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5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39176.7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碱性水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碱性水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参数;建立碱性水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参数与pH的拟合曲线;基于拟合曲线和普通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阈值,获得碱性水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阈值;基于碱性水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阈值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本发明在考虑环境碱性程度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的情况下确定碱性水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指标阈值,相较于固定不变的指标阈值,随pH值变化而动态变化的宏观试验指标阈值适用性更强,其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合理,更符合沥青路面实际服役环境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7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611122.3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疲劳寿命的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制备沥青标准试件后,将制备好的沥青标准试件放置在DSR的平行盘上,进行在不同应力下的应力幅值扫描实验,将制备好的沥青标准试件放置在所述平行盘上,基于所述应力幅值扫描实验选择控制应力,进行在不同间隙尺寸下的应力控制时间扫描实验,根据疲劳损失概念确定所述沥青标准试件的疲劳寿命,构建沥青疲劳寿命预估模型。本发明提出的沥青疲劳寿命预估模型考虑了DSR间隙尺寸对沥青疲劳寿命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沥青疲劳寿命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46984.1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石膏材料断裂能试验优选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由断裂能测定试验所确定的磷石膏若干种备选断裂能测定试验对应的真实响应结果和断裂能数据;基于近场动力学理论,将磷石膏视为弹脆性材料构建若干种备选断裂能测定试验对应的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模型;将断裂能数据输入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模型中,得到模拟响应结果;比较真实响应结果和模拟响应结果的匹配度,从若干种备选断裂能测定试验中确定最优断裂能测定试验。本发明以断裂能作为唯一变量输入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模型中,通过分析真实响应结果和模拟响应结果的匹配度确定最佳的磷石膏材料断裂能获取方案,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17577.8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S13/88 , G01S13/89 , G01S7/41 ,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病害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雷达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探地雷达采集的待识别道路的雷达探测数据,并基于所述雷达探测数据绘制所述待识别道路的雷达图像;当所述雷达图像中出现预设的病害标识图谱特征时,基于所述病害标识图谱特征确定所述待识别道路中出现的病害类别。本发明通过基于待识别道路的雷达探测数据绘制雷达图像,并基于雷达图像中出现的预设病害标识图谱特征,确定待识别道路中出现的病害类别,提前对病害标识图谱特征进行分类,当雷达图像中出现对应的病害标识图谱特征时,能够快速识别病害类别,基于探地雷达的路面病害解译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56888.3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类型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检测沥青路面的电磁检测数据;根据电磁检测数据确定隐藏裂缝路段位置;获取隐藏裂缝路段位置处的弯沉检测数据,根据弯沉检测数据确定隐藏裂缝路段的弯沉盆指标;设置弯沉比阈值,根据弯沉盆指标和弯沉比阈值确定隐藏裂缝路段病害类型。综上,本发明通过电磁检测数据确定隐藏裂缝路段位置,并通过弯沉比阈值和弯沉盆指标进行比对,通过对隐藏裂缝路段的弯沉盆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准确判断沥青路面隐藏裂缝的隐藏裂缝病害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8668.8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病害弯沉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包括:根据第一检测设备获得多组弯沉值,根据第二检测设备获得多组裂缝的深度和宽度,根据多组弯沉值得到多组结构层整体模量,根据多组弯沉值的预设波动范围确定多组弯沉影响范围;多组裂缝的深度和宽度与多组弯沉影响范围和多组结构层整体模量之间拟合,得到裂缝的深度和宽度与弯沉影响范围之间的拟合关系,裂缝的深度和宽度与结构层整体模量之间的拟合关系,多组弯沉影响范围和多组结构层整体模量之间拟合得到弯沉影响范围与结构层整体模量之间的拟合关系;最后根据这三个拟合关系对裂缝病害进行评价。本发明改进了裂缝病害的检测方法,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42849.X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交投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湿度环境下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包括:(1)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模型;(2)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模型的材料参数;(3)建立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有限元模型;(4)建立沥青路面结构水气浓度场有限元模型;(5)考虑湿度环境下的沥青路面结构疲劳寿命模型的建立。本发明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路面结构温度场模型和非均匀水气浓度场模型,将水气因素的影响引入路面结构中,对比不考虑水气状态与非均匀水气浓度状态下的路面结构,进一步建立路面结构疲劳开裂模型,分析两种水气浓度状态下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变化,为减少裂缝病害的产生以及建设长寿命耐久性沥青路面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8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35238.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轻工大学 , 湖北聚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28/14 , C04B7/21 , C04B7/17 , C04B111/27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植草砖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计,原料包括100份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0.05~0.3份缓凝剂、0~0.5份防水剂、0~70份集料和40~70份水,其中,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包括70~90份改性磷石膏粉、10~30份高炉矿渣粉和0~3.5份碱性激发剂;改性磷石膏粉是由磷石膏粉经过煅烧和球磨得到的。本发明可有效减少磷石膏堆存量,提高其利用率,改性磷石膏粉经过煅烧和球磨,能够有效避免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浸出,减少可溶性磷和氟的影响;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能够提高磷石膏原料利用率,所得植草砖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01299.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平整度确定方法、装置、道路检测设备及介质,属于路面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基于探地雷达确定路面结构的结构不平整度;获取所述路面结构的国际平整度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分别将所述国际平整度、所述路面行驶质量指数与所述结构不平整度进行拟合,获得第一关联关系和第二关联关系;基于预设评价指标确定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和所述第二关联关系中的目标关联关系;基于探地雷达获得待测路面结构的目标结构不平整度,基于所述目标结构不平整度和所述目标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待测路面结构的平整度。本发明仅需通过探地雷达即可获得路面结构的平整度,提高了路面平整度的确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61135.3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18/25 , G06F18/15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道路移动荷载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荷载速度、轴距和沥青层温度;采用预设的应变修正算法对中心波长数据进行修正,获得沥青道路应变参数;根据车速和沥青层温度,采用预设的数值模拟法,确定目标荷载大小和目标荷载横向偏移量;构建初始BP神经网络模型,将荷载速度、轴距、沥青层温度和应变参数输入至初始BP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目标BP神经网络模型;将荷载速度、轴距、沥青层温度、应变参数和目标荷载横向偏移量输入至目标BP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沥青道路行驶车辆移动荷载的识别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缺乏对沥青道路采用力学响应和荷载的非映射关系有效识别高速移动荷载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