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7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105197.X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纳米硅、碳气凝胶、碳纳米管、石墨、掺杂物、分散剂和有机溶剂在预设超声功率超声分散预设时间,再利用砂磨工艺得到第一混合料液,掺杂物包括水合肼、碳酸氢铵、氯化铵、氟化铵以及硝酸铵中的至少一种;S2:将第一混合料液进行干燥、喷雾造粒的同时进行碳包覆,获得掺杂的海绵状骨架结构的硅基负极材料。根据本发明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使得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海绵状骨架结构,内部呈海绵疏松结构,通道、孔隙较多,构成连续的三维导电网络,大大提高离子扩散及电子迁移率,有利于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以及缓冲内部硅的体积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3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5197.X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纳米硅、碳气凝胶、碳纳米管、石墨、掺杂物、分散剂和有机溶剂在预设超声功率超声分散预设时间,再利用砂磨工艺得到第一混合料液,掺杂物包括水合肼、碳酸氢铵、氯化铵、氟化铵以及硝酸铵中的至少一种;S2:将第一混合料液进行干燥、喷雾造粒的同时进行碳包覆,获得掺杂的海绵状骨架结构的硅基负极材料。根据本发明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使得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海绵状骨架结构,内部呈海绵疏松结构,通道、孔隙较多,构成连续的三维导电网络,大大提高离子扩散及电子迁移率,有利于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以及缓冲内部硅的体积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2635733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1516545.X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的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包括:得到复合材料前驱体,进行煅烧处理,以获得复合材料;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在所述复合材料的导电骨架上沉积形成硅颗粒,其中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是采用硅烷‑氢气‑惰性气体三组分反应体系,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实现的;对形成有所述硅颗粒的所述复合材料进行碳包覆处理,以形成所述负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即负极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容量保持率高、导电性好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35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6545.X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的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包括:得到复合材料前驱体,进行煅烧处理,以获得复合材料;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在所述复合材料的导电骨架上沉积形成硅颗粒,其中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是采用硅烷‑氢气‑惰性气体三组分反应体系,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实现的;对形成有所述硅颗粒的所述复合材料进行碳包覆处理,以形成所述负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即负极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容量保持率高、导电性好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798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41697.6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负极材料Mo2C/NiO@GO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氧化镍、四水钼酸铵和溶剂进行超声处理;S2:称取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加入烧杯中进行常温搅拌,得到所需纺丝溶液;S3:采用针管吸取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获得前躯体,在纺丝完成后取下前驱体,在烘箱中进行干燥;S4:对干燥后的前驱体进行预烧结;S5:预烧结后的前驱体进行抽滤;抽滤烘干后对其进行热处理,得到所需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Mo2C/NiO@GO材料,提高了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及电导率,所获得的电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779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41677.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柔性自支撑负极材料Sn/MoOx@CNFs@rGo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钼酸钠、氯化亚锡二水合物和溶剂,依次加入烧杯中,盖上保鲜膜,进行搅拌处理;称取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加入烧杯中,在60~80℃下搅拌,得到所需纺丝液;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前驱体,将前驱体放入烘箱干燥;干燥后的前驱体进行预烧结,得纺丝膜;将纺丝膜作为滤膜,石墨烯分散液作为滤液进行抽滤,得抽滤膜;待抽滤膜干燥后,经过热处理,即得锂电柔性自支撑负极材料Sn/MoOx@CNFs@rGo。本发明方法所得锂电柔性自支撑负极材料为纯相,呈被石墨烯包覆的纳米线状,线直径为100~250nm。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0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48221.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坩埚组件和具有其的单晶生长装置,所述坩埚组件包括:坩埚;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将坩埚的内腔分隔为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适于放置籽晶,第一腔室的腔壁上形成有出气口,第二腔室适于放置原料,第二腔室的腔壁形成有进气口,导流装置的内侧限定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与籽晶沿上下方向相对且同轴设置,导流通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第一通道远离第二通道的一侧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三通道远离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通道的内径不大于籽晶的直径。根据本发明的坩埚组件,有利于籽晶形成平整或微凸的生长界面,从而提高晶体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0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48221.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坩埚组件和具有其的单晶生长装置,所述坩埚组件包括:坩埚;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将坩埚的内腔分隔为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适于放置籽晶,第一腔室的腔壁上形成有出气口,第二腔室适于放置原料,第二腔室的腔壁形成有进气口,导流装置的内侧限定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与籽晶沿上下方向相对且同轴设置,导流通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第一通道远离第二通道的一侧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三通道远离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通道的内径不大于籽晶的直径。根据本发明的坩埚组件,有利于籽晶形成平整或微凸的生长界面,从而提高晶体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21647357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265657.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徐州美芯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晶炉连续加料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称重器、计时器、控制器以及加料装置,控制器内部预先设定有重量值G和时间间隔T;第一称重器用于采集晶棒的重量信息,加料装置用于存储固体原料,并通过称重传输装置将附体原料添加到坩埚内,第一称重器、第二称重器、皮带传输装置的电机以及出料阀分别通过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比晶棒固定时间段前后重量差,判断是否需要加料,若需要加料,则向坩埚内加料,加料重量等于上述重量差时,则停止加料,从而完成加料动作。本实用新型能够智能控制加料量,加料精确度高,能够满足晶棒生长对原料的要求,同时能够避免加料过程中在坩埚中产生飞溅。
-
公开(公告)号:CN216473571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666770.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徐州美芯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晶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晶炉用炉内清洁装置,包括炉体和清理装置,清理装置设置在炉体内,清理装置包括炉底,炉底与炉体转动连接,炉底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环形孔,环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固定块呈“L”形板状设置,固定块靠近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理装置,有效对炉体内壁进行清理,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减少了设备的清理负担,避免杂质附着在炉体内壁中,降低物料受污染的概率,提高设备的易用性,降低使用者的经济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