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7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8794.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IPC: E05F15/40 , E05F15/652 , E05F15/655 , B61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夹及解锁屏蔽门装置,它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门侧防夹装置、分体锁夹装置、锁夹锁止装置、锁夹复位装置以及丝杠螺母传动系统;所述门侧防夹装置包括弹性转动安装于第一门体侧端的轴套与传动轴;所述分体锁夹装置适于在丝杠螺母传动系统驱使下带动第一门体滑移;所述锁夹锁止装置穿过传动轴且顶端与分体锁夹装置配合,所述锁夹锁止装置在常态下能够使分体锁夹装置上端夹紧,当所述轴套在被碰撞转动超过角度A时能够带动锁夹锁止装置使分体锁夹装置上端松开,进而使第一门体脱离驱动控制能够被挤开或手动推开。本发明便于行人或物品脱离正在关闭的屏蔽门,防止夹人夹物,且能手动解锁屏蔽门,避免屏蔽门夹伤行人出现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1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1510074.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发光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及计算机构建方法,设备包括:依次连接成回路的正极、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和负极,设置在正极和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之间的包括F4TCNQ分子层的强电子受体装置,设置在负极和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之间的包括BV分子层的强电子供给装置,以及谐振器;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包括靠近BV分子层一侧的二维磷烯γ‑P层和形成在二维磷烯γ‑P层表面且靠近F4TCNQ分子层一侧的二维磷烯δ‑P层;谐振器工作时,带动分子在电极和异质结基底之间震动,产生电荷转移并形成供电电流回路。本发明发电设备兼具高效、低耗、环保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9327.X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 常州大学
IPC: B01F33/82 , B01F25/74 , B01F27/1125 , B01F27/90 , B01F35/12 , B01F35/00 , B01F35/32 , B01F35/30 , B01F35/40 , B01F35/41 , B01F35/71 , B01F27/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层液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电池涂层液混合设备,其包括,外部组件,包括有防护壳、设于所述防护壳下方的进料桶和设于所述进料桶外侧的进料管;以及,散料机构,包括有设于所述进料桶下方的散料盘和设于所述散料盘外侧的连接板;以及,搅拌组件,包括有设于所述散料盘下方的转动环、设于所述转动环外侧的轴杆和设于所述轴杆内部的搅拌叶片,本发明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下使电池涂层液材料产生向四周分散的力,当电池涂层液材料下落至散料盘后,此时,电池涂层液材料会通过连接板与出料口向四周分散出,从而通过均匀分散下料,提升了电池涂层液材料混合的效率,减少了混合电池涂层液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4034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475637.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烷回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含二氧化碳富气的乙烷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包括第一预冷冷箱、第二预冷冷箱、过冷冷箱、低温分离器、吸收塔、塔顶分离器和脱甲烷塔;所述第一预冷冷箱的预冷输入端及第二预冷冷箱的预冷输入端均与外部原料气连通,使用时,将吸收塔和脱甲烷塔塔顶分离器替代脱甲烷塔低温精馏段,减少了进入低温区气相中的CO2含量,将大部分CO2分流至脱甲烷塔提馏段,有效解决了CO2含量≥2mol%时传统脱甲烷塔的冻堵问题;同时脱甲烷塔运行压力比吸收塔≥300KPa,大幅降低外输压缩机功耗,乙烷回收装置更加节能,适合于中高压高含二氧化碳富气的乙烷回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042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59014.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 常州锌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5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烷回收以及天然气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分离乙烷回收联产大处理量液化天然气的方法。天然气液化工艺和乙烷回收工艺是相互独立,使用两套独立的制冷系统,先进行乙烷回收,再进行天然气液化,能耗占比很大。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分离乙烷回收联产大处理量液化天然气的方法,其包括多级分离乙烷回收单元、液化天然气单元、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单元和丙烷制冷循环单元,天然气液化工艺与乙烷回收工艺、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单元和丙烷制冷循环单元共用一套装置系统,既可以实现乙烷回收又可以实现天然气液化,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单元和丙烷制冷循环单元联合使用,既可以降低投资及运维成本,也可以提高装置对处理量和气质的适应性,实现油气田天然气处理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和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95873.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MOFs衍生氧还原催化剂运输保护装置,其包括,干燥组件,包括有第一防潮件、设于所述第一防潮件上的摆动运输件和设于所述摆动运输件底端的第二防潮件;以及,储存组件,包括有第一封闭件、设于所述第一封闭件上的容纳箱和设于所述容纳箱底部的第二封闭件;以及,避震组件,包括有减震件和设于所述减震件底部的底座;本发明的效果:通过设置干燥组件,避免MOFs衍生氧还原催化剂的结构被破坏以及失去活性,通过设置第一防潮件和第二防潮件,防止容纳箱内的空气继续潮湿,通过设置弧形抵触块,使置玲盒内的铃铛发出响声,进而持续提醒工作人员更换硅胶干燥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77757.1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IPC: C08F220/56 , C08F220/38 , C08F4/30 , C08K3/34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准固态电解质是由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过硫酸钾、二甲基亚砜、蒙脱土、氢氧化钾、锌盐发生缩合反应制备得到的PAM@MMT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柔性和拉伸性能,满足柔性锌‑空气电池的实际应用需求,同时PAM@MMT准固态电解质具有出色的离子电导率和较小的扩散电阻,有利于活性物种的快速传输;以PAM@MMT凝胶材料为电解质组装的柔性锌‑空气电池表现出高的开路电压、可折叠稳定性以及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原材料易得,利于实施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429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59014.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 常州锌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5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烷回收以及天然气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分离乙烷回收联产大处理量液化天然气的方法。天然气液化工艺和乙烷回收工艺是相互独立,使用两套独立的制冷系统,先进行乙烷回收,再进行天然气液化,能耗占比很大。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分离乙烷回收联产大处理量液化天然气的方法,其包括多级分离乙烷回收单元、液化天然气单元、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单元和丙烷制冷循环单元,天然气液化工艺与乙烷回收工艺、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单元和丙烷制冷循环单元共用一套装置系统,既可以实现乙烷回收又可以实现天然气液化,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单元和丙烷制冷循环单元联合使用,既可以降低投资及运维成本,也可以提高装置对处理量和气质的适应性,实现油气田天然气处理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和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65661.8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IPC: F25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烷回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膨胀制冷增强精馏的乙烷回收系统,包括前增压压缩机、第一水冷器、第一冷箱、第二冷箱、低温分离器、第一膨胀机组膨胀端、脱甲烷塔、外输气压缩机和第一空冷器,还包括第三冷箱、第二膨胀机组压缩端、第二空冷器和第二水冷器,所述前增压压缩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的原料气连通,使用时,采用脱甲烷塔塔顶出口部分气相经压缩冷却、节流膨胀过冷后为脱甲烷塔顶精馏提供冷量,降低了装置压缩机功率消耗,有效提升了凝液回收工艺的经济效益,在保证凝液回收率高于94%的前提下,主体系统能耗降低10%以上,运行成本低,有利于实现油气开发上下游全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0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480017.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IPC: B01J20/02 , B01J20/30 , C07C227/40 , C07C229/08 , G16C10/00 ,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手性分子分离技术领域,涉及手性丙氨酸分子分离,具体为用于分离手性氨基酸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本发明针对手性丙氨酸分离提出在Au(5 3 2)表面掺杂Ni的复合材料,通过计算机模拟可知在Au(5 3 2)表面掺杂Ni能够有效增加手性丙氨酸分子的吸附差值,相比于纯Au(5 3 2)表面、Au(5 3 2)表面掺杂Ag和Au(1 1 1)表面掺杂Ni具有更好的手性丙氨酸分离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