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08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94483.9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鱼类单殖吸虫的中药制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属于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包括败酱草石油醚提取物和/或败酱草正丁醇提取物和助剂,所述败酱草中药制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mg/L。本发明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分步萃取,将败酱草中杀虫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并首次将败酱草应用于水产动物寄生虫的防治中。本发明杀虫效果显著,4mg/L浓度下96h杀虫率可达93.5%。另外,本发明采用的中药制剂是植物源药物,安全低毒,对水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64351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04489.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61K31/715 , A61P37/04 , A23K50/80 , A23K20/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渔用免疫增强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渔用免疫增强剂,由按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组分组成:黄芪多糖33%~75%;白术多糖25%~67%;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的渔用免疫增强剂为组合制剂,更能发挥免疫增强作用。本发明采用的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都能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但是两者作用方式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将两者结合,作用互补,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本发明的渔用免疫增强剂作用效果好。室内攻毒试验显示,免疫保护率达58.8%,大塘应用试验显示,免疫保护率达64%。另外,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均为中草药提取物,无毒无公害,不存在对养殖生态环境破坏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528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93289.9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A61K36/756 , A61K9/14 , A61P31/04 , A61P37/04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中草药超微粉制剂,以重量百分数计,由如下原料制成:大黄35-65%;黄芩15-45%;黄柏5-15%;虎杖3-10%;山楂3-10%。本发明所获得的中草药超微粉制剂具有如下优点:(1)该制剂为中草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绿色无公害;(2)该制剂为超微粉制剂,粉末粒度小,较一般粉散剂有效成分溶出度高;(3)该制剂具有较好的抑菌、保肝及提高鱼体免疫力的作用;(4)超微粉抑菌、保肝和提高鱼体免疫力方面的作用效果要好于普通粉,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81409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74323.3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小筒水螟虫害管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小筒水螟的杀虫剂及其应用。该杀虫剂包含有效浓度的Cry 1Ac、Cry 1Ca、Cry 1Fa、Cry 2Ab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发现了Cry 1Ac对小筒水螟的高效毒杀作用,其毒杀效果强于针对棉铃虫和埃及钻夜蛾,毒杀作用更具有特异性。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防治小筒水螟、甚至优于传统的农药化学试剂的防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5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23680.9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饲料添加剂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牡丹籽壳,加入30‑70%乙醇溶液,在料液比1:10‑50、温度30‑70℃条件下超声提取10‑30min;S2,将提取液装入到HPD100大孔吸附树脂中,用3‑8倍柱体积的30‑7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饲料添加剂。本发明以牡丹籽壳作为原料、通过醇提和大孔树脂纯化得到饲料添加剂,其芪类含量丰富,有效组分多,功效丰富,添加至饲料中喂养鱼类时能有效提高鱼类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大大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在动物养殖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943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77742.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 , 武汉农业检测中心
IPC: A23K50/80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增强免疫力的渔用饲料添加剂及渔用饲料,所述饲料添加剂包括牡丹籽种壳、牡丹籽油或两者的组合。本发明的可增强免疫力的渔用饲料添加剂的牡丹籽种壳和牡丹籽油安全、无毒、有效,可以作为替抗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使用,提高喂养物的机体免疫力,还能提高其抵抗环境压力和病菌感染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57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536389.0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鲤鱼上皮瘤细胞EPC的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的增殖方法。所述增殖方法为:培养EPC细胞系;用ISKNV感染EPC细胞,恒温培养后收集培养液上清;再用培养液上清中的ISKNV感染EPC细胞,重复操作2~3次,ISKNV毒种复壮后,取培养液上清液氮保存,作为ISKNV扩增毒种;用复壮后的ISKNV毒种感染EPC细胞,恒温培养至CPE>80%,收集上清液,获得ISKNV病毒粒子。本发明以EPC细胞系作为ISKNV感染的敏感细胞,EPC细胞系商品化程度高,易于获得,容易培养,并且和鳜鱼的亲缘关系较远,可大大降低ISKNV用于灭活疫苗时的纯化难度,减少不良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6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693624.5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鱼类单殖吸虫的体外培养方法。所述体外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条件下,将经传代培养的细胞重悬于第一培养基中,调整细胞密度后转接于培养皿中,置于第一培养条件下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所述第一培养基,加入第二培养基,待用;(2)将从鱼体剥离的单殖吸虫重悬于第二培养基,然后转接于步骤(1)所述培养皿中,于第二培养条件下培养,获得在体外存活的鱼类单殖吸虫。本发明解决了单殖吸虫必须寄生在鱼鳃或幼鱼鳍条上,无法离体存活的问题,不会像传统的单殖吸虫病研究受到流行季节的限制,因此具有缩短单殖吸虫病新药创制研究周期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870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086892.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A61K36/734 , A61P3/06 , A61P7/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生动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生动物降脂补血的复方制剂及其应用。该复方制剂,以重量份数计包含40~60份丹参、15~25黄芪、10~20份决明子、8~12份菊花和4~6份山楂。该复方制剂能够调节鱼类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液中血脂水平,提高鱼类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血液载氧能力,还能够提高水生动物的养殖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1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21979.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3/04 , A01K61/10 , A01G17/02 , A01G31/00 , A23K10/30 , A23K50/80 , C02F3/32 , C02F1/00 , C05F7/00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集装箱养殖加州鲈苗种的尾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尾水处理系统的多个养殖集装箱底部均通过第二分支管道与尾水收集管路连通;尾水收集管路还与微滤机的进水口连接;微滤机出水口通过第三分支管道与葡萄园内的排水沟连通;葡萄园通过第四分支管道与生态池塘右侧连接;本发明实现鲈鱼和葡萄共同种养的目的,养殖尾水的原位处理与异位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养殖集装箱内的鲤鱼主要摄食箱底的残渣和残饵,减少养殖集装箱水体中的总氮、总磷中的颗粒氮、磷含量,养殖尾水经微滤机处理后,固体物质用作葡萄园葡萄生长的肥料,葡萄藤生长更好,生态净化池内的浮萍用来投喂草鱼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