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58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37030.2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依赖无人机的薯类作物垄线高精度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参照物位置数据;基于所述参照物位置数据对不同薯类作物进行拍摄,得到若干张薯类作物图像;对所述若干张薯类作物图像中的薯类作物进行框选,得到若干个薯类作物点;对所述若干个薯类作物点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线,基于所述拟合线和所述参照物位置数据,得到若干个交叉点,对所述若干个交叉点进行连接,得到交叉点线,对所述交叉点线拟合,得到薯类作物垄线。本发明能够供自动驾驶无人农机收获薯类作物,有效且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0161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69902.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土壤原位输送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RTK位置检测模块、主控制模块、输送带驱动控制模块和输送带旋转角度检测模块;RTK位置检测模块用于获取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在不同速度及不同地形下的位置变化信息;主控制模块用于对位置变化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运算,获得柔性输送带的旋转速度;输送带驱动控制模块用于将旋转速度传输到柔性输送带的驱动系统,由驱动系统带动柔性输送带运动;输送带旋转角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柔性输送带的数据并上传至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旋转角度与根据位置变化信息处理后的旋转速度进行比对,产生修正信号,基于所述修正信号,对柔性输送带的旋转速度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7751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50821.X
申请日:2024-01-12
IPC: A01D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薯类挖掘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对黏重土壤的挖掘装置,其包括依次铰接的驱动轴、摇杆及振动挖掘架,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振动挖掘架上方两端分别与摇杆及支架铰接,振动挖掘架底部于行进方向的前方连接仿生挖掘铲,仿生挖掘铲后部依次连接去土铆钉及去土格栅。本发明采用仿生学原理,针对对鲶鱼头部的流线型对挖掘铲进行仿生设计,增强挖掘铲的入土性能,中段凸面铲结构带有脊线和纬线,并对铲面进行流线型设计,减轻黏重土壤对挖掘铲的附着;挖掘铲后端进行平滑过渡处理,能够进一步减少泥土的附着,减少薯土混合物中的泥土进入设备,能够解决挖掘铲泥土附着,有效的减缓设备的壅土问题,增强薯土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156129U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20290758.8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包括:外管、内管、伸缩限位机构、缠绕板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左右两端分别与多个内管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内管分别绕第一转动轴做圆周均匀排布,所述外管套装在内管外侧并与内管滑动连接,所述外管和内管通过伸缩限位机构固定,所述缠绕板位于左右两侧的相对应的外管之间并与左右两侧的外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收卷总成的内管和外管可伸缩,方便取下缠绕在缠绕板上的滴灌带,解决了滴灌带收卷完成后难以取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20545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364249.5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青岛农业大学 , 山东火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秧苗移栽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栽机用定量浇水装置,通过在泵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每个腔室内均设置有单向阀,在泵体内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活塞实现往复运动,实现吸水和出水过程,即水从进水口进入第一腔室,然后再通过连通孔进入第二腔室内从出水口流出;利用空气压力进行浇水,水流速增大,使得水可以更快速的流出,浇水量稳定,从而保证整机的前进速度;滑动组件可以控制活塞一次冲程的大小,控制出水量,实现对秧苗的定量浇水。在出水口上设置有环状浇水口,对移栽后的秧苗进行浇水时,可以避开秧苗的中心部位进行灌溉,从秧苗的四周进行灌溉浇水,有效避免对秧苗造成损伤,改善移栽秧苗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219124798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20284660.1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薯类单株输送分离装置,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从动轮和驱动轮分别位于输送链内部的前后两端,驱动轮驱动输送链运动,输送链包括两条皮带和多个栅条单元,每个栅条单元包括多个下凹栅条和直栅条,每个栅条单元中的下凹栅条和直栅条的数量分别相等,每个栅条单元中的下凹栅条和直栅条分别位于栅条单元的首尾两侧,相邻的栅条单元首尾相接,所有的栅条单元逐一沿皮带排列,下凹栅条和直栅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皮带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凹直栅条交替排列式输送分离装置,收获时有效避免单株薯类混杂;振动总成在输送链运动时转动,使与其接触的输送链产生振动,进而将与薯类混杂的土石从栅条中间筛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