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324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61767.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的电机与离合器集成模块及车辆;该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的电机与离合器集成模块包括电机总成、离合器总成、箱体,第一球轴承和第二球轴承,电机总成与离合器总成传动连接,箱体套设于离合器总成,第一球轴承和第二球轴承夹设于箱体与离合器总成之间,且第一球轴承和第二球轴承沿箱体的轴向间隔分布;其能够对离合器总成的定位或者电机转子的定位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使该系统更能平稳的运行,减少球轴承的损坏,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振动等,减小对使用该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的电机与离合器集成模块的整车产生的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398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61528.0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以及低温冷却循环系统。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发动机、发动机水泵以及发动机油冷器。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散热器、开关阀以及电机水泵。该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可以相互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协同工作,适应范围广,满足不同模式下变速器的冷却需求,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电机的冷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75789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0112437.4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动力传动装置和汽车,涉及变速器结构领域;该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双离合器以及动力传动机构。电机的转子上集成有第一离合器,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端分离或接合;双离合器包括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内输入轴、外输入轴、动力传动组件以及输出轴总成,内输入轴与第二离合器分离或接合,外输入轴与第三离合器分离或接合,外输入轴空套于内输入轴外侧,输出轴总成与内输入轴和外输入轴同轴线设置,动力传动组件与内输入轴或外输入轴接合,以将内输入轴或外输入轴输入的动力传递至输出轴总成。该装置结构紧凑,整体尺寸小,成本低,且动力性更强,燃油经济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08763885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630315.4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泵以及自动变速箱,油泵包括泵壳、转子组件和单向阀组件,泵壳内设置有油泵吸油腔、油泵压力油腔、油泵主油路、反馈孔以及容置腔,油泵主油路连通油泵压力油腔,油泵吸油腔的一端延伸至泵壳的外侧面形成吸油口,油泵主油路的一端延伸至泵壳的外侧面形成出油口,反馈孔连通油泵主油路以及容置腔,转子组件安装于泵壳内,用于将油液从油泵吸油腔输送至油泵压力油腔内,单向阀组件安装在容置腔内,单向阀组件用于令吸油口向出油口畅通,以及令出油口向吸油口阻断。该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当油泵压力突变时,通过单向阀组件的自动调节作用,进而有效降低油泵出油口的压力突变,保证变速箱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764007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631200.7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传动系统液压回路及汽车。一种汽车传动系统液压回路,包括油箱、高压油路及低压油路。高压油路包括第一高压主油路、第二高压主油路、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第一高压主油路与油箱连通,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高压主油路及第二高压主油路连通;第一支路上设置有机械泵,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电动泵。低压油路包括低压主油路、第三支路及第四支路,第三支路的一端与第二支路连通,第四支路的一端与第二高压主油路连通,第三支路及第四支路的另一端均与低压主油路连通;第三支路上设置有选择阀,第三支路上设置有主压力控制阀。该汽车传动系统液压回路能够降低系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08723654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638256.5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IPC: H02K3/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机接线组件和电机;属于电机领域。上述电机接线组件包括集电环和接线座,集电环用于引出定子三相线束,集电环包括配合面,定子三相线束能够伸出配合面。接线座内设置有三相导电线束,接线座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三相导电线束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定子的配合面连接;第二连接面用于与外部三相线束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免去了人工去除漆包线漆皮以及预留甩线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对工人的要求,产品的一致性较好,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2833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1294043.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 F16H61/40 , F16H61/4165 , F16H61/4096 , F16D48/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和车辆,涉及车辆领域。该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中,液压动力源单元包括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和电机,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同轴连接,电机与第一油泵或第二油泵连接;第一油泵的出油口与主油路单元连接,第二油泵的出油口与冷却润滑流量调节单元连接。离合器压力调节单元和换挡压力调节单元分别与主油路单元连接,换挡压力调节单元与换挡方向调节单元连接,换挡方向调节单元与换挡执行元件连接。可实现主油路与冷却润滑油路的分离,避免冷却润滑油需先加压再降压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高转速下泵油过量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08764296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512444.3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油管组件、变速器及车辆,涉及导油管布置技术领域。该导油管组件用于变速器,导油管组件设置于变速器的离壳与变壳之间,且用于连通离壳与变壳之间的油道,该导油管组件包括多个导油管以及用于固定多个导油管的固定件,多个导油管间隔设置于固定件。通过固定件对导油管的固定,使得导油管的装配更便捷,同时,将导油管组件集成为一个组件,装配效率也得到有效地提高,从而加快了生产节拍。该变速器包括上述的导油管组件。因此,该变速器的离变壳之间油道的安装效率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变速器。因此该车辆的变速器的离变壳之间油道的安装效率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7921166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368730.0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IPC: F16D25/063 , F16D2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湿式分离离合器总成及动力总成。湿式分离离合器总成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外支架、内支架、摩擦片钢片组、活塞、电机支架、第一滚针轴承、第一球轴承、第一挡圈;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一球轴承径向支撑,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第一球轴承轴向支撑,通过第一挡圈轴向限位;内支架与输入轴固定连接,外支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支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摩擦片钢片组设置在外支架与内支架之间;活塞设置在摩擦片钢片组与外支架之间;且活塞的一端面靠近摩擦片钢片组,活塞被配置为活塞能够将作用力作用在摩擦片钢片组上,以使输入轴与输出轴保持联动或分离。这样的湿式分离离合器运行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283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94043.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 F16H61/40 , F16H61/4165 , F16H61/4096 , F16D48/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和车辆,涉及车辆领域。该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中,液压动力源单元包括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和电机,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同轴连接,电机与第一油泵或第二油泵连接;第一油泵的出油口与主油路单元连接,第二油泵的出油口与冷却润滑流量调节单元连接。离合器压力调节单元和换挡压力调节单元分别与主油路单元连接,换挡压力调节单元与换挡方向调节单元连接,换挡方向调节单元与换挡执行元件连接。可实现主油路与冷却润滑油路的分离,避免冷却润滑油需先加压再降压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高转速下泵油过量的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