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磁波吸收功能的多组分杂化吸波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6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46237.4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波吸收功能的多组分杂化吸波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多组分杂化吸波粒子是通过在纳米四氧化三铁中加水,在加入三羟基氨基甲烷、过渡金属盐、和盐酸多巴胺等,得到核壳结构,然后结合碳热还原法得到多组分杂化吸波粒子。本发明通过湿法化学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有机物碳层,随后通过碳化实现多组分杂化吸波粒子的制备,得到的多组分杂化吸波粒子具有吸波性能好的优势:在16.9GHz频段下电磁波最大反射损耗为‑33dB,在2‑18GHz波段可实现4GHz频宽的吸收。

    基于乙醇代谢流调控提升酿酒酵母生产L-乳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5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59539.8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乙醇代谢流调控提升酿酒酵母生产L‑乳酸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耐酸酿酒酵母TJG16作为生产菌株,在发酵有机酸过程具有酿酒酵母的耐酸性,大幅度提升了L‑乳酸的产量。对酿酒酵母TJG16做了改进,引入了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dhA促使乙醇转化成乙醛,及引入布鲁氏菌来源的乳酸醛缩酶基因BAL促使乙醛合成乳酸。并敲除乙醛脱氢酶基因ALD6阻止乙醛合成乙酸,敲除调控半乳糖的转录调节因子编码基因GAL80并整合乳酸脱氢酶LDH,最终实现L‑LA的提升,产量从最初的47.7g/L提升到50.5~192.3g/L。本发明提供的重组酿酒酵母进一步提升L‑乳酸的生产性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产L-乳酸的重组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70111.0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L‑乳酸的重组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重组菌在酿酒酵母宿主中过表达了D‑乳酸脱氢酶Dld1基因,并采用来源于凝结芽孢杆菌的乳酸脱氢酶LDH基因替换丙酮酸脱羧酶Pdc1基因和丙酮酸脱羧酶Pdc6基因,采用来源于可合成L‑乳酸的乳酸乳球菌的L乳酸脱氢酶LLDH基因替换乙醇脱氢酶Adh1、甘油三磷酸脱氢酶1Gpd1或甘油三磷酸脱氢酶2Gpd2基因,敲除酿酒酵母中的转化乳酸为丙酮的L‑乳酸氧化还原酶基因Cyb2和羧基转运蛋白Jen1基因。通过本发明的生物改造技术,最终实现L‑LA的提升,摇瓶产量从最初的0.98g/L提升至29.55g/L,较原始耐酸菌株提高了30倍。

    一种金属离子掺杂磁介协同核壳结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6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0159.5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离子掺杂磁介协同核壳结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吸波材料的核层为铁基材料,壳层为包覆于核层表面的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锰层。本发明通过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均一尺寸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再以高锰酸钾、一水硫酸锰、金属盐为反应原料,继续采用水热法在四氧化三铁表面生长金属离子掺杂的二氧化锰,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吸波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吸波材料具有介电损耗、磁损耗和内部反射、散射损耗等多重损耗机制,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且吸收频带宽、阻抗匹配性好、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连续工业化生产。

    一株产L-乳酸的酿酒酵母的改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54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306674.9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乳酸的酿酒酵母的改造及其应用,属于定向代谢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酿酒酵母TJG12作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酿酒酵母TJG12中的NADH脱氢酶NDE1和NDE2以及苹果酸脱氢酶1,并增强了苹果酸脱氢酶2的表达,同时异源表达来源于大肠杆菌的6‑磷酸果糖激酶pfkA及来源于乳酸乳球菌的乳酸脱氢酶LLDH等改造,提升了酿酒酵母对L‑乳酸的生产性能,可使摇瓶产量从29.5g/L提升至47.7g/L。有利于进一步提升L‑乳酸的生产性能。

    一种产L-乳酸的重组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2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0770111.0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酸菌株提高了30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L‑乳酸的重组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重组菌在酿酒酵母宿主中过表达了D‑乳酸脱氢酶Dld1基因,并采用来源于凝结芽孢杆菌的乳酸脱氢酶LDH基因替换丙酮酸脱羧酶Pdc1基因和丙酮酸脱羧酶Pdc6基因,采用来源于可合成L‑乳酸的乳酸乳球菌的L乳酸脱氢酶LLDH基因替换乙醇脱氢酶Adh1、甘油三磷酸脱氢酶1Gpd1或甘油三磷酸脱氢酶2Gpd2基因,敲除酿酒酵母中的转化乳酸为丙酮的L‑乳酸氧化还原酶基因Cyb2和羧基转运蛋白Jen1基因。通过本发明(56)对比文件姜旭等.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乳酸研究进展《.生物工程学报》.2013,(第10期),姜坤妤等.产L-乳酸的运动发酵单胞菌代谢工程菌株的构建《.生物技术通报》.2011,(第06期),吴晓燕等.高效表达L-乳酸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构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第07期),梁欣泉等.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L-乳酸的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第02期),王鹏等.应用基因工程改良L―乳酸菌株.《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第11期),

    基于乙醇代谢流调控提升酿酒酵母生产L-乳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50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259539.8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乙醇代谢流调控提升酿酒酵母生产L‑乳酸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耐酸酿酒酵母TJG16作为生产菌株,在发酵有机酸过程具有酿酒酵母的耐酸性,大幅度提升了L‑乳酸的产量。对酿酒酵母TJG16做了改进,引入了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dhA促使乙醇转化成乙醛,及引入布鲁氏菌来源的乳酸醛缩酶基因BAL促使乙醛合成乳酸。并敲除乙醛脱氢酶基因ALD6阻止乙醛合成乙酸,敲除调控半乳糖的转录调节因子编码基因GAL80并整合乳酸脱氢酶LDH,最终实现L‑LA的提升,产量从最初的47.7g/L提升到50.5~192.3g/L。本发明提供的重组酿酒酵母进一步提升L‑乳酸的生产性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