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0514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595646.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Q1/6809 , G16B40/00 , G16B25/10 , G16B25/20 , G16B30/10 , G16B20/00 , G16B20/2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内参基因及其引物的筛选和应用。根据已获得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及已报道的内参基因,初步筛选表达相对较为稳定的12个候选内参基因,基因名分别为:atpD、clpP、clpX、ftsZ、gyrB、lpxC、pyrG、recA、rpoB、rpoD、thyA和16S;针对上述候选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不同培养条件下(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时间、不同浓度NaCl处理)的内参基因进行筛选,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qRT‑PCR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到在不同培养条件和NaCl处理条件下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本发明有利于不同条件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基因表达分析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95646.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Q1/6809 , G16B40/00 , G16B25/10 , G16B25/20 , G16B30/10 , G16B20/00 , G16B20/2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内参基因及其引物的筛选和应用。根据已获得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及已报道的内参基因,初步筛选表达相对较为稳定的12个候选内参基因,基因名分别为:atpD、clpP、clpX、ftsZ、gyrB、lpxC、pyrG、recA、rpoB、rpoD、thyA和16S;针对上述候选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不同培养条件下(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时间、不同浓度NaCl处理)的内参基因进行筛选,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qRT-PCR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到在不同培养条件和NaCl处理条件下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本发明有利于不同条件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基因表达分析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0559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1194849.2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体胚发生大量繁殖忽地笑的方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和繁殖以满足市场需要的忽地笑组织培养步骤包括:A.外植体消毒,B.不定芽的诱导,C.愈伤组织的诱导,D愈伤组织的增殖,E愈伤组织的再分化,F.生根培养,H炼苗与移栽。本发明首次将除草剂毒莠定应用于忽地笑的组织培养,获得了稳定的可大量增殖的忽地笑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5%以上,将忽地笑的繁殖系数至少提高了8‑10倍。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保存母体的全部优良性状,遗传性状稳定。这种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优良试管苗,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为观赏园艺、制药等产业以及忽地笑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19964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110094643.3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胞苷三磷酸的制备方法,使用单一基因工程菌的培养物或其处理物作为酶源,催化包括氯化铵、乳清酸等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液中生成和积聚胞苷三磷酸,并从所述反应液中提取所述胞苷三磷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单一的微生物催化反应,更易于控制反应;(2)底物成本较低,可低成本生产胞苷三磷酸;(3)反应迅速、且转化率较高。本发明能广泛地应用于胞苷三磷酸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96479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20662.3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红花石蒜快速繁殖方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和繁殖以满足市场需要的红花石蒜组织培养步骤包括:A.外植体消毒,B.不定芽的诱导,C.不定芽的增殖,D.生根培养,E.炼苗与移栽。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红花石蒜,不仅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四季皆可进行,节约苗木占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保存母体的全部优良性状,遗传性状稳定。这种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优良试管苗,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为观赏园艺、制药等产业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25472.5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延胡索子球数目性状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与延胡索子球数目性状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与2所示。与延胡索子球数目性状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及其扩增引物均可应用于延胡索群体结构分析、延胡索子球数目性状关联标记分析、延胡索优良种质选育及制备用于鉴定延胡索子球数目的试剂盒,可直接用于筛选优良种质、基因定位和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而且具有染色体定位信息,有利于进一步对控制子球数目性状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和克隆,对高产延胡索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45078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82036.X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假单胞菌的汞转运蛋白基因merT基因转入拟南芥中并使得这种转基因植物能够具备增加植物抗汞性的作用。所述merT基因序列如序列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序列2所示,将该基因转化拟南芥,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在含有高浓度Hg的平板上,其抗氧化酶表达量2倍至数十倍不等,根长比非转基因植物提高45%倍以上。本发明的基因可促使植物参与Hg的降解,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植物的降解Hg的能力,为植物修复Hg污染提供有益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2746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230002.1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转录组数据开发性状相关联分子标记的方法,属于分子标记研究领域。本发明根据石蒜近缘种——忽地笑转录组序列的GO功能注释,选择参与激素信号通路、花器官和种子形成以及控制生长模式转换的EST序列,开发了21个EST‑SSR标记。该套引物组来源于可能影响育性的功能基因,将其应用于石蒜种质的遗传分析,能够有效地将石蒜可育和不育材料区分开来,并且5个位点LrES4、LrES15、LrES17、LrES18和LrES21表现为与育性极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它们在开发石蒜育性选择标记的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35974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96650.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基于忽地笑转录组序列开发的EST-SSR分子标记,包括20对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40所示。本发明的20对EST-SSR标记的引物根据转录组序列设计,并通过基因组DNA扩增测序验证为明确的SSR标记,具有多态性丰富、扩增稳定、重复性好、共显性和易于检测等优点,能够更好的区分忽地笑遗传种质的多样性。本组标记填补了忽地笑特异共显性标记的缺乏,可用于忽地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品种纯度鉴定、品种遗传系谱分析和辅助育种等领域,可以大大促进忽地笑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445078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410782036.X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假单胞菌的汞转运蛋白基因merT基因转入拟南芥中并使得这种转基因植物能够具备增加植物抗汞性的作用。所述merT基因序列如序列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序列2所示,将该基因转化拟南芥,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在含有高浓度Hg的平板上,其抗氧化酶表达量2倍至数十倍不等,根长比非转基因植物提高45%倍以上。本发明的基因可促使植物参与Hg的降解,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植物的降解Hg的能力,为植物修复Hg污染提供有益的帮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