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4324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511027874.7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质膜铝抗性基因BsYJKB基因转入拟南芥中并使得这种转基因植物能够具备增加植物耐铝性的作用。所述BsYJKB基因序列如序列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序列2所示,将该基因转化拟南芥,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在含有高浓度Al的平板上,其根长比非转基因植物提高40%以上。本发明的基因可提高植物对Al的吸附,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植对Al的耐受能力,为植物修复Al污染提供有益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24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27874.7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32 , C12N15/82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质膜铝抗性基因BsYJKB基因转入拟南芥中并使得这种转基因植物耐铝性增加的应用。所述BsYJKB基因序列如序列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序列2所示,将该基因转化拟南芥,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在含有高浓度Al的平板上,其根长比非转基因植物提高30%以上。本发明的基因可提高植物对Al的吸附,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植对Al的耐受能力,为植物修复Al污染提供有益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73425.6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杨酸促进伯克霍尔德氏菌HDXY‑02合成毒黄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0.14054的伯克霍尔德氏菌HDXY‑02在30℃震荡培养过夜,按照1%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培养基中;再将一定浓度的水杨酸或水杨酸与CaCl2组合加入在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其中,水杨酸的浓度为0.1‑5mM。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伯克霍尔德氏菌HDXY‑02发酵上清液中毒黄素含量和菌株合成毒黄素的能力,为发酵生产毒黄素提供了技术支持,适合实际应用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54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2325.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麦角硫因的工程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合成麦角硫因的工程菌株,由EgtD基因、EgtE基因、EgtB基因以及标签基因组成;所述Egt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EgtE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Egt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重组菌株ERG1能够实现麦角硫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合成,与不添加标签基因相比,EgtB基因在添加MBP标签、GST标签和SUMO标签后,都能明显提高麦角硫因的产量,其中添加MBP标签后,麦角硫因产量提升的效果最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5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232325.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麦角硫因的工程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合成麦角硫因的工程菌株,由EgtD基因、EgtE基因、EgtB基因以及标签基因组成;所述Egt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EgtE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Egt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重组菌株ERG1能够实现麦角硫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合成,与不添加标签基因相比,EgtB基因在添加MBP标签、GST标签和SUMO标签后,都能明显提高麦角硫因的产量,其中添加MBP标签后,麦角硫因产量提升的效果最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95646.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Q1/6809 , G16B40/00 , G16B25/10 , G16B25/20 , G16B30/10 , G16B20/00 , G16B20/2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内参基因及其引物的筛选和应用。根据已获得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及已报道的内参基因,初步筛选表达相对较为稳定的12个候选内参基因,基因名分别为:atpD、clpP、clpX、ftsZ、gyrB、lpxC、pyrG、recA、rpoB、rpoD、thyA和16S;针对上述候选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不同培养条件下(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时间、不同浓度NaCl处理)的内参基因进行筛选,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qRT-PCR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到在不同培养条件和NaCl处理条件下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本发明有利于不同条件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基因表达分析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330943.5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提高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HDXY-02)的毒黄素产量发酵策略,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菌株HDXY-02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54。本发明确定最佳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为30℃。通过单因子实验和统计分析,确定最优培养基为:葡萄糖(19.24 g/L)、蛋白胨(20.45 g/L)、苯丙氨酸(0.472 g/L)、K2HPO4(1.5 g/L)、MgSO4(0.75 g/L),pH7.0。优化后毒黄素产量达1533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296%,为微生物发酵法高产毒黄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发酵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932906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90821.5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换锦花石蒜鳞茎盘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获取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不定芽诱导、继代培养与增殖、根的诱导、组培苗移栽。本发明方法诱导萌动率达到98%,初代单株增殖不定芽15倍以上,生根率达到99%,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换锦花石蒜离体快速繁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34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456929.X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alpha-葡萄糖苷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揭示了石蒜属植物忽地笑的alpha-葡萄糖苷酶,其具有良好的转葡萄糖基活性,可以产生alpha-葡萄糖苷物质。本发明还揭示了编码所述alpha-葡萄糖苷酶的多核苷酸,表达所述alpha-葡萄糖苷酶的载体与宿主细胞,以及生产α-熊果苷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36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378953.6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构建的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的cct基因及其表达。所述优化的cct基因采用全合成方法获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基因全长1275bp,编码424个氨基酸,优化后的cct基因与野生基因的同源性为76.6%,优化后cct基因与载体pET‑29a(+)连接得到重组载体pET‑29a‑cct‑op,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酶活检测,获得经偏好性改造能高效表达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的工程菌株。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酿酒酵母cct基因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重新设计提高了大肠杆菌表达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的效率,可用于胞磷胆碱的生产,提高工业产值,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