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状道路改造的零废弃低碳路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157314U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23585929.4

    申请日:2022-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状道路改造的零废弃低碳路面结构,包括原位再生利用基层、调平层、多功能层、面层和盲沟,原位再生利用基层、调平层、多功能层、面层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盲沟沿着路线的横向和/或纵向设置在贯通路面及路面的边缘,并位于原位再生利用基层的下方,盲沟与原有排水系统相连通。利用现状路面就地碎石化处理后的废料作为原位再生利用基层,并在其上铺筑级配碎石的调平层,设置多功能层,可以稳定级配碎石顶面松散层、保护基层不被施工车辆破坏、防止雨水下渗到基层及以下结构层内,并加强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结合,可在现状路面结构改造时,将复合式路面全部作为再生材料利用,实现零废弃,大幅减少碳排放量,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生态缓冲消纳的雨水排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044418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188175.9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缓冲消纳的雨水排口系统,包括消能沉沙井、缓冲过滤池、稳定塘、溢流控制坝和主水体,上游市政管道与消能沉沙井的进水口连通,缓冲过滤池与消能沉沙井的出水口连通,稳定塘与缓冲过滤池连通,溢流控制坝设置在稳定塘与主水体之间,且溢流控制坝的坝顶高于稳定塘的常水位。通过消能沉沙井对市政管道的来水进行初次消能和较大垃圾、砂石等进行初步截留,通过缓冲过滤池对中小颗粒杂质进行二次截留过滤,通过稳定塘可以对市政管道的来水进行进一步静置、净化,降解水流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溢流控制坝可以起到隔离稳定塘和主水体的作用,保证稳定塘内的水体不与外界水体发生交换,持续净化,实现对水流的过滤、降解和净化。

    一种推流器协同曝气头优化布置的底曝氧化沟

    公开(公告)号:CN222007477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068044.7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流器协同曝气头优化布置的底曝氧化沟,包括厌缺氧区和好氧区,厌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设置有纵隔墙,纵隔墙上分别设置有入水口和回水口,好氧区内靠近隔墙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外导流墙,好氧区内远离隔墙的一侧设置有U型导流墙,且U型导流墙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外导流墙内,导流墙内以及U型导流墙内分别设置有曝气头,U型导流墙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推流器。本实用新型可方便从厌缺氧区进入的污水顺利进入两个外导流墙与U型导流墙形成的内循环回路,配合曝气头和推流器的作用来避免泥水在死水区沉降,实现泥水在好氧区的循环流动,且外导流墙与U型导流墙可使得推流效果更好,提高泥水混合效果,进而强化氧化沟内生物降解效果。

    一种适用于非对称进水泵站的二次配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778612U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23523452.1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非对称进水泵站的二次配水系统,包括格栅间、泵室和配水槽,格栅间和泵室并排平行间隔设置,且配水槽设置在格栅间和泵室之间,格栅间的末端与配水槽连通,配水槽的底部间隔沿着格栅间的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配水孔,且配水孔与泵室内的水泵一一对应设置,进入格栅间的水流流至配水槽内,并可在配水槽内溢流至泵室内。本实用新型在进水方向受限的应用场景中,通过将格栅间和泵室并排平行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抵消非对称结构的不利影响,并且通过格栅间和泵室之间设置配水槽,这样可以对水流进行整流后再由配水槽进行配水,改善进水均匀性,利于稳流,提高泵室内水泵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用于BRT廊道的路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309320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280675.X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BRT廊道的路面结构,包括面层、过渡层和道路基层,所述面层、过渡层和道路基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BRT廊道位置处,所述过渡层和道路基层之间设有防护基层。本实用新型的用于BRT廊道的路面结构,采用面层与过渡层组合形式,该结构组合可解决目前BRT廊道容易产生早期损坏的通病,即通过所述面层控制车辙等高温剪切破坏,通过防护基层减小反射裂缝,通过过渡层可扩散并减小层间应力,可以大大降低路面养护和维修费用,经济效益可观。

    一种防异味的截污式联合雨水口

    公开(公告)号:CN22156737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473378.7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异味的截污式联合雨水口,包括雨水箅子、盖板、截污挂篮、遮挡部和导流板,雨水箅子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雨水口之间,导流板设置在雨水口靠近机动车道一侧,并位于雨水箅子的下方,导流板靠近机动车道的一端高于另一端,盖板设置在雨水口的上端,且遮挡部悬挂设置在盖板的下表面,截污挂篮设置在雨水口的内侧壁中部,并低于导流板较低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板可将从雨水箅子进入的雨水从雨水收集区导入存储分离管养区,通过截污挂篮可将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污,避免堵塞后续管道,通过设置遮挡部可在没有雨水时将雨水收集区和存储分离管养区分隔开,保证固液分离,又保证存储分离管养区底部内的臭气进行密封,避免异位串出。

    一种公交站台无障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501627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2582815.2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站台无障碍结构,应用于人行道和公交站台之间的非机动车道上,包括连接部和两段坡道段,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人行道和公交站台之间,两段所述坡道段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且所述坡道段的较高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接平设置,所述坡道段的较低一端与所述非机动车道接平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公交站台无障碍结构,通过所述连接部将公交站台与人行道直接连通,使得人行道、连接部和公交站台直接连接成一体,做到横跨独立非机动车道,无缝衔接,同时不影响非机动车道的正常连续行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一种单侧顺水流方向出水的消力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044117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23641316.2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侧顺水流方向出水的消力池结构,包括进水管、渠道和消力池,渠道设置于两侧的现状地面之间,消力池设置在渠道的一侧边坡的坡面上,且消力池的底部位于渠道的一侧边坡的坡面内,进水管沿着渠道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在渠道设有消力池的一侧,并与消力池连通,消力池靠近渠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水管沿着沿着渠道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在渠道设有消力池的一侧,这样节约了大量的土地用地,且沿着顺水流方向顺水流分散进水,同时,将消力池设置在渠道的一侧边坡的坡面上,有效增加了消力池的长度,且通过消力池侧墙上的溢流堰溢流出水可以进一步增加消能效果,还可以起到防冲刷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