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9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86925.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基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铝基复合材料包括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复合在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的摩擦层,摩擦层包括铝基体,铝基体内沿铝基体厚度方向复合有至少两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的铺展方向与所述摩擦层承受摩擦的方向一致,纤维布被铝基体浸润渗透形成一体结构。通过设置摩擦层,其中陶瓷颗粒能够大幅提高铝基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布层协同提高了铝基材料的抗压能力和结构稳定性以及高温稳定性和耐用性,摩擦层增强了材料的耐腐蚀和载流摩擦性能,适用于需要高强重比、耐磨耐蚀和良好热稳定性及导电性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81268.3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铝弥散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铜铝合金和氧化亚铜混合,进行一次内氧化,生成部分内氧化烧结坯;对部分内氧化烧结坯进行热变形处理;将经过热变形处理的部分内氧化烧结坯进行二次内氧化,生成完全内氧化烧结坯。由此,本发明在一次内氧化过程中,可以使铜铝合金中的铝原子不完全被内氧化,而后对烧结坯进行热变形处理以提升致密度,由于部分内氧化烧结坯的变形抗力较小,变形难度较低,挤压时不容易挤裂,可以提高热挤压性能。热挤压完成后再进行二次内氧化,使烧结坯中的Cu‑Al完全转化为Cu‑Al2O3,提升烧结坯的综合性能。本发明方法可解决弥散铜烧结坯热变形困难的问题,提高最终产品的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6385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725501.0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轨道炮的消弧装置及电磁轨道炮,属于电磁发射器技术领域。消弧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壳体前端的四周分别设有栅格结构,上侧壁上于栅格结构的后侧设有用于容纳和固定上轨道的上凹槽,下侧壁上于栅格结构的后侧设有用于容纳和固定下轨道的下凹槽。本发明利用窄缝灭弧的原理设计了栅格结构,能够有效消灭弹丸发射过程中炮口出现的电弧,防止高能量电弧对轨道接触面的烧蚀损坏,并在消弧装置内开设了冷却槽,并通入循环冷却水来对消弧装置降温,达到间接给轨道降温的目的。通过将灭弧原理和降温作用相结合,较好地实现了对轨道表面的保护,以防弹发射过程中,剩余高能量电流对轨道的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1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9947.2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韶林 , 宋克兴 , 国秀花 , 冯江 , 王旭 , 皇涛 , 周延军 , 刘海涛 , 程楚 , 柳亚辉 , 张朝民 , 彭晓文 , 朱倩倩 , 张彦敏 , 张学宾 , 赵培峰 , 刘嵩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铜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氧化铝弥散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碳纤维/氧化铝弥散铜复合材料包括铜基体,铜基体内弥散分布有Al2O3颗粒,铜基体内还分布有碳纤维,铜、碳纤维的结合界面上含有界面反应产物Al4C3。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氧化铝弥散铜复合材料,铜、碳纤维的结合界面上含有界面反应产物Al4C3,使碳铝结合界面由机械结合转变为化学反应结合,解决碳纤维与铜基体不反应不润湿导致的界面结合性能差的问题,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48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80008059.8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23C24/08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由功能化模块和基体材料通过爆炸复合而成;功能化模块的个数为3~10个,功能化模块的组成在所述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方向呈梯度变化。本发明的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通过设计功能性模块,并且通过一定手段将功能化模块组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可实现芯部与表层不同功能特性的任意设计,满足不同服役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28073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678953.6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轧机、铸轧辊、铸轧辊套及连续铸轧方法。该铸轧机包括两个铸轧辊,所述铸轧辊包括辊芯和辊套,所述辊套包括圆筒状的辊套本体,所述辊套本体的筒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沿平行于辊套轴线方向延伸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中设置有磁体,所述磁体的一个磁极朝向辊套本体的筒壁内侧,另一个磁极朝向辊套本体的筒壁外侧,同一个辊套上朝向辊套本体筒壁外侧的磁极为同性磁极。本发明提供的铸轧机,通过在铸轧辊的筒壁上嵌设磁体,磁体随铸轧辊的转动向铸轧区逼近,提高了对进入辊缝内的金属熔体的磁场作用程度,进而优化了连续铸轧过程中的磁场扰动和组织调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35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031984.9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高导铜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纯高导铜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O≤0.0020%,0.0002%≤改善性元素≤0.0200%,0.0010%≤S≤0.0100%,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改善性元素为B、Y、Ce、La、Ca、Li、Be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本发明提供的高纯高导铜,通过添加一种或几种改善性元素,以改变杂质元素硫在高纯高导铜基体中的分布,抑制杂质元素硫的晶界偏聚。由于晶界无含硫化合物的形成,该高纯高导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918776.4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1D2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磁流变软模差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属于板材成形领域。该装置包括容框(4)、线圈(5)和介质仓(9),容框(4)和介质仓(9)上、下对应设置,容框(4)和介质仓(9)外侧布置有线圈(5),介质仓(9)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有容积可变的溢流腔;介质仓(9)的内腔填充有Ⅰ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容框(4)的内腔填充有磁流变弹性材料或Ⅱ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Ⅰ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的流动应力提升幅度大于Ⅱ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该装置能在成形薄壁、局部小曲率半径零件时,有效避免局部壁厚过度减薄或破裂。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25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69418.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铜基复合材料领域。该纳米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纳米铜粉或纳米铜合金粉与增强相混匀,得到混合粉末;2)将混合粉末在压实过程中施加超声振动,得到高致密度压坯;3)将高致密度压坯在200‑400℃下烧结成形。该制备方法以纳米铜粉或纳米铜合金粉为基体原料,在粉末压实的过程中加入超声场,实现外场诱导粉体高致密化成形,获得高致密度压坯,高致密度压坯中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远大于常规压坯,进而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成形,此时纳米颗粒之间的接触界面直接转化为晶界,避免高温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最终实现较小晶粒和较高力学性能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5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26960.4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属于板带材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同时采用温度场、拉伸应力场和超声波振动应力场,对板带材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其中温度场条件为200-500℃,拉伸应力场条件为加载20-150MPa拉伸力,超声波振动应力场条件为加载18-30KHz的超声波振动。在三种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能够有效的使板带材产生微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合金板带材残余应力,还能够保证板带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能够满足连接器、引线框架等高端领域的产品需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