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类单殖吸虫的体外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6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693624.5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鱼类单殖吸虫的体外培养方法。所述体外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条件下,将经传代培养的细胞重悬于第一培养基中,调整细胞密度后转接于培养皿中,置于第一培养条件下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所述第一培养基,加入第二培养基,待用;(2)将从鱼体剥离的单殖吸虫重悬于第二培养基,然后转接于步骤(1)所述培养皿中,于第二培养条件下培养,获得在体外存活的鱼类单殖吸虫。本发明解决了单殖吸虫必须寄生在鱼鳃或幼鱼鳍条上,无法离体存活的问题,不会像传统的单殖吸虫病研究受到流行季节的限制,因此具有缩短单殖吸虫病新药创制研究周期的作用。

    防治鱼类指环虫病的复合中药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077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710525997.6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鱼类指环虫病的复合中药,主要的原料包括:椿根皮、路路通和南瓜子,所述椿根皮能够在鱼类指环虫病的防治前期有效杀灭指环虫及虫卵;所述路路通在鱼类指环虫病的防治前期和后期均对指环虫及虫卵有较显著的杀灭效果;所述南瓜子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主要作用于鱼类指环虫病的防治后期,用以杀灭少量残余的指环虫及虫卵;由椿根皮、路路通和南瓜子配伍而成的所述复合中药,可兼顾鱼类指环虫病的防治全程;本发明所述防治鱼类指环虫病的复合中药,不仅可以有效防治鱼类指环虫病,提高养殖存活率,解决指环虫对于单纯药物容易产生抗性的问题,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养殖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代谢生长,从而改善养殖水体的质量。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寄生虫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88462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554516.1

    申请日:2012-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产动物寄生虫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防治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病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步骤是:1)狼毒大戟用80%乙醇进行索氏提取,收集提取液;2)用石油醚萃取;3)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固体残渣;4)固体残渣用乙醇洗脱,挥发溶剂得到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5)称取3-10g步骤4)中得到的提取物,用丙酮完全溶解后,加5-10g的乳化剂和1-2g的稳定剂,丙酮定容100ml。该方法将狼毒大戟杀虫活性成分分离出来,方法易行,操作方便,狼毒大戟提取物对鲫鱼和草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61ppm和2.38ppm,对鱼类是比较安全的,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病,适用于集约化、规模化水产养殖的需要。

    一种鱼用复方中草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9211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62861.1

    申请日:2010-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用复方中草药制剂,它由大黄、刺五加、黄芪、山楂、甘草一定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其步骤是:A、将大黄、刺五加、黄芪、山楂、甘草洗净晒干;B、分别对大黄、刺五加、黄芪、山楂、甘草进行粉碎、过筛,粒度达到140-200目;C、按比例称取大黄、刺五加、黄芪、山楂、甘草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分装,即得一种鱼用复方中草药制剂。该方法易行,操作方便,配方合理,使用方便,中草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效果显著,无任何毒副,各组分相互作用,兼有营养和药物两种属性,既含有营养物质,又具有抗菌活性和其它生物学活性的成分,能改善养殖鱼类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其免疫功能、防治疾病等。

    一种淡水轮虫有机碎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9506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28059.2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轮虫有机碎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淡水养殖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60~80%的鸡粪、20~40%的辅料和1~2‰的第一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并加水至含水量为50~60%后,在环境温度>15℃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待发酵温度≥70℃后,使发酵温度控制在70~75℃的条件下持续发酵5~10天后,得到第一发酵产物;向菜粕中加入2~3‰第二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并加水至含水量为20~25%,在发酵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发酵5~10天后,得到第二发酵产物;将第一发酵产物和第二发酵产物干燥、粉碎后混合,得到有机碎屑饵料。本发明不仅成本较低,能够降低饲养难度,且营养较丰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