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915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906648.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63B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浮体半潜船的减摇机构,包括对称的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通过横梁转动连接,形成V字形,横梁固定在船体上,第一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阻尼板首端转动连接;第一限位阻尼板为条形板,中部分别设有第一阻尼活塞和关节轴承,第一阻尼活塞和关节轴承分别与第一浮体转动连接形成两个连接点,第一位阻尼板末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本发明的减摇机构不仅通过阻尼板和阻尼活塞与浮体双重连接固定减小纵摇幅度,且电动推杆可反方向伸缩性减小摇动,还通过平衡双浮体和船体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实现船体潜于水面、双浮体浮于水面上,从而削弱甚至消除大小规模的震摇,从而实现海上探测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5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37875.3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部设有发电装置、电路板和超电容,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线圈、磁铁和弹簧,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双向DC/DC转换电路,所述发电装置与电路板相连,所述电路板与超电容互连。本发明利用超电容使用年限长及易于回收的特性,摆脱了普通化学电池因放置时间过长产生损坏或漏液的缺点,确保紧急时刻电池亦能持续运作供电,并提升其便利性及安全性,同时在电池内部还设有发电装置,能够在超电容存储的电能不足时进行发电,重新对超电容进行蓄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418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0787636.8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63B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海洋监测浮标,包括上外壳、下外壳、第一支撑板、电机和螺杆,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套接以围成密封容置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板、电机及螺杆均设置于密封容置空腔中;所述电机与上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下外壳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螺孔,且所述螺杆与螺孔啮合;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螺杆相对螺孔旋转以驱动第一支撑板运动,所述下外壳相对于上外壳运动以改变密封容置空腔的体积大小。通过微型海洋监测浮标自身的体积大小改变以调整其所受浮力,实现微型海洋监测浮标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2980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0297365.3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摇自发电多桨无人船,包括船体、活动推进器和转动推进器,所述活动推进器通过Y字形双支架与所述船体连接,所述Y字形双支架上设置有波浪能发电机;所述转动推进器通过所述Y字形双支架连接在一横杆上,所述横杆与所述船体的尾部相连接;所述船体上设置有第一储能电池、第二储能电池和电路控制器,所述第一储能电池通过所述电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活动推进器及所述转动推进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电池通过所述电路控制器与所述波浪能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池与所述第二储能电池通过所述电路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可以达到无人船减摇的功能,并且利用波浪能发电,实现无人船能源的自给自足。
-
公开(公告)号:CN10889155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810906648.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63B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浮体半潜船的减摇机构,包括对称的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通过横梁转动连接,形成V字形,横梁固定在船体上,第一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阻尼板首端转动连接;第一限位阻尼板为条形板,中部分别设有第一阻尼活塞和关节轴承,第一阻尼活塞和关节轴承分别与第一浮体转动连接形成两个连接点,第一位阻尼板末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本发明的减摇机构不仅通过阻尼板和阻尼活塞与浮体双重连接固定减小纵摇幅度,且电动推杆可反方向伸缩性减小摇动,还通过平衡双浮体和船体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实现船体潜于水面、双浮体浮于水面上,从而削弱甚至消除大小规模的震摇,从而实现海上探测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914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711258364.X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63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快捷拆装舰船甲板基座,包括由两个“凹”字形金属块构成的带有空腔的外壳,所述外壳的空腔内设有可转动的磁体,所述磁体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设有滑动的T型固定件,所述T型固定件上设有将T型固定件固定在所述T型槽内的紧固件,外部设备安装在所述T型固定件上。通过磁体的吸附力将基座安装在舰船上,不需要在甲板上打孔或则焊接,对甲板没有损伤,具有环保、安全、可靠的优点。可通过T型固定件将多个连接杆连接起来,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外部设备的类型不同的变换不同的组成。拆装快捷方便,用途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034189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87636.8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63B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海洋监测浮标,包括上外壳、下外壳、第一支撑板、电机和螺杆,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套接以围成密封容置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板、电机及螺杆均设置于密封容置空腔中;所述电机与上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下外壳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螺孔,且所述螺杆与螺孔啮合;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螺杆相对螺孔旋转以驱动第一支撑板运动,所述下外壳相对于上外壳运动以改变密封容置空腔的体积大小。通过微型海洋监测浮标自身的体积大小改变以调整其所受浮力,实现微型海洋监测浮标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210338218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1386060.6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63B2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海洋监测浮标,包括上外壳、下外壳、第一支撑板、电机和螺杆,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套接以围成密封容置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板、电机及螺杆均设置于密封容置空腔中;所述电机与上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下外壳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螺孔,且所述螺杆与螺孔啮合;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螺杆相对螺孔旋转以驱动第一支撑板运动,所述下外壳相对于上外壳运动以改变密封容置空腔的体积大小。通过微型海洋监测浮标自身的体积大小改变以调整其所受浮力,实现微型海洋监测浮标在竖直方向上移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21827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22211299.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上、水下通信转发浮标,包括无人船,所述无人船中心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万向轴承,所述万向轴承中穿过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一通信平台,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二通信平台,所述连接杆中设有信号传输线缆,所述第一通信平台通过信号传输线缆与第二通信平台信号互连,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水上、水下信息的转换与互通。
-
公开(公告)号:CN208109093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568911.8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水下定位的自动探测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工作部和传感部,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圆筒状,外壳体和内壳体配合嵌套滑动,内壳体中间装有工作部,内壳体底面设有传感部,工作部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下支架上设有电池组和线性驱动器,上支架上设有活塞、处理器、射频板和天线组件,活塞底部固定推杆,线性驱动器设有传动螺杆,传动螺杆和推杆连接,当线性驱动器驱动传动螺杆带着推杆向上运动,使活塞远离内壳体;当线性驱动器驱动传动螺杆带着推杆向下运动,使活塞靠近内壳体。本装置通过线性驱动器配合活塞往复运动,使内外壳体上下滑动,实现体积变化从而改变其所受浮力大小,进行爬升或下潜或悬浮在水下某个深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