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6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80753.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平台浮托安装的集成化综合实测系统,属于海上平台安装监测技术领域,至少包括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船体运动监测系统、护舷载荷监测系统、DSU模块分离监测系统、全方位视频监测系统五个子系统以及集中管理各子系统的集成化综合监测平台;各个子系统通过传感器及数据传输采集浮托安装过程全方位监控以及模块分离数据并传递给集成化综合监测平台,由集成化综合监测平台统一协调管理实现作业窗口决策、现场测绘方案成功引导实现厘米级的进船以完成海上平台安装。本发明保证浮托安装监测过程中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大大降低了浮托安装作业风险,有力保障了海上平台的成功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458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80751.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通用型组拼支撑胎架及搭建方法,属于钢结构装配焊接施工技术领域,支撑胎架包括胎架框体、升降组件和移动机构,胎架框体顶端设置有容纳腔体,升降组件对应设置在胎架框体的容纳腔体内;移动机构包括四组,分别连接在胎架框体底端四角;其中,胎架框体四侧分别设置有锁止组件,相邻设置的多个支撑胎架通过锁止组件连接成胎架群。本发明的支撑胎架能够实现多角度、高度的调节,并且多台支撑胎架之间可实现拼装,能够适应更多的支撑载荷,可满足不同形式钢架支撑,通用性和适应性较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637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80748.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工平台浮托安装的可调节式甲板支撑装置,属于海洋平台安装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基板、支撑平台、承重液压缸、万向对接机构、对接器和三自由度调节平衡缸组,支撑平台中央设置有过孔,承重液压缸对应上设置在支撑基板中央;万向对接机构对应铰连接在承重液压缸的液压杆顶端,且万向对接机构穿过过孔伸出支撑平台;对接器对应设置在支撑平台顶端与万向对接机构球铰接;三自由度调节平衡缸组包括沿着承重液压缸圆周向均匀分布的多组,允许支撑平台及其上结构在空间内多角度转动调节。本发明可承接大重量的上部组块,兼具波浪补偿能力,增加浮托安装对接效率,提高载荷转移的工作效率,减少海上作业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46266.0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紧凑高效换热器的液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液态天然气设备领域。该试验装置的液氮储罐通过管路与试验装置相连通,试验装置通过管路与待测换热器相连通;待测换热器置于保温槽内;液氮储罐、试压装置与保温槽组成试验撬块,撬块上设有氧浓度监测仪;控制装置用于监测储液罐、试压装置及保温槽内的温度;控制装置用于监控储液罐、试压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试压装置。本发明提供紧凑高效换热器专用液压试压装置,采用低温压力测试方法,该方案解决了常温下,利用等效压力试验的测试不确定性的难题。解决了气体高压试验的危险性,避免容器压爆后,释放气体蓄积能量的危险性,增加了高压试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552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06416.2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BOG加热利用与LNG再汽化系统,包括LNG储罐、换热工质循环子系统和冷能回收子系统,换热工质循环子系统包括换热工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换热工质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冷能回收子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空气,换热工质经过第二换热器后经过第三换热器与空气进行换热,得到低温空气,LNG储罐设置连接第一换热器的BOG出口,且LNG储罐内部设置连接第二换热器的抽取LNG的潜液泵。通过增加换热工质进行换热过渡,换热工质在换热器中产生相变,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实现空气热能与LNG和BOG冷能的互换,同时完成BOG加热、LNG再汽化和冷能回收,避免能量浪费,且系统简洁高效,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1246266.0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紧凑高效换热器的液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液态天然气设备领域。该试验装置的液氮储罐通过管路与试验装置相连通,试验装置通过管路与待测换热器相连通;待测换热器置于保温槽内;液氮储罐、试压装置与保温槽组成试验撬块,撬块上设有氧浓度监测仪;控制装置用于监测储液罐、试压装置及保温槽内的温度;控制装置用于监控储液罐、试压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试压装置。本发明提供紧凑高效换热器专用液压试压装置,采用低温压力测试方法,该方案解决了常温下,利用等效压力试验的测试不确定性的难题。解决了气体高压试验的危险性,避免容器压爆后,释放气体蓄积能量的危险性,增加了高压试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55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1306416.2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BOG加热利用与LNG再汽化系统,包括LNG储罐、换热工质循环子系统和冷能回收子系统,换热工质循环子系统包括换热工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换热工质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冷能回收子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空气,换热工质经过第二换热器后经过第三换热器与空气进行换热,得到低温空气,LNG储罐设置连接第一换热器的BOG出口,且LNG储罐内部设置连接第二换热器的抽取LNG的潜液泵。通过增加换热工质进行换热过渡,换热工质在换热器中产生相变,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实现空气热能与LNG和BOG冷能的互换,同时完成BOG加热、LNG再汽化和冷能回收,避免能量浪费,且系统简洁高效,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615232.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H01M10/63 , H01M10/6561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锂电池的热失控防控系统及方法,属于船舶锂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包括锂电池组、隔离排气系统、氮气吹扫系统和热失控监控系统,锂电池组包括电池架以及排列在电池架内的N个电池模块,且电池模块设置有排气接口;隔离排气系统包括分别与各个电池模块的排气接口连通的内部连接管网,内部连接管网分别连接有一进气管道和一外部排气管道;氮气吹扫系统与进气管道接通;热失控监控系统在某个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时发出报警信号并控制隔离排气系统和氮气吹扫系统自动启动接通。本发明可防止某一锂电池热失控蔓延影响其他电池模组,并利用氮气吹扫及时排出热失控产生的有害气体并降低氧气浓度,有效抑制热失控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012910.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低温、高压模块化集成式紧凑高效换热器及检测方法,属于液态天然气设备领域。本发明管箱结构为多个独立的管箱组成,多个独立的管箱分别为用于接入液态天然气、输出汽态天然气的左管箱及右管箱;用于接入汽态丙烷、输出液态丙烷的上管箱及下管箱;所述的芯体内设有供天然气流通的独立管路,还设有供丙烷流通的独立管路;所述的换热器单独构成或由多个换热器串联或并联组合形成换热器组。本发明提供超低温、高压模块化集成式紧凑高效换热器,可单独使用,也采用多个换热器串联或并联使用;采用串联或并联模块化集成式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因为3D打印单个产品尺寸受限而导致换热器总换热能力低、焊接集成后无法进行高压、低温的环境检测、以及产品废品率导致的成本高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13247.6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天候风光焦互补稳定制氢和液化联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装置包括焦炉煤气制氢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以及氢气液化系统。所述工作方法,本发明设置了三种工作模式分别用于全天候稳定生成液氢产品,即焦炉煤气制氢耦合氢液化模式,电解水制氢系统耦合氢液化模式,焦炉煤气、电解水制氢耦合氢液化模式。焦炉煤气制氢系统对焦炉煤气进行预处理、脱硫、变压吸附工序,电解水制氢系统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直流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氢液化系统通过对氢气进行压缩降温,最终产出液氢产品。本发明充分对风能、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电能进行消纳,辅以稳定供给的焦炉煤气,实现了全天候不停工液氢联产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