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8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1490.5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系统及介质,属于合成孔径地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InSAR图像和俯视图像,在InSAR图像中提取多个稳定参照点;将相同时间点的InSAR图像和俯视图像集成,生成标准图像,将多个标准图像集成组合为标准图像序列;在标准图像序列中任意抽取两个相邻的图像,设定为对比图像组,基于对比图像组的点数据信息计算位移矢量和位移速度,生成形变信息和形变图像;基于形变信息在对比图像组中抽取训练数据,基于训练数据生成形变监测模型,输出目标区域在未来时间点的形变预测值,完成形变监测。通过本发明可以从多种数值角度监测地表形变,并准确预测地表形变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0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61490.5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系统及介质,属于合成孔径地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InSAR图像和俯视图像,在InSAR图像中提取多个稳定参照点;将相同时间点的InSAR图像和俯视图像集成,生成标准图像,将多个标准图像集成组合为标准图像序列;在标准图像序列中任意抽取两个相邻的图像,设定为对比图像组,基于对比图像组的点数据信息计算位移矢量和位移速度,生成形变信息和形变图像;基于形变信息在对比图像组中抽取训练数据,基于训练数据生成形变监测模型,输出目标区域在未来时间点的形变预测值,完成形变监测。通过本发明可以从多种数值角度监测地表形变,并准确预测地表形变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855547.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33 , G01N27/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接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PEC传感器中的应用。所述间接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为复合材料ZnO@NPC/Au/ZnIn2S4,主要是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模板辅助煅烧方法、水热法和物理吸附法制备的;所述ZnO@NPC/Au/ZnIn2S4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可见光捕获能力和有效的电荷分离能力,将其修饰到ITO电极上形成间接Z型异质结复合电极ITO/ZnO@NPC/Au/ZnIn2S4,通过组装构建PEC传感器。所述PEC传感器基于选择性的Zn与Hg化学置换反应导致ZnO@NPC/Au/ZnIn2S4/HgS异质结的原位形成,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从而改善了ZnO@NPC/Au/ZnIn2S4 Z型异质结的PEC性能,使得光电流信号增强,实现了PEC传感器的简单有效且稳定组装,使得PEC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从而达到提高Hg2+检测的选择性、灵敏度、稳定性及可靠性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5568.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33 , G01N27/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PEC传感器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双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为NPC‑TiO2/ZnIn2S4/CdS NPs,主要是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模板辅助煅烧方法、水热法和层层修饰法制备的。所述双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NPC‑TiO2/ZnIn2S4/CdS NPs具有优异光电性能,将其修饰到ITO电极上形成双Z型异质结复合电极ITO/NPC‑TiO2/ZnIn2S4/CdS NPs,通过组装构建PEC传感器。所述PEC传感器基于Cd2+与Hg2+交换,经Hg2+诱导原位形成新的四元NPC‑TiO2/ZnIn2S4/CdS/HgS三Z型异质结,使得光电流信号增强,实现了PEC传感器的简单有效且稳定组装,使得PEC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从而达到提高Hg2+检测的选择性、灵敏度、稳定性及可靠性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5611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32919.5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加热装置,包括支架、激光源、皮带机、温度传感器、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控制器、电机、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其中激光源设置于支架顶端中部;皮带机安设于支架上,皮带机两端侧分别固定于支架两侧,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支架一侧的内表面上,控制器安装于支架一侧的外表面上,电机装设于皮带机一端侧,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分别安装于皮带机两端侧,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温度传感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与控制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在本发明所述激光加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控制精度也比较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激光加热领域或削切辅助加热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697965.X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B22F1/054 , G01N27/26 , G01N27/30 , C01G23/047 , C01B32/15 , C01G29/00 , B82Y30/00 , B82Y40/00 , B22F1/16 ,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活性材料和光电传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以Ti‑MOF作为前驱体退火获得羧基功能化的p型2DTiO2@C纳米饼,化学还原在2DTiO2@C纳米饼表面原位形成AuNPs,获得p型2DTiO2@C/Au纳米饼,在p型2DTiO2@C/Au纳米饼中加入氨基修饰的p型3D牡丹花状BiOI,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获得2DTiO2@C/Au/3DBiOI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金属有机框架模板辅助煅烧方法、化学还原和静电相互作用而设计制备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提高了光电活性,实现了快速、高灵敏度、准确可靠的六价铬离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8125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710180573.0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E21C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岩体高应力卸压装置,更具体涉及可降低深部岩体应力集中的致裂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由顶进钻头、限位环、第一传动管、第二传动管、第三传动管、第一外扩杆、致裂钻头、第二外扩杆、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组成,本发明的降低深部岩体应力集中的致裂装置解决了深埋长大巷道中由于大埋深和扰动作用导致的应力集中的难题,降低深部岩体应力集中的致裂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重复使用,可普遍用于深埋长大巷道应力集中区的卸压和围岩稳定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0084.0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色浮法玻璃锡面识别装置及方法,包括光照系统、光强识别系统和处理系统;光照系统包括锡面灯、遮光装置和聚光装置;光强识别系统包括第一光强识别模块和第二光强识别模块;锡面灯所发光线倾斜照射在被检测面上,且经被检测面反射后的光线通过聚光装置汇聚产生的焦点落在第一光强识别模块的主敏感面上;第一光强识别模块和第二光强识别模块分别将采集到的光强度信号发送至处理系统;处理系统用于利用计算得到的光强差值与当前环境亮度条件下的预设的光强差阈值进行对比,并进行有色浮法玻璃的锡面识别。本发明能够不受环境光强弱变化影响,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浮法玻璃的锡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5611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632919.5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加热装置,包括支架、激光源、皮带机、温度传感器、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控制器、电机、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其中激光源设置于支架顶端中部;皮带机安设于支架上,皮带机两端侧分别固定于支架两侧,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支架一侧的内表面上;控制器安装于支架一侧的外表面上,电机装设于皮带机一端侧;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分别安装于皮带机两端侧,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温度传感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与控制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在本发明所述激光加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控制精度也比较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激光加热领域或削切辅助加热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6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0081.7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光率浮法玻璃锡面识别装置和方法,包括光强识别系统和处理系统;光强识别系统包括锡面灯、第一光强识别模块和第二光强识别模块,锡面灯和第一光强识别模块分别设置于待识别的浮法玻璃两侧,第二光强识别模块设置在浮法玻璃一侧,第一光强识别模块和第二光强识别模块分别将采集到的光强度信号发送至处理系统;处理系统用于利用计算得到的光强差值与当前环境亮度条件下的预设的光强差阈值进行对比,并进行浮法玻璃的锡面识别。本发明针对颜色较浅的浮法玻璃,能够通过检测环境光强选取对应的识别阈值,不受环境光强弱变化影响,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浮法玻璃的锡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