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9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86925.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基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铝基复合材料包括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复合在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的摩擦层,摩擦层包括铝基体,铝基体内沿铝基体厚度方向复合有至少两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的铺展方向与所述摩擦层承受摩擦的方向一致,纤维布被铝基体浸润渗透形成一体结构。通过设置摩擦层,其中陶瓷颗粒能够大幅提高铝基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布层协同提高了铝基材料的抗压能力和结构稳定性以及高温稳定性和耐用性,摩擦层增强了材料的耐腐蚀和载流摩擦性能,适用于需要高强重比、耐磨耐蚀和良好热稳定性及导电性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25886.2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9/08 , G06F119/12 , G06F1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限元铸造仿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铸造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铸件的几何模型,并对所述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网格化模型;对网格化模型进行属性定义;基于属性定义后的网格化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和界面换热条件;基于所述边界条件和界面换热条件,获取网格化模型铸造过程中的冷却时间和界面换热系数的对应关系;对实际铸造过程中的网格化模型的温度进行测量,直至达到设定温度值,得到实际冷却时间;利用所述实际冷却时间和对应关系计算得到与实际情况匹配的界面换热系数。本发明能够通过仿真模拟准确的计算出界面换热系数和冷却时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获取与实际情况匹配的界面换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81268.3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铝弥散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铜铝合金和氧化亚铜混合,进行一次内氧化,生成部分内氧化烧结坯;对部分内氧化烧结坯进行热变形处理;将经过热变形处理的部分内氧化烧结坯进行二次内氧化,生成完全内氧化烧结坯。由此,本发明在一次内氧化过程中,可以使铜铝合金中的铝原子不完全被内氧化,而后对烧结坯进行热变形处理以提升致密度,由于部分内氧化烧结坯的变形抗力较小,变形难度较低,挤压时不容易挤裂,可以提高热挤压性能。热挤压完成后再进行二次内氧化,使烧结坯中的Cu‑Al完全转化为Cu‑Al2O3,提升烧结坯的综合性能。本发明方法可解决弥散铜烧结坯热变形困难的问题,提高最终产品的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6385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725501.0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轨道炮的消弧装置及电磁轨道炮,属于电磁发射器技术领域。消弧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壳体前端的四周分别设有栅格结构,上侧壁上于栅格结构的后侧设有用于容纳和固定上轨道的上凹槽,下侧壁上于栅格结构的后侧设有用于容纳和固定下轨道的下凹槽。本发明利用窄缝灭弧的原理设计了栅格结构,能够有效消灭弹丸发射过程中炮口出现的电弧,防止高能量电弧对轨道接触面的烧蚀损坏,并在消弧装置内开设了冷却槽,并通入循环冷却水来对消弧装置降温,达到间接给轨道降温的目的。通过将灭弧原理和降温作用相结合,较好地实现了对轨道表面的保护,以防弹发射过程中,剩余高能量电流对轨道的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27748.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金银铜板微波辅助连续电解精炼制备阴极铜的方法,涉及铜电解精炼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金银铜板微波辅助连续电解精炼制备阴极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金银铜板作为阳极板在电解液中进行电解精炼铜,并在电解过程中对电解液施加微波作用;所述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进行循环净化,所述循环净化包括连续进行电解液的流出、净化和回流;所述高金银铜板中的银含量304.57~998.91g/t,金含量为50.72~69.36g/t。通过在电解过程中施加微波使电解液净化后循环,微波振动作用使大量阳极泥在电解液中悬浮,经实时分离搜集净化,可提高阴极铜纯度和金银回收率;此外,还可细化铜表面晶粒,提高阴极铜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27765.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金银铜板超声辅助连续电解精炼制备阴极铜的方法,涉及铜电解精炼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金银铜板超声辅助连续电解精炼制备阴极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金银铜板作为阳极板在电解液中进行电解精炼铜,并在电解过程中对电解液施加超声波;所述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进行循环净化,所述循环净化包括连续进行电解液的流出、净化和回流;所述高金银铜板中的银含量≤1206.5g/t,金含量≤90.8g/t。通过在电解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并使电解液净化后循环,超声波的空化和机械搅拌作用能够防止金银以微细颗粒形式机械黏附进入阴极铜,降低阴极铜金银含量,并使电解液中阳极泥悬浮,随电解液循环实现实时分离和收集,提高金银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56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474390.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Cu‑15Ni‑8Sn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海洋工程用Cu‑15Ni‑8Sn基合金包括下述百分含量的组分:Ni 14%‑16%、Sn 7%‑9%、Zn 0.3%‑2.0%、Si 0.2%‑1.5%、Al0.15%‑2.0%、Mn 0.2%‑1.6%、Ce 0.02%‑0.8%和Y 0.02%‑1.0%,余量为Cu。本发明的海洋工程用Cu‑15Ni‑8Sn基合金铸态组织均匀,枝晶偏析得到明显改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良,适合海洋工程关键部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1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9947.2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韶林 , 宋克兴 , 国秀花 , 冯江 , 王旭 , 皇涛 , 周延军 , 刘海涛 , 程楚 , 柳亚辉 , 张朝民 , 彭晓文 , 朱倩倩 , 张彦敏 , 张学宾 , 赵培峰 , 刘嵩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铜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氧化铝弥散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碳纤维/氧化铝弥散铜复合材料包括铜基体,铜基体内弥散分布有Al2O3颗粒,铜基体内还分布有碳纤维,铜、碳纤维的结合界面上含有界面反应产物Al4C3。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氧化铝弥散铜复合材料,铜、碳纤维的结合界面上含有界面反应产物Al4C3,使碳铝结合界面由机械结合转变为化学反应结合,解决碳纤维与铜基体不反应不润湿导致的界面结合性能差的问题,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48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80008059.8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23C24/08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由功能化模块和基体材料通过爆炸复合而成;功能化模块的个数为3~10个,功能化模块的组成在所述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方向呈梯度变化。本发明的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通过设计功能性模块,并且通过一定手段将功能化模块组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模块化金属基复合材料可实现芯部与表层不同功能特性的任意设计,满足不同服役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4390.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Cu‑15Ni‑8Sn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海洋工程用Cu‑15Ni‑8Sn基合金包括下述百分含量的组分:Ni 14%‑16%、Sn 7%‑9%、Zn 0.3%‑2.0%、Si 0.2%‑1.5%、Al0.15%‑2.0%、Mn 0.2%‑1.6%、Ce 0.02%‑0.8%和Y 0.02%‑1.0%,余量为Cu。本发明的海洋工程用Cu‑15Ni‑8Sn基合金铸态组织均匀,枝晶偏析得到明显改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良,适合海洋工程关键部件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