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50301.3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贯穿件极限接管载荷的计算方法。该高能贯穿件极限接管载荷的计算方法根据经验设定贯穿件壁厚和保温层厚度初始值,在此基础上将贯穿件所受接管载荷组合成轴向力、剪力、弯曲力矩以及扭转力矩,并根据贯穿件一次应力的极限值,通过迭代计算获得极限轴向力、极限剪力、极限弯矩以及极限扭矩。该高能贯穿件极限接管载荷的计算方法方法不受管系分析进展的影响,在容器设计初步阶段,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可采用以容器为主的接管载荷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32437.3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管道压力开闭的蝶阀装置,涉及阀装置领域。基于管道压力开闭的蝶阀装置包括管道、两端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于管道内壁的转轴及套设于转轴上的阀板,转轴旋转时带动阀板转动连通或截断管道,管道的内壁设有相对布置的阻挡块和弹性限位机构,阻挡块用于阻挡截断管道的阀板沿第一方向旋转;弹性限位机构用于阻挡截断管道的阀板沿第二方向旋转,并在管道内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停止阻挡阀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用于驱动转轴旋转时带动阀板转动至截断管道。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管道压力开闭的蝶阀装置能够根据管道内压力变化调整阀板的打开程度,并且不依耐外部电力进行控制,避免了因电源故障等原因导致无法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2108.1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贯穿件结构有限元校核方法,涉及高能贯穿件尺寸校核技术领域。该高能贯穿件结构有限元校核方法包括贯穿件的结构尺寸校核设计、温度场校核计算和力学结构评估校核计算。考虑到贯穿件的实际工作环境,将贯穿件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等复杂环境因素相结合,利用有限元仿真的计算方法,将热‑力耦合因素相结合,对高能贯穿件的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该方法采用迭代计算思想,提高了设计过程准确性和规范性,既可以验证贯穿件结构尺寸的合理性,也可以指导贯穿件的结构设计与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64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031311.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F04B41/02 , F04B37/12 , F04B35/04 , F01K27/00 , F02B43/10 , F02B63/04 , F02M35/024 , F01K25/10 , F02G5/00 , F02G5/02 , F24S60/30 , F22B1/06 , F22B33/18 , C10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压缩空气储能冷热电水多联产系统,包括海藻类生物质预处理子系统、海藻类生物质气化净化子系统、内燃机子系统、水下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压缩热存储子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存储子系统、余热利用子系统。本发明采用压缩空气方式储存用电低谷时多余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电力,用电中高峰时通过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和海藻类生物质气化发电,用电高峰时再将高压空气膨胀做功发电,从而满足用户电力需求;余热利用子系统利用集成系统不同部分的余热产生冷能、淡水和热水,满足用户冷热水需求;海藻类生物质气化子系统将生物质气输送到供气管网为用户提供炊事用燃气,满足用户燃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31311.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F04B41/02 , F04B37/12 , F04B35/04 , F01K27/00 , F02B43/10 , F02B63/04 , F02M35/024 , F01K25/10 , F02G5/00 , F02G5/02 , F24S60/30 , F22B1/06 , F22B33/18 , C10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压缩空气储能冷热电水多联产系统,包括海藻类生物质预处理子系统、海藻类生物质气化净化子系统、内燃机子系统、水下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压缩热存储子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存储子系统、余热利用子系统。本发明采用压缩空气方式储存用电低谷时多余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电力,用电中高峰时通过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和海藻类生物质气化发电,用电高峰时再将高压空气膨胀做功发电,从而满足用户电力需求;余热利用子系统利用集成系统不同部分的余热产生冷能、淡水和热水,满足用户冷热水需求;海藻类生物质气化子系统将生物质气输送到供气管网为用户提供炊事用燃气,满足用户燃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297746.X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冷热源耦合的热工实验平台,热工实验平台包括测试主机、蒸发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冷凝器、冷却塔、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测试主机设置为制冷压缩机或膨胀机;测试主机通过第一管路与蒸发器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冷凝器通过第二管路与蒸发器连接,第二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设置,第一支路上设置有工质泵,第二支路上设置有膨胀阀;冷却塔与冷凝器连接;蒸发器通过第三管路与冷却塔连接;冷却塔通过第四管路与蒸发器连接。热工实验平台能够进行有机朗肯循环功能测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功能测试和换热器性能测试,功能多样化,可广泛应用于功热转换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178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1063960.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25B15/06 , F25B27/00 , F25B27/02 , F25B35/02 , F25B39/00 , F24F5/00 , F24F13/24 , F24F13/26 , F25B49/04 , B63J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邮轮发动机余热及太阳能的冷梁空调装置,包括高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和至少两级低压发生器,本发明冷梁空调装置以吸收式制冷剂作为循环工质,所述高压发生器以邮轮发动机余热及太阳能作为加热热源,高压发生器蒸出的蒸汽作为热源再次加热低压发生器,通过不同压力的多级蒸发,最大程度利用能源,获取冷剂蒸汽,冷剂蒸汽在冷凝器内冷凝后进入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对冷梁空调制冷,而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内的浓溶液经过换热降温后进入吸收器内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稀溶液再次进入高压发生器进行蒸发,循环使用。本发明能源利用率高,噪音小,制冷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46070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85847.0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24F5/00
Abstract: 一种利用太阳能制冷制热的冷梁空调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吸附式制冷机组、冷梁空调和冷却塔,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路与蓄热水箱相连,所述蓄热水箱通过管路与吸附式制冷机组相连形成吸附回路,此时吸附过程所产生的冷量为进入冷梁空调内,形成冷梁空调的夏季制冷工况,所述吸附式制冷机组通过管路与冷却塔相连形成脱附回路,使其内的制冷剂完成脱附过程;所述冷梁空调通过管路与蓄热水箱相连形成制热回路,形成冷梁空调的冬季制热工况。本发明采用以太阳能为加热热源,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热源,可实现夏季供冷与冬季供暖,提高室内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33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068325.5
申请日:2020-10-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下伴热带可靠性试验检测装置,包括水箱、顶板、伴热带固定杆、弹性支座、升降支座、万用表、制冷装置、控制装置和待检测的电伴热带,所述顶板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水箱顶部,所述制冷装置用于给水箱内水降温,两个所述弹性支座固定安装在顶板底部,两个弹性支座下端安装有管道,管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伴热带固定杆通过两个升降支座固定在顶板上部,电伴热带成螺旋型缠绕在管道上,电伴热带两端分别穿过顶板后固定在伴热带固定杆的两端,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制冷装置、升降支座及升降装置的运行。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在低温环境下伴热带的运行效果,测试电伴热带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78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3960.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25B15/06 , F25B27/00 , F25B27/02 , F25B35/02 , F25B39/00 , F24F5/00 , F24F13/24 , F24F13/26 , F25B49/04 , B63J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邮轮发动机余热及太阳能的冷梁空调装置,包括高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和至少两级低压发生器,本发明冷梁空调装置以吸收式制冷剂作为循环工质,所述高压发生器以邮轮发动机余热及太阳能作为加热热源,高压发生器蒸出的蒸汽作为热源再次加热低压发生器,通过不同压力的多级蒸发,最大程度利用能源,获取冷剂蒸汽,冷剂蒸汽在冷凝器内冷凝后进入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对冷梁空调制冷,而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内的浓溶液经过换热降温后进入吸收器内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稀溶液再次进入高压发生器进行蒸发,循环使用。本发明能源利用率高,噪音小,制冷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