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78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3897.6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固态发酵合成ε‑聚赖氨酸的方法,以小白链霉菌为生产菌,以具有阳离子交换特性的多孔石料作为载体,吸附液体培养基及ε‑PL产生菌,采用恒温通风方式进行控温,采用喷雾补料方式进行营养成分的补充,以此进行补料分批发酵ε‑PL。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ε‑PL的生物合成水平,并解决了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中的故有问题,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398323.1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菌‑霉菌共培养合成ε‑聚赖氨酸的工艺,是以小白链霉菌IFO14147为ε‑聚赖氨酸生产菌,以其他多种霉菌为诱导菌,两者在同一培养基、同一发酵条件下进行共培养合成ε‑聚赖氨酸;在共培养的过程中,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包浸没发酵液以控制体系中ε‑聚赖氨酸浓度,利用ε‑聚赖氨酸对霉菌的抑制作用,选择适宜的ε‑聚赖氨酸浓度控制霉菌生长,进而霉菌持续合成可促进小白链霉菌合成ε‑聚赖氨酸的生物诱导子,最终获得发酵产量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6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98321.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链霉菌混菌发酵合成纳他霉素的方法,是以褐黄孢链霉菌为纳他霉素生产菌,以其他链霉菌为诱导菌,两者在同一培养基、同一发酵条件下进行共培养菌合成纳他霉素,以提高纳他霉素发酵产量。本工艺的特点在于筛选能够促进纳他霉素合成的其他链霉菌诱导菌种、构建适用于两种微生物共生并提升纳他霉素合成水平的培养体系,并动态调节过程中的关键发酵参数,实现“链霉菌共生,产物持续高产”的目标。本方法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纳他霉素发酵产量,还可大幅减少培养其他微生物细胞、提取诱导子、处理相关废水、诱导物精密流加控制所需成本,在纳他霉素生物工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