到隔离柱的损坏情况,从而及时更换或修理隔离柱。

    一种调试方法、调试装置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6498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38029.3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冲击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调试方法、调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生成冲击波形;根据所述待生成冲击波形计算提升高度,所述提升高度为冲击试验中,跌落台做自由落体运动前被提升达到的最大高度;根据所述待生成冲击波形和跌落物的质量建立第一相关关系式,所述跌落物包括所述跌落台和固定在所述跌落台上的测试件,所述第一相关关系式用于指示在所述跌落物对波形发生器的冲击过程中,所述波形发生器受到的冲击力与所述波形发生器的压缩位移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相关关系式确定所述波形发生器的外形参数。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冲击试验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波形稳定的冲击波形。

    一种易维护的框架型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1578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1217980.6

    申请日:2016-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维护的框架型吸能结构,其包括: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的底部前方的防爬齿,分别与固定架及防爬齿可拆卸连接的吸能块,将防爬齿与固定架铰接的连接装置,及分别设置在连接装置与固定架的连接处、连接装置与防爬齿的连接处的剪切销。固定架为口字型,连接装置将防爬齿的两端、顶部均与固定架铰接,从而将传统的整体焊接框架型吸能装置改变为铰接式框架型易维护的框架型吸能结构,提高所述易维护的框架型吸能结构整体的垂向载荷能力。发生撞击时,吸能块发生堆叠变形,剪切销被剪断,连接装置产生转动,保护固定架不受损坏;碰撞结束后,可重新安装剪切销使连接装置复位并更换吸能块,实现易维护的框架型吸能结构重复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