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的红豆杉胁迫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9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1642900.7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的红豆杉胁迫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红豆杉带叶小枝的采集和预处理,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的测定和对应的RGB图像采集,以及胁迫分级标准的应用等。因在全年不同气候环境下,不同红豆杉种质针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筛选特定参数和分析成像特征能鉴定出红豆杉的健康程度或胁迫状态。本发明对红豆杉的生长和品质性状影响均很小,操作简单、结果重复性好、鉴定效率高;且在红豆杉资源保护与利用、环境耐受型红豆杉品种选育和突变株筛选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红豆杉的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基础。(56)对比文件P. ROBAKOWSKI 等.Winterphotoinhibition in needles of Taxusbaccata seedlings acclimated to differentlight levels.PHOTOSYNTHETICA.2009,第47卷(第4期),527-535.鲍思伟;谈锋.高温对曼地亚红豆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福建林业科技.2009,(第03期),第1-2节.肖遥;张蕊;刘建慧;梁朔;周志春.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育种亲本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差异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第03期),57-64.

    一种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彩红杨再生体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9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511922.0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培养繁殖领域,公开了一种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彩红杨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外植体选择,然后用0.1%HgCl2消毒12min,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诱导,控制培养温度在24‑26℃,然后在光照时间10‑14h/天、光照强度为1400‑1800lx下培养25天,接着将所得彩红杨不定芽的幼苗切割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后将彩红杨无菌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25天。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彩红杨离体快速繁殖的问题。

    一种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40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275458.0

    申请日:2019-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香石蒜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灭菌处理后的香石蒜鳞茎接种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第一小鳞茎;(2)将第一小鳞茎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愈伤培养,得到愈伤团块;(3)将愈伤团块接种到愈伤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得到第二小鳞茎;(4)将第二小鳞茎接种到壮芽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壮芽生根培养。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安全性高,分化能力强,能够实现香石蒜的高效繁殖。

    一种以潘氏冰灯玉露花序轴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753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18730.5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以潘氏冰灯玉露花序轴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挑选健康玉露花序轴清洗、消毒后,获得无菌外植体;将无菌外植体切段后接种到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然后将愈伤组织切割成小块转入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培养,获得丛生芽;再然后将丛生芽分株壮苗培养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带根的完整植株,最后进行炼苗栽培。本发明通过对玉露花序轴组织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玉露组培苗,该方法材料易得,消毒方便,愈伤组织分化率高,生根率高,保证品系优势,能快速大量繁殖出大量优良潘氏冰灯玉露幼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