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谐波电流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61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28909.1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谐波电流的预测方法。建立考虑铁磁材料饱和效应的电机磁场分布模型,电机磁场分布模型的输入为永磁电机的谐波电流,输出为永磁电机的端电压;建立基于调制函数的空间矢量调制的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的双重傅立叶级数模型,输入调制深度,得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在永磁电机的端电压与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之间建立匹配度并作为优化目标,提出谐波电流的匹配方法,即通过优化算法对电机磁场分布模型的各个阶次谐波电流进行全局寻优,求解获得各个阶次谐波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进而获得谐波电流。本发明处理谐波电流的时间比有限元处理方式的时间短,输出结果和有限元计算出的结果一致准确。

    一种永磁电机谐波电流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619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0828909.1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谐波电流的预测方法。建立考虑铁磁材料饱和效应的电机磁场分布模型,电机磁场分布模型的输入为永磁电机的谐波电流,输出为永磁电机的端电压;建立基于调制函数的空间矢量调制的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的双重傅立叶级数模型,输入调制深度,得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在永磁电机的端电压与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之间建立匹配度并作为优化目标,提出谐波电流的匹配方法,即通过优化算法对电机磁场分布模型的各个阶次谐波电流进行全局寻优,求解获得各个阶次谐波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进而获得谐波电流。本发明处理谐波电流的时间比有限元处理方式的时间短,输出结果和有限元计算出的结果一致准确。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80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68499.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检测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和矢量控制,使得永磁同步电机稳定正常运行;在永磁同步电机稳定正常运行时,通过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电流采样经过三相到两相变换获得α轴电流和β轴电流,通过读取永磁同步电机上的传感器检测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度和电转速;将上述六个物理量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处理同时获得定子电阻、d轴电感、q轴电感与磁链四个参数结果。本发明能直接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全参数检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与更短的计算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0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331599.1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定位方法。方法步骤为:测量永磁同步电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时的反电势并进行频谱分析,得到运行时的分数次故障谐波和对应的相位;选择幅值大于预设幅值阈值的若干分数次故障谐波作为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的定位谐波,并提取出定位谐波对应的相位作为定位相位;通过定位相位绘制出相位关系结果图,均为同一个退磁位置的故障定位相位;将相位关系结果图进行联合分析,定位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位置。本发明在无需拆除转子的情况下实现局部退磁故障位置的快速定位,从而帮助维护与维修人员尽快地排除退磁故障。

    基于精确保角映射的永磁游标电机电磁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096521.1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单槽精确保角映射与等效磁路模型的永磁游标电机电磁性能分析方法,所述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单槽精确保角映射及相应逆变换求解出永磁游标电机的气隙磁场分布;根据求得的磁场分布,引入等效磁路模型,通过单槽保角映射法与等效磁路模型相互迭代,求解出考虑永磁游标电机饱和与槽漏磁下的磁势分布;通过矢量磁位计算永磁游标电机的空载反电动势,通过麦克斯韦张量理论计算永磁游标电机的电磁转矩。本发明在减少计算时间的同时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计算出考虑饱和效应与槽漏磁的永磁游标电机磁场分布及其电磁性能。

    一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83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475809.X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在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实时控制过程中,进行预测计算得到实际电磁转矩跟上前级控制器设定的转矩参考值所需的动态响应时间;根据动态响应时间判断前级控制器设定的转矩参考值与电机的实际电磁转矩是否存在差值,进而根据差值结果进行控制,在存在差值情况下通过产生电机转矩动态过程最优空间电压矢量进行控制,将最优空间电压矢量作用于电机,使得电机电磁转矩在最短的时间内跟上转矩参考值。本发明优化设计了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整个转矩动态响应过程,使电机的转矩响应性能最优化,且具有较小的计算总量和较高的可应用性。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804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268499.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检测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和矢量控制,使得永磁同步电机稳定正常运行;在永磁同步电机稳定正常运行时,通过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电流采样经过三相到两相变换获得α轴电流和β轴电流,通过读取永磁同步电机上的传感器检测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度和电转速;将上述六个物理量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处理同时获得定子电阻、d轴电感、q轴电感与磁链四个参数结果。本发明能直接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全参数检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与更短的计算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一种拓展IMC-SPMSM系统高速运行范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645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22679.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拓展IMC‑SPMSM系统高速运行范围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整流级调制策略,使得IMC输出的中间直流电压平均值Vpn在范围内变化。逆变级在线性调制区和过调制区分别采用空间矢量调制及最小相位差过调制,最终通过整流、逆变两级调制策略的适当组合,使得IMC最大电压传输比达到1;在控制策略设计方面,结合电压误差反馈弱磁控制方法,设计了整流级过调制深度控制器,在弱磁运行达到功率极限时提升整流级电压。

    一种半密封混合冷却高速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54595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53311.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密封混合冷却高速永磁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定子铁芯同轴套装在机壳内,定子铁芯和机壳同轴连接、固定在驱动端端盖与非驱动端端盖之间,定子铁芯内侧设置异形定子护套将冷却油液限制在定子侧;驱动端端盖顶部设置进油孔、圆周方向设置环形配流槽,进油孔与环形配流槽贯通,机壳顶部设置出油孔、内部设置轴向流道,定子铁芯底部弧面与支撑骨架之间构成槽底流道,定子绕组与支撑骨架之间槽内流道;机壳外侧设置若干散热翅片。本发明解决了高速永磁电机浸油冷却的粘滞阻力损失问题、去除了轴端动密封,实现高效、充分和均匀的冷却效果,具有冷却效率高、转速上限高、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一种结合单槽精确保角映射与等效磁路模型的永磁游标电机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6521.1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单槽精确保角映射与等效磁路模型的永磁游标电机电磁性能分析方法,所述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单槽精确保角映射及相应逆变换求解出永磁游标电机的气隙磁场分布;根据求得的磁场分布,引入等效磁路模型,通过单槽保角映射法与等效磁路模型相互迭代,求解出考虑永磁游标电机饱和与槽漏磁下的磁势分布;通过矢量磁位计算永磁游标电机的空载反电动势,通过麦克斯韦张量理论计算永磁游标电机的电磁转矩。本发明在减少计算时间的同时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计算出考虑饱和效应与槽漏磁的永磁游标电机磁场分布及其电磁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