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L-组氨酸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919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39584.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L‑组氨酸产量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使用操作条件安全、温和、可控性强的ARTP诱变方法,获得了突变率更高的突变库,结合L‑组氨酸结构类似物筛选,经过十次传代后,获得了稳定的L‑组氨酸高产突变株,进一步分析了诱变后高产菌株的L‑组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比对筛选得到能够促进L‑组氨酸产量提高的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相关基因Prs和ATP转磷酸核糖基酶编码基因hisG突变体,在生产L‑组氨酸的宿主菌中表达Prs和hisG基因中的一种或两种,能够有效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为进一步代谢工程改造粘质沙雷氏菌或其他菌株生产L‑组氨酸奠定了基础。

    一种改造枯草芽孢杆菌FMMs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95135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664977.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造枯草芽孢杆菌FMMs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强化固醇类似物前体合成酶——角鲨烯合酶和脚手架蛋白显著增加质膜上FMMs占比。本发明构建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GFMM1‑AY与对照菌株BSGN6‑AY相比,可以更多地将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所需的途径酶固定在FMMs中,形成底物通道,显著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在复合培养基摇瓶发酵过程中,对照菌株BSGN6‑AY的GlcNAc滴定量仅为2.84g/L,而BSGFMM1‑AY的GlcNAc滴定量增加至8.86g/L。本发明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构建方法简单,普适性高,便于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改造枯草芽孢杆菌FMMs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9513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64977.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造枯草芽孢杆菌FMMs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强化固醇类似物前体合成酶——角鲨烯合酶和脚手架蛋白显著增加质膜上FMMs占比。本发明构建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GFMM1-AY与对照菌株BSGN6-AY相比,可以更多地将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所需的途径酶固定在FMMs中,形成底物通道,显著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在复合培养基摇瓶发酵过程中,对照菌株BSGN6-AY的GlcNAc滴定量仅为2.84g/L,而BSGFMM1-AY的GlcNAc滴定量增加至8.86g/L。本发明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构建方法简单,普适性高,便于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L-组氨酸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91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1639584.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L‑组氨酸产量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使用操作条件安全、温和、可控性强的ARTP诱变方法,获得了突变率更高的突变库,结合L‑组氨酸结构类似物筛选,经过十次传代后,获得了稳定的L‑组氨酸高产突变株,进一步分析了诱变后高产菌株的L‑组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比对筛选得到能够促进L‑组氨酸产量提高的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相关基因Prs和ATP转磷酸核糖基酶编码基因hisG突变体,在生产L‑组氨酸的宿主菌中表达Prs和hisG基因中的一种或两种,能够有效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为进一步代谢工程改造粘质沙雷氏菌或其他菌株生产L‑组氨酸奠定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