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1144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66745.1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 B60L11/1842 , H02H7/26 , H02J3/38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模拟负载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双向AC/DC模块、并网控制保护模块和监控终端;电池系统包括电池以及与电池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终端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双向AC/DC模块和并网控制保护模块连接,电池管理系统还与双向AC/DC模块连接,双向AC/DC模块通过断路器与电网连接,双向AC/DC模块还与并网控制保护模块连接,并网控制保护模块通过断路器与电网连接。同时也公开了该系统的电气保护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模拟负载工作过程中设备自身的电气安全问题和接入电网时的并网安全问题,提高设备自身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86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27251.1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该递阶层次设备故障风险评估体系第一层评价因素集合以及综合评价集中各评价因素的子因素集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因素的权重,并建立权重系数矩阵,利用专家打分法给出指标评价矩阵,并建立综合目标评价决策矩阵,然后求得综合评估结果,并利用综合评估结果求风险评估总得分f,本发明利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对电池更换站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专家经验打分表计算并制定各因素权重系数和综合目标评价决策矩阵,最终求得安全等级分数。该系统兼顾了各因素间的模糊性和层次性,能够客观评价因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57246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70205.3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1R2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双向计量方法,主要包括直流电能的双向计量和计费。E表示增加的电量,Ep表示正向初始电量,En表示反向初始电量,Ec表示充电过程的能量余数,Ed表示放电过程的能量余数,CT表示正向增长的阀值、DT表示反向增长的阀值。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双向计量方法,可以为参与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车辆进行电能计量,解决电动汽车用户参与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中电能计量和电费计算不准确和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提高用电参与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积极性。同时对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模式下电动汽车的电量数据进行了准确统计,为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提供分析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185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69701.6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电池更换站安全评价方法,针对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安全性问题,利用灰色关联度和灰熵等灰色理论技术,通过分析评价对象相关因素的影响,建立灰熵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某电池更换站经验数据与理想值的对比求解各评价对象权重值,最后根据各权重值大小判断评价对象对电池更换站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影响,以此对电池更换站的安全性做出最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81144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266745.1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模拟负载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双向AC/DC模块、并网控制保护模块和监控终端;电池系统包括电池以及与电池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终端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双向AC/DC模块和并网控制保护模块连接,电池管理系统还与双向AC/DC模块连接,双向AC/DC模块通过断路器与电网连接,双向AC/DC模块还与并网控制保护模块连接,并网控制保护模块通过断路器与电网连接。同时也公开了该系统的电气保护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模拟负载工作过程中设备自身的电气安全问题和接入电网时的并网安全问题,提高设备自身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27034.1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线路隐患放电搜索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在线监测设备采集的行波到达时刻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传播时间向量,假定故障点,得到传播距离向量;计算相似度,更新搜索范围;使用寻优算法进行迭代,直到满足条件退出流程。本发明在多分支复杂线路上准确率高,且越是复杂的线路,越具有精度优势;本发明对所有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充分利用了所有可用数据,资源使用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98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4061.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充电安全的车辆充电调度方法,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充电请求以及充电车辆参数,其中,充电车辆参数至少包括车辆使用年限以及电池参数信息;S2、根据充电车辆参数评估充电车辆的车辆安全等级;S3、获取充电站点中各个充电桩发生停止充电事件,并根据停止充电事件评估充电桩安全等级;S4、结合车辆安全等级和充电桩安全等级,评估各个充电桩与充电车辆充电匹配后的充电安全等级;S5、将最大充电安全等级所对应的充电桩所在的位置发送至充电车辆。本发明能够基于安全性进行充电桩与充电车辆的快速调度,并高效给出合理分配方案,便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08019.X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充电设施导航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监测到车辆的电池电量低于阈值时,开启导航平台的导航功能并发送剩余续航里程信息至导航平台;获取导航平台根据续剩余续航里程信息计算得出的车辆的可行驶范围内的充电桩信息以及路况信息;获取车辆的可行驶范围内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位置信息及路况信息并将其发送至车载主机;获取导航平台根据路况信息计算得出的车辆的最终可行驶范围内的充电桩信息;显示最终可行驶范围内的充电桩信息并接收输入的目标充电桩的导航信息或预约信息;将导航信息发送至到导航平台,获取导航路线,本发明便于用户在低电量状态下快速寻找充电桩。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54581.9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与配电网协调互动控制方法,涉及配电网协调控制技术领域,该新能源车充电桩与配电网协调互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模型、充电站设计、信息发布和充电桩与配电网的仿真测试,基于新能源汽车运营、监管平台充电设施的运行数据,研究规模化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为特性,分析其负荷分布的时空特性,结合配电网调控的时空需求特性,构建多元要素物理模型,实现充电负荷时间、空间等多维度精准预测;配合统一建设和运营维护的充电桩,能够实现配电网供电的实时调节,通过充电设施网络运营平台对用户发布充电桩位置,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有序充电,保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与配电网的协调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7692.0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充电设施负荷特性的分布式多维调度方法,属于充电负荷的调度方式技术领域,所述一种基于充电设施负荷特性的分布式多维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充电站的历史充电规律,得到负荷特性,并结合图神经网络方法得到充电设施负荷特性与充电负荷之间的耦合规律,提取负荷特性的关键特征,以配电台区常规负荷动态剩余容量约束,结合电动汽车荷电状态和预期出行需求,以充电满意度整体均衡为目标,实现共享剩余容量的电动汽车群充电功率分配实时调度,或者以电网安全为约束,以电网友好为目标,结合调度平台和本地调控策略的有效协同,构建充电系统实时响应决策模型,具有多维调度、充电满意度整体均衡和电网运行安全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