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闪光对焊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5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96832.4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闪光对焊装置,包括放置台、静架和动架,静架和动架均包括机架主体、压紧结构和气液增压缸,两个机架主体的底板相对处均设有浮动可替换的电极;电极的钢固定块沿长度方向对称延伸出小于钢固定块高度的安装部,安装部内侧对称安装滚柱滑块,安装部底部安装有下限位板,下限位板的凸起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碟形弹簧组,第一电极位于两个滚柱滑块之间,压在碟形弹簧组上,第二电极固定在第一电极的凹槽内,略高于钢固定块上表面,限制第一电极移动的上限位板固定在安装部顶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紫铜制成,分别通过编制铜排与直流电源连接。本发明的电极结构克服了传统电极能耗高、消耗快等缺陷。

    一种考虑焊口温度场变化的智能预热闪光对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0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10225.1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焊口温度场变化的智能预热闪光对焊方法,包括装夹、闪平阶段、预热阶段、连续闪光阶段、顶锻阶段和复位阶段。在闪平阶段,根据焊接电流It与门限电流I门限关系和焊口温度场控制单次闪平的时间和闪平次数,确保在最短时间、最少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条件下完成闪平。在预热阶段,根据焊接电流It与门限电流I门限关系和焊口温度场控制单次预热冷却时间和预热次数,提高加热的效率和质量,缩短预热阶段消耗。在连续闪光阶段,根据焊接电流在该阶段首次大于门限电流时动‑静夹具的距离确定连续闪光起点。在顶锻阶段,根据焊口温度场控制无电顶锻时间,在保证焊缝强度的前提下缩短顶锻保持时长,具有提高焊接效率的优势。

    基于电弧视觉信息的窄间隙焊缝偏差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520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43354.9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弧视觉信息的窄间隙焊缝偏差检测方法及应用,采集一帧电弧位于坡口左侧壁停留期的本帧焊接图像,前帧焊接图像采集的是坡口右侧壁;对本帧焊接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电弧轮廓拟合线,对电弧轮廓拟合线进行列扫描获得上下左右极限点的坐标,上极限点坐标即电弧最高点坐标;将本帧电弧最高点纵坐标与前帧电弧最高点纵坐标作差得到焊缝高度偏差;将电弧轮廓中心横坐标与前帧电弧中心横坐标均值作为焊炬中心线横坐标,将焊炬中心线横坐标与焊前设定焊炬中心线横坐标阈值作差得到焊缝左右偏差值,实现与电弧位置同步检测,提高检测实时性和精度,应用于焊炬中心、焊缝左右偏差、焊缝高度偏差的检测以及焊接过程的实时跟踪控制。

    一种基于焊接过程特征的闪光对焊质量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2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21143.4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焊接过程特征的闪光对焊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电流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顶锻力传感器对焊接过程进行信号采集,确定焊接信号参数序列,并通过焊接控制系统采集焊接状态序列;(2)对步骤(1)获取的焊接参数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焊接参数特征值;(3)对采集得到的特征进行分类;(4)建立两级指标质量评估模型,对焊接质量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提取不同焊接阶段中的典型特征,从多方面对焊接质量进行评估,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两级指标评估模型解决了闪光对焊过程受多种因素相互耦合影响的问题,一级指标对质量评估的决定性影响使得评估过程更加简便,二级指标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

    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熔透焊电磁辅助磁头及自主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167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35977.3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熔透焊电磁辅助磁头及自主调控系统,电磁辅助磁头包括柱状的中空铁芯,铁芯外部螺旋盘绕有线圈,两端分别连接有导磁杆,绕有线圈的铁芯外部套有屏蔽外壳,铁芯和屏蔽外壳两端密封,形成以铁芯中空内部为第一层冷却空间,铁芯与屏蔽外壳之间的腔体为第二层冷却空间的密闭冷却结构,两层冷却空间均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该电磁辅助磁头再配以计算机和冷气压缩装置,通过测试模块检测到磁场强度偏离额定范围后,自主调控系统实时、动态向冷却压缩装置发出指令调整冷却气体的温度、流量及冷却时间,保证磁头产生稳定的磁场,可有效减少铝合金等高导热材料在长时间焊接工况下的根部塌陷、驼峰及滴落等缺陷。

    一种预热闪光对焊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922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079790.6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热闪光对焊方法,包括装夹、闪平阶段、预热阶段、连续闪光阶段、顶锻阶段和复位阶段,其中,在闪平阶段、预热阶段和连续闪光阶段中均是根据焊接电流与门限电流关系控制动夹具进退;在闪平阶段,根据焊接电流在该阶段首次大于门限电流时动‑静夹具的距离确定闪平起点,同理确定连续闪光阶段的连续闪光起点。本发明能够自动判断闪平起点,更精确的实现闪平,避免材料的浪费;预热阶段根据焊接电流与门限电流关系控制动夹具进退及附加的预热压缩量实现,预热稳定,材料消耗少;连续闪光阶段的前进速度与闪光距离成正比,产生加速闪光的效果,具有能量积累快、闪光不易中断、材料消耗小的优势,保证到闪光末期达到最佳闪光速度。

    一种预热闪光对焊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2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79790.6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热闪光对焊方法,包括装夹、闪平阶段、预热阶段、连续闪光阶段、顶锻阶段和复位阶段,其中,在闪平阶段、预热阶段和连续闪光阶段中均是根据焊接电流与门限电流关系控制动夹具进退;在闪平阶段,根据焊接电流在该阶段首次大于门限电流时动‑静夹具的距离确定闪平起点,同理确定连续闪光阶段的连续闪光起点。本发明能够自动判断闪平起点,更精确的实现闪平,避免材料的浪费;预热阶段根据焊接电流与门限电流关系控制动夹具进退及附加的预热压缩量实现,预热稳定,材料消耗少;连续闪光阶段的前进速度与闪光距离成正比,产生加速闪光的效果,具有能量积累快、闪光不易中断、材料消耗小的优势,保证到闪光末期达到最佳闪光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