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6070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85847.0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24F5/00
Abstract: 一种利用太阳能制冷制热的冷梁空调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吸附式制冷机组、冷梁空调和冷却塔,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路与蓄热水箱相连,所述蓄热水箱通过管路与吸附式制冷机组相连形成吸附回路,此时吸附过程所产生的冷量为进入冷梁空调内,形成冷梁空调的夏季制冷工况,所述吸附式制冷机组通过管路与冷却塔相连形成脱附回路,使其内的制冷剂完成脱附过程;所述冷梁空调通过管路与蓄热水箱相连形成制热回路,形成冷梁空调的冬季制热工况。本发明采用以太阳能为加热热源,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热源,可实现夏季供冷与冬季供暖,提高室内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33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068325.5
申请日:2020-10-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下伴热带可靠性试验检测装置,包括水箱、顶板、伴热带固定杆、弹性支座、升降支座、万用表、制冷装置、控制装置和待检测的电伴热带,所述顶板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水箱顶部,所述制冷装置用于给水箱内水降温,两个所述弹性支座固定安装在顶板底部,两个弹性支座下端安装有管道,管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伴热带固定杆通过两个升降支座固定在顶板上部,电伴热带成螺旋型缠绕在管道上,电伴热带两端分别穿过顶板后固定在伴热带固定杆的两端,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制冷装置、升降支座及升降装置的运行。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在低温环境下伴热带的运行效果,测试电伴热带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78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3960.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25B15/06 , F25B27/00 , F25B27/02 , F25B35/02 , F25B39/00 , F24F5/00 , F24F13/24 , F24F13/26 , F25B49/04 , B63J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邮轮发动机余热及太阳能的冷梁空调装置,包括高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和至少两级低压发生器,本发明冷梁空调装置以吸收式制冷剂作为循环工质,所述高压发生器以邮轮发动机余热及太阳能作为加热热源,高压发生器蒸出的蒸汽作为热源再次加热低压发生器,通过不同压力的多级蒸发,最大程度利用能源,获取冷剂蒸汽,冷剂蒸汽在冷凝器内冷凝后进入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对冷梁空调制冷,而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内的浓溶液经过换热降温后进入吸收器内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稀溶液再次进入高压发生器进行蒸发,循环使用。本发明能源利用率高,噪音小,制冷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89077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17220.9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25 , G01J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释电技术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它的第一信号调制罩罩在第一菲涅尔透镜上,第一菲涅尔透镜安装在横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的感应端,横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放大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每个前端纵向移动采集模块包括第二信号调制罩、第二菲涅尔透镜、纵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和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第二菲涅尔透镜安装在纵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的感应端,纵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第一放大滤波电路和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数据处理传输模块连接数据接收终端。本发明能对人体的状态进行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50291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0631703.7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数据去匿名方法,首先在预设的划分精度下,空间被划分为多个近似网格形状的子空间;然后将轨迹数据分为两组,一组是已知用户轨迹,另一组是匿名用户轨迹,将两组轨迹拆分成轨迹段,映射到网格数据中,从而得到所述轨迹对应的一组网格标识序列;其次将前一步所述的一组网格标识序列输入到改进的DenseNet模型中,已知用户轨迹作为训练集,匿名用户轨迹作为测试集;最后通过模型对轨迹的分类,将匿名数据与已知用户数据集中的数据对应,找到匿名用户轨迹数据对应的真实用户信息。本发明实现了隐私轨迹数据的去匿名化,以验证此类攻击的有效性,从而揭示匿名轨迹数据的隐私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178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1063960.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25B15/06 , F25B27/00 , F25B27/02 , F25B35/02 , F25B39/00 , F24F5/00 , F24F13/24 , F24F13/26 , F25B49/04 , B63J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邮轮发动机余热及太阳能的冷梁空调装置,包括高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和至少两级低压发生器,本发明冷梁空调装置以吸收式制冷剂作为循环工质,所述高压发生器以邮轮发动机余热及太阳能作为加热热源,高压发生器蒸出的蒸汽作为热源再次加热低压发生器,通过不同压力的多级蒸发,最大程度利用能源,获取冷剂蒸汽,冷剂蒸汽在冷凝器内冷凝后进入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对冷梁空调制冷,而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内的浓溶液经过换热降温后进入吸收器内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稀溶液再次进入高压发生器进行蒸发,循环使用。本发明能源利用率高,噪音小,制冷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5029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631703.7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数据去匿名方法,首先在预设的划分精度下,空间被划分为多个近似网格形状的子空间;然后将轨迹数据分为两组,一组是已知用户轨迹,另一组是匿名用户轨迹,将两组轨迹拆分成轨迹段,映射到网格数据中,从而得到所述轨迹对应的一组网格标识序列;其次将前一步所述的一组网格标识序列输入到改进的DenseNet模型中,已知用户轨迹作为训练集,匿名用户轨迹作为测试集;最后通过模型对轨迹的分类,将匿名数据与已知用户数据集中的数据对应,找到匿名用户轨迹数据对应的真实用户信息。本发明实现了隐私轨迹数据的去匿名化,以验证此类攻击的有效性,从而揭示匿名轨迹数据的隐私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91618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377788.7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有移动速率自适应的快速二层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移动终端通过速率传感器模块获取当前的移动速率并通过无线网卡获取当前的接收信号强度参数;2根据当前速率信息计算触发参数;3对比当前的接收信号强度参数与计算得到的触发参数,如果满足则执行4;4当步骤3的参数符合条件时执行触发切换操作;5移动终端分别接入两个已知信道并探测信道上的接入点,选择信号强度更强的作为待连接接入点。本发明使用了低成本的传感器获取了可靠的速率信息,将之应用到移动终端的触发切换策略当中,实现了可靠快速的二层切换过程,在保证可靠连接的情况下降低了切换过程的丢包概率,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34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242440.7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室内3D定位系统,它的惯性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一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二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连接计算机的数据通信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无线通信连接。本发明能实现室内准确的3D定位。本发明能实现室内准确的3D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589077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217220.9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释电技术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它的第一信号调制罩罩在第一菲涅尔透镜上,第一菲涅尔透镜安装在横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的感应端,横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放大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每个前端纵向移动采集模块包括第二信号调制罩、第二菲涅尔透镜、纵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和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第二菲涅尔透镜安装在纵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的感应端,纵向移动热释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第一放大滤波电路和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数据处理传输模块连接数据接收终端。本发明能对人体的状态进行精确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