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456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33080.2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包括水下机器人的坐标参数和发动机运行参数。根据水下机器人的坐标参数和发动机运行参数判断水下机器人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受困状态及脱困状态。当判断水下机器人处于受困状态时,发送充气信号至脱困气囊的充气电磁阀。当判断水下机器人自受困状态进入脱困状态时,发送放气信号至脱困气囊的放气电磁阀,所述放气电磁阀将气体通过压缩机回收至存气罐。本方法使得水下机器人在脱困后可以立即消除气囊浮力使水下机器人不需要中断工作过程。

    两栖车座舱装配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034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1391990.8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栖车座舱装配装置,包括用于装配尾灯的尾灯支撑板,尾灯支撑板垂直安装在散热罩支架上,散热罩支架固定在散热罩板顶部,散热罩支架还贴合固定在座舱支撑板上,座舱支撑板与发动机的机盖封板固定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将装配尾灯的尾灯支撑板在安装散热罩支架的基础上还与机盖封板上的座舱支撑板连接,由于散热罩支架是垂直方向连接,而座舱支撑板是水平方向的支撑,可极大提升尾灯支撑板的稳定性,继而提升了后车尾灯的安装稳定性。

    两栖车进气过滤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7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91986.1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栖车进气过滤装置,包括进气口装配壳,进气口装配壳设置在进气口机架,进气口装配壳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进气口机架上设置有与冷却系统导通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匹配;进气口装配壳包括容置过滤箱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开口为上开口,过滤箱自上开口可插入至容置槽中并覆盖所述第二进气口。本发明有益效果:在进气口装配壳上设置容置槽,在容置槽内设置可拆卸安装的过滤箱,通过插接式的过滤箱可很快完成拆卸及安装操作,提升过滤箱的装配速率,同时本方案的安装拆卸方式简单易操作,不会对进气口壳体产生损伤。

    两栖车座舱装配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034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91990.8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栖车座舱装配装置,包括用于装配尾灯的尾灯支撑板,尾灯支撑板垂直安装在散热罩支架上,散热罩支架固定在散热罩板顶部,散热罩支架还贴合固定在座舱支撑板上,座舱支撑板与发动机的机盖封板固定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将装配尾灯的尾灯支撑板在安装散热罩支架的基础上还与机盖封板上的座舱支撑板连接,由于散热罩支架是垂直方向连接,而座舱支撑板是水平方向的支撑,可极大提升尾灯支撑板的温度性,继而提升了后车尾灯的安装稳定性。

    两栖车机械爪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764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82868.4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栖车机械爪装置,包括基座、连接转轴、前爪,前爪底部与爪底杆固定连接,爪底杆通过连接摆件及连接转轴可转动设置在基座上;连接摆件包括两块相对平行设置的安装片,安装片包括与基座连接用的连接轴孔;连接转轴通过两个安装片的连接轴孔装配在基座上;两块所述安装片之间固定有连接横板,连接横板上设置有板固定孔,爪底杆底部设置有内固定孔,固定螺栓自连接横板底部穿过板固定孔与爪底杆的内固定孔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前爪和爪底杆通过连接摆件设置在基座上,在保证前爪装配强度的前提下课单独拆除每个爪,避免当个爪锈蚀检修时拆除全部前爪装置的问题。

    两栖车履带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89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84678.6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栖车履带装置,包括车架、浮箱、履带瓦、驱动链条及履带支架,两个浮箱设置在车架轴向两侧,履带瓦通过履带支架设在浮箱上,履带瓦通过驱动链条与履带驱动装置连接;车架轴向前侧还设置有挡泥板,挡泥板通过泥板连接组件设置在车架上,泥板连接组件包括泥板支架、连接轴及调节轮,挡泥板通过调节轴设置在泥板支架上,调节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调节轮通过调节链条与调节驱动装置连接,调节驱动装置通过调节轮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带动挡泥板摆动。本发明有益效果:履带装置的挡泥板通过泥板连接组件可摆动设置在车架上,在挡泥板收到淤泥挤压变形时可通过泥板连接组件将淤泥推开而更易通过。

    两栖车机械爪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36077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841240.8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栖车机械爪装置,包括基座、连接转轴、前爪,前爪底部与爪底杆固定连接,爪底杆通过连接摆件及连接转轴可转动设置在基座上;连接摆件包括两块相对平行设置的安装片,安装片包括与基座连接用的连接轴孔;连接转轴通过两个安装片的连接轴孔装配在基座上;两块所述安装片之间固定有连接横板,连接横板上设置有板固定孔,爪底杆底部设置有内固定孔,固定螺栓自连接横板底部穿过板固定孔与爪底杆的内固定孔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前爪和爪底杆通过连接摆件设置在基座上,在保证前爪装配强度的前提下课单独拆除每个爪,避免当个爪锈蚀检修时拆除全部前爪装置的问题。

    两栖车座舱装配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480145U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22857906.9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栖车座舱装配装置,包括用于装配尾灯的尾灯支撑板,尾灯支撑板垂直安装在散热罩支架上,散热罩支架固定在散热罩板顶部,散热罩支架还贴合固定在座舱支撑板上,座舱支撑板与发动机的机盖封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将装配尾灯的尾灯支撑板在安装散热罩支架的基础上还与机盖封板上的座舱支撑板连接,由于散热罩支架是垂直方向连接,而座舱支撑板是水平方向的支撑,可极大提升尾灯支撑板的温度性,继而提升了后车尾灯的安装稳定性。

    浮箱及两栖车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637066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1078434.0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箱及两栖车,包括箱本体,箱本体的底部为全弧形连接板,在车体底部的纵向载板上还设置有多个气囊导向板,气囊导向板包括限位弧形板,限位弧形板的底面为限定气囊的限位弧面,多个气囊导向板的限位弧面形成限定气囊膨胀方向的导向空间。通过多个气囊导向板的限位弧面形成的导向空间来限定气囊充气过程中的膨胀方向,继而实现对气囊产生浮力位置的控制,形成不同充气状态下气囊浮力产生的位置不同的结构,实现对两栖车车体浮力位置及车身状态的控制。

    两栖车履带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38137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839535.1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栖车履带装置,包括车架、浮箱、履带瓦、驱动链条及履带支架,两个浮箱设置在车架轴向两侧,履带瓦通过履带支架设在浮箱上,履带瓦通过驱动链条与履带驱动装置连接;车架轴向前侧还设置有挡泥板,挡泥板通过泥板连接组件设置在车架上,泥板连接组件包括泥板支架、连接轴及调节轮,挡泥板通过调节轴设置在泥板支架上,调节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调节轮通过调节链条与调节驱动装置连接,调节驱动装置通过调节轮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带动挡泥板摆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履带装置的挡泥板通过泥板连接组件可摆动设置在车架上,在挡泥板收到淤泥挤压变形时可通过泥板连接组件将淤泥推开而更易通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