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协同基础资源库的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923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08244.8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协同基础资源库的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船舶详细设计和船舶生产设计协同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源库信息;基于所述基础资源库信息和在所述协同工作中应用所述基础资源库信息进行操作的需求,确定应用所述基础资源库信息的业务场景和对应所述业务场景的管理流程;基于所述基础资源库信息、所述管理流程,构建基础资源库的系统架构。本发明的船舶协同基础资源库的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提高了船舶产品协同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船舶协同设计周期;避免厂、所设计人员重复建立基础资源库以及基础资源库规范化管理差的问题;同时实现基础资源库管理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精细化。

    工艺协同仿真方法、电子装置及储存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42764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570930.3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艺协同仿真方法、电子装置及储存介质,应用于船体分段工艺,包括:对船体分段工艺设计知识分类梳理得到船体分段分类工艺设计知识;根据所述船体分段分类工艺设计知识创建知识库;将船体分段的重组并在节点添加属性信息得到重组模型;将重组模型与确定分段工艺步骤的规划的建造流程相关联,将所述重组协同设计模型信息结合所述船体分段工艺步骤的规划,设计船体分段组立装配顺序;评估所述船体分段组立仿真装配顺序是否符合条件;若是,船体分段组立仿真装配顺序进行实际装配工序的设计。解决了不能满足协同要求、工艺效率低、缺少科学的工优化手段以及无法进行三维工艺的问题,使得可以达到协同仿真的目的,提升了工艺效率。

    船舶对称分段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1444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05709.0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对称分段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船舶的左右任一舷侧分段三维模型;选取舷侧分段三维模型中的源节点,并确定分段对称面;获取源节点对应零件的零件拓扑结构,根据预设方式依次判断零件拓扑结构是否与分段对称面相交,若相交则去除该零件拓扑结构所对应的源节点,否则保留该零件拓扑结构所对应的源节点;以分段对称面为对称面构建所有源节点的对称节点,并根据所有对称节点构建船舶的另一舷侧分段三维模型;其中,源节点与零件为一一对应关系。解决了现有船舶分段设计过程中左右舷侧对称分段的重复建模工作,避免重复劳动,有效缩短了船舶设计周期,提升了设计效率。

    基于船舶三维模型的在线操作管理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191527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0772270.X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船舶三维模型的在线操作管理方法、系统以及终端,包括:对在C/S胖客户端新建的船舶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轻量化,获得轻量化三维模型并进行储存;接收来自B/S瘦客户端的一或多个用户的在线管理操作信号,用于对轻量化三维模型进行在线管理;其中,在线管理操作信号包括:在线查看操作、在线编辑操作以及在线协同交流操作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现场终端应用设备要求高和带来的应用成本偏高,以及无法针对三维模型实现设计、制造间的在线协同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船舶设计、制造之间的在线协同,支持现场制造人员、设计人员之间在线交流,快速解决制造现场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减少设计更改及制造返工,节约生产建造成本。

    船舶内装壁板的开孔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5717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141085.7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内装壁板的开孔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判断需要在船舶内装壁板开孔的设备所属的设计专业,识别设备的开孔部件类型;判断设备是否已有用于开孔的几何特征,当有几何特征时,获取设备对应的开孔轮廓尺寸;当没有几何特征时,获取设备与船舶内装壁板的干涉情况,基于干涉情况获取开孔轮廓尺寸;基于开孔轮廓尺寸创建开孔轮廓对象;获取所有开孔轮廓对象,基于开孔轮廓对象根据开孔规则对所述船舶内装壁板进行开孔。本发明用于梳理各舾装专业在船舶内装壁板需要开孔部件类型;根据不同专业的部件类型获取开孔轮廓尺寸;进行批量开孔,规范船舶内装壁板开孔原则及方法,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缩短设计周期,提升设计质量。

    一种实体训练场的轨迹生成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0635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7180.5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实体训练场的轨迹生成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所述实体训练场的轨迹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实际训练场的尺寸数据,搭建起等比例缩放的虚拟训练场的模型;基于实际训练场的实际地理坐标范围和海拔坐标范围,在虚拟训练场中建立起等比例缩放的地理坐标系和海拔坐标系;每间隔预定时间获取一次实际训练场中实体装备的地理坐标数据和海拔数据,并在虚拟训练场中对应的地理坐标和海拔坐标处显示一个标识点;将同一个实体装备对应的所有标识点按照显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连接,在虚拟训练场中生成当前实体装备的运动轨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生成出实际训练常中进行装备训练的立体的轨迹信息。

    船舶内装壁板的开孔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57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41085.7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内装壁板的开孔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判断需要在船舶内装壁板开孔的设备所属的设计专业,识别设备的开孔部件类型;判断设备是否已有用于开孔的几何特征,当有几何特征时,获取设备对应的开孔轮廓尺寸;当没有几何特征时,获取设备与船舶内装壁板的干涉情况,基于干涉情况获取开孔轮廓尺寸;基于开孔轮廓尺寸创建开孔轮廓对象;获取所有开孔轮廓对象,基于开孔轮廓对象根据开孔规则对所述船舶内装壁板进行开孔。本发明用于梳理各舾装专业在船舶内装壁板需要开孔部件类型;根据不同专业的部件类型获取开孔轮廓尺寸;进行批量开孔,规范船舶内装壁板开孔原则及方法,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缩短设计周期,提升设计质量。

    船舶舾装复板装配方法、系统、终端以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96891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911193914.3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舾装复板装配方法、系统、终端以及介质,包括:梳理船舶舾装复板类别以及每种类别对应的复板定位坐标系;根据船舶舾装复板类别以及与其对应的复板定位坐标系创建复板模型;识别待添加复板的主体模型中复板定位的主体定位坐标系;将复板定位坐标系以及主体定位坐标系进行相合得到装配定位坐标系,以供进行所述复板模型和主体模型的装配。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舾装件的布置及安装因为安装阶段或者材质的不同造成多次相似的布置步骤,使得模型布置次数远远大于标准件个数,导致设计效率不高,拉长了设计周期的问题;本申请提高船舶舾装复板的快速建模、布置,规范舾装复板的建模及布置方法,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缩短设计周期。

    船舶工程项账号管理系统及船舶设计系统、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943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10829.8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船舶工程项账号管理系统及船舶设计系统、计算机设备。本申请的账号管理系统通过工程账号模块能够对工程账号进行管理,工程账号显示工程项信息,管理起来较为方便,工程人员信息在工程人员模块中建立,在工程账号申请时方便调用,工程账号申请模块能够对调用的工程人员进行证书验证,减少人工核查工作,便于工程账号的申请操作。本申请的账号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工程人员信息,将工程账号与工程人员、工程项信息联系起来,极大的提到了工程项账户的管理效率。

    基于船舶三维模型的在线操作管理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19152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72270.X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船舶三维模型的在线操作管理方法、系统以及终端,包括:对在C/S胖客户端新建的船舶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轻量化,获得轻量化三维模型并进行储存;接收来自B/S瘦客户端的一或多个用户的在线管理操作信号,用于对轻量化三维模型进行在线管理;其中,在线管理操作信号包括:在线查看操作、在线编辑操作以及在线协同交流操作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现场终端应用设备要求高和带来的应用成本偏高,以及无法针对三维模型实现设计、制造间的在线协同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船舶设计、制造之间的在线协同,支持现场制造人员、设计人员之间在线交流,快速解决制造现场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减少设计更改及制造返工,节约生产建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