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71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056837.8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临界距离理论的应变控制缺口件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赋予待预测样本随机疲劳寿命Nf1,基于随机疲劳寿命Nf1求解预测临界距离值l0′;S2.基于临界距离值l0’对待预测样本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对应的预测等效塑性应变#imgabs0#S3.根据预测等效塑性应变#imgabs1#求解疲劳预测寿命Nf2;S4.当Nf1=Nf2时,输出疲劳预测寿命Nf2,否则将疲劳预测寿命Nf2赋值给Nf1并重新进行S1‑S3,直至赋予的随机疲劳寿命值和计算出的疲劳预测寿命值相等。本发明将应变控制下试验数据、有限元模拟与临界距离理论结合,简单直观,步骤简洁;利用本发明可以对应变控制下缺口件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1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56837.8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临界距离理论的应变控制缺口件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赋予待预测样本随机疲劳寿命Nf1,基于随机疲劳寿命Nf1求解预测临界距离值l0′;S2.基于临界距离值l0’对待预测样本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对应的预测等效塑性应变#imgabs0#S3.根据预测等效塑性应变#imgabs1#求解疲劳预测寿命Nf2;S4.当Nf1=Nf2时,输出疲劳预测寿命Nf2,否则将疲劳预测寿命Nf2赋值给Nf1并重新进行S1‑S3,直至赋予的随机疲劳寿命值和计算出的疲劳预测寿命值相等。本发明将应变控制下试验数据、有限元模拟与临界距离理论结合,简单直观,步骤简洁;利用本发明可以对应变控制下缺口件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1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7732.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钛合金垫片的不同温度的形变量检测设备,涉及垫片检测领域,包括操作底座,所述操作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与加工台,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扭转电机,所述扭转电机输出端朝下且扭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挤压气缸,且挤压气缸位于加工台的正上方,所述加工台的顶端安装有扭转台,所述扭转台的外侧位于加工台的顶端均匀分布有多组限位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加工台、扭转电机、挤压气缸、限位机构、扭转台以及定位机构,能够在对垫片进行加工时,通过定位机构带动限位机构移动,限位机构对垫片进行定位夹持,方便垫片与各组设备对齐,随后启动挤压气缸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将垫片夹持在固定板与扭转台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75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29202.8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7C13/00 , F17C13/04 , F16L23/032 , F16L23/16 , F16L5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氢气瓶出气口装配结构,属于储氢气瓶技术领域,包含储氢气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气瓶本体上预留着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右侧设置着输送通路,所述出气口与输送通路间经由装配模块相连。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储氢气瓶出气口与输送通路间的装配一般是经由螺栓以及2个圆盘的协作达到储氢气瓶出气口与输送通路间的对接,在氢气的输送期间,加大的氢气压迫冲量可能造成氢气从2个圆盘间溢出,不仅会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安全性也大大降低,也会造成2个圆盘的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58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43887.8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垫片压缩蠕变实验的装置及其实验方法,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上支撑、下支撑和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上支撑和下支撑之间,所述上支撑上设置有挤压块,所述下支撑上设置有压缩腔,所述下支撑的内部设置有输气腔,所述挤压块与支撑柱滑动连接;将金属垫片放置在压缩腔中,随后输气腔向压缩腔内输送空气,金属垫片表面的杂质在空气的作用下脱落,从而提高金属垫片表面的洁净,并利用热量对压缩腔内进行干燥,挤压块沿着支撑柱移动,挤压块向靠近压缩腔的一侧移动,随后挤压块与金属垫片接触进行蠕变实验,提高了金属垫片在不同环境下实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051417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23045754.3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储气井内窥镜防坠落装置,包括:内窥镜主体,内窥镜主体上固联着装配柜,所述装配柜中旋接着一对卷筒,卷筒中心线方向都按照装配柜的水平纵向而设,卷筒上盘绕固联着吊索,吊索另一头透过装配柜且固联着装配块,装配块用于装配在储气井的井口上,装配柜中设置着用来牵引一对卷筒联动的第一牵引部。结合其它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内窥镜主体起落到储气井中的设定地方后常常发生摇摆、内窥镜主体摇摆常不利于吊索与吊索联结块的相连的牢靠性而发生吊索与吊索联结块脱离、最终发生内窥镜坠落在储气井底而受损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1870147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370272.3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氢气瓶修复装置,包括存储氢气的气瓶,气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修复组件和夹紧组件,且修复组件和夹紧组件对气瓶进行竖直夹紧,修复组件可进行左右方向的调节,修复组件包括修复板,修复板面向气瓶的一侧设置有存液腔,且存液腔的内壁粘贴有隔离垫,存液腔的上端开口设置,在对气瓶破损处进行修复处理时,将其通过修复组件和夹紧组件对气瓶进行夹紧固定,然后将树脂材料倒在存液腔内进行凝固修复,通过存液腔的边缘抵紧在气瓶的外侧进行密封阻拦防止树脂材料四处流动,从而使得气瓶的修复操作更加的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8378987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629726.4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氢气瓶泄露监测装置,包括储氢气瓶本体、支撑架、固定座以及监测机构,所述储氢气瓶本体包括内衬层和防护层构成,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氢气传感器、输气管道、微型储气罐、排气管道、连接接头、控制阀门以及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一种储氢气瓶泄露监测装置由于在构成储氢气瓶本体的内衬层和防护层之间设置有氢气传感器,从而便于对内衬层发生漏氢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漏氢情况进行获取,并通过输气管道对泄露在内衬层和防护层之间的氢气进行输送至微型储气罐内,有效的避免了氢气泄露在空气中。
-
公开(公告)号:CN215981967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084400.3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套式储气井,包括外井筒和安装在外井筒中的内井筒;外井筒的井口焊接有第一法兰,内井筒的井口伸出外井筒,内井筒的井口焊接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上表面通过螺柱连接有井盖;第二法兰位于第一法兰上方,并通过螺柱将二者固连,且第二法兰与第一法兰均为凹凸面法兰。本申请中将内井筒的井口伸出外井筒,在内井筒的井口焊接了第二法兰增加了第二法兰,并将第二法兰与第一法兰通过螺柱紧固为一体,即将外井筒与内井筒通过井口的法兰连接为整体。这样设计,即使内井筒在长时间内循环充气和放气、承受交变内压载荷的过程中,发生形变伸长和缩短,但是上部的两个法兰始终连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5415392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2080954.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045 , H04N5/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常压不导磁罐车内部无损检测用小车平台,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磁性件;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极不同;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滚轮。检测时,将第一组件放置在罐体的外壁上,第一组件放入罐体,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吸,使得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吸合在罐体壁的内外两侧,且位置相对应。将检测探头、摄像头等检测部件安装在第二支架上,通过控制罐体外壁上的第一组件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组件及检测部件在罐体内壁上根据需要移动,操作人员不用进入罐体中,很安全,且操作非常方便,很好的解决了常压不导磁罐车内部不易检测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