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聚合凝胶电解质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34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127663.9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聚合凝胶电解质电池,包括负极、正极和凝胶电解质;所述负极为金属电极;所述凝胶电解质由浸润于隔膜中的凝胶前驱体溶液在电池中经电信号处理原位聚合制得;所述凝胶前驱体溶液包括阴离子聚合物单体和交联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聚合凝胶电解质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电聚合离子凝胶相比于常见的光法和热法聚合凝胶无需添加自由基引发剂,在电池中的原位聚合制得的离子凝胶在粗糙的电极表面不发生团聚,均匀沉积,相比于在外部制备的紫外光聚合凝胶电解质能明显降低电极界面与凝胶电解质的阻抗以及改善其间的结合力。电池性能测试表明,包含电聚合凝胶电解质的电池有更长循环寿命、更好的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一种辐射强化传热的相变式超高温快速充放热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8357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8461.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强化传热的相变式超高温快速充放热电池,其包括:加热模块;辐射模块,用于在加热模块加热下对外发出红外辐射能量;储能模块,用于接收辐射模块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储能;热电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储能模块能量并对外转化为电能;以及保温模块,用于保持环境温度,加热模块、辐射模块、储能模块、热电转换模块安装于保温模块上。1)本发明为高温潜热储热系统,能利用储热材料的相变潜热,相比于传统储能技术能大幅提高储能密度;2)本发明利用了储热材料的红外透明的光学特性,增加了储能系统放热速率和输出功率;3)本发明采用超高温储热材料,采用光谱调节调控发射光谱谱形,降低带外发射,从而能大幅提高光伏板热电转化效率。

    一种太阳能电水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54979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121883.8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刘抗 胡雪蛟 黄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水联产系统,包括硅板,硅板背面为蒸发腔,蒸发腔内部有硅胶与水的工质对;蒸发腔通过蒸汽管道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包括盘管和翅片,盘管末端有储水室;冷凝器的上下两面各固定一块凝结表面,用以夜晚凝结空气中的水,所述冷凝器以及凝结表面由两块可开合的由蓄热材料组成的蓄热外壳密封包围,蓄热外壳的外表面被绝热材料覆盖。本发明利用水的相变来解决沙漠太阳能发电中的硅板散热问题,同时利用吸附质制冷的冷量在沙漠夜晚凝结收集水,实现电水联产。

    一种水凝胶PE纤维翅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1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20816.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凝胶PE纤维翅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导热基底、垂直粘接于导热基底的PE纤维、生长于所述PE纤维表面的吸湿性水凝胶。本发明的水凝胶PE纤维翅片,通过在高导热PE纤维表面生长一层含有吸湿性盐的水凝胶,结合对流和相变换热两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被动式散热翅片的换热极限,具有超高的换热系数。本发明的水凝胶PE纤维翅片为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了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制备的水凝胶PE纤维翅片相比于在金属翅片上生长水凝胶,在PE纤维上生长,其基底不会因处于潮湿环境被腐蚀氧化,具有耐腐蚀的优点。

    一种超高温固态显热储热及热光伏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89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78316.6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温固态显热储热及热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加热模块;储能‑辐射模块,自身高导热,用于接收加热模块的热量,以储能并对外发出红外辐射能量;冷却模块,用于冷却热电转换模块;以及隔热模块,用于保持环境温度,加热模块、储能‑辐射模块、热电转换模块及隔热模块安装于隔热模块上。1)本发明为超高温显热储热系统,能利用储热材料的高温高比热特性,相比于传统储能技术能大幅提高储能密度;2)本发明利用了储热材料的高热导率和优异的电学性质,增加了储能系统充放热速率和输出功率;3)本发明能采用高温储热材料,并采用光谱调控能大幅提高光伏板热电转化效率。

    一种利用非均匀电场消除水分过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0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57718.6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黄志 刘抗 李俊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种领域,包括生物医学领域中生物样品的保存、储能领域中基于相变材料的储热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非均匀电场消除水分过冷的方法,通过微纳阵列结构电极构建可控非均匀的电场,实现水分的无过冷结冰。相比均匀电场和其他外加场调控方式,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非均匀电场可在更宽温度范围内调节过冷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最低过冷度只有0.3℃,基本完全消除了过冷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向过冷水中添加外源物质,可以有效避免水分被污染;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微纳米结构电极阵列有利于利用介电层前驱液的毛细浸润形成微米厚度的薄介电层,这使得在较小电压下就可以形成较大的电场强度梯度促进结冰现象的发生;可以应用于很多工业场合。

    一种基于循环再生流电极的电化学提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03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83320.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提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再生流电极的电化学提锂系统,其包括锂提取单元和流电极循环再生单元,锂提取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贫锂流电极吸附通道、含锂盐水通道、回收液通道和富锂流电极解离通道;流电极循环再生单元包括用于驱使流电极在贫锂流电极吸附通道和富锂流电极解离通道之间循环的循环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贫锂流电极吸附通道出液端与富锂流电极解离通道进液端之间的再生组件。本申请有助于改善相关技术中阳离子交换膜传质过程受限的问题,从而提高锂的提取效率;且本申请中的提锂单元易于集成,可实现大处理量的盐水提锂。

    基于背反射光谱分频的光伏光热耦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552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69577.3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背反射光谱分频的光伏光热耦合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光热发电模块,光伏发电模块用于吸收太阳光中能量高于禁带宽度的光子,并将吸收的光子能量转化为电能,以及对能量低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进行反射或者汇聚;光热发电模块用于吸收反射或者汇聚的光子,以便于产生高温实现光热发电,其中,能量高于禁带宽度的光子为短波太阳光,能量低于禁带宽度的光子为长波太阳光。本发明光谱分频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全光谱的利用效率。

    流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流量检测装置和流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2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05982.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流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流量检测装置和流量检测方法。本技术方案中,由于获得流体从通道流过时的电势差,基于电势差确定流体的流量,从而通过流体从通道流过时的电势差确定流体流量,使得流体流量的确定不会受到流体温度或流体中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而能够提高确定的流体流量的准确性;并且,由于用于通过流体的通道是通过玻璃基板和水凝胶膜片确定的,而玻璃基板和水凝胶膜片的形状,受到温度或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小,从而能够避免通道的形状在流体的流量检测过程中发生变化而使得流体流量检测不准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确定的流体流量的准确性。

    一种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99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91104.7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杨培华 李嘉 刘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超薄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位于正负极之间的电解质膜,所述电解质膜为将含电解质的水凝胶通过原位聚合填充于纤维纸内得到的水凝胶‑纤维纸复合膜。首先配制包含水凝胶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电解质的水凝胶前驱体水溶液;然后将纤维纸置于水凝胶前驱体溶液充分浸润;之后将纤维纸在引发剂作用下原位聚合于第一电极之上,形成单侧含有第一电极的水凝胶‑纤维纸复合膜;最后将第二电极装配于与第一电极相对的水凝胶‑纤维纸复合膜另一侧,完成超薄电池的制备。本发明结构简单,为超薄柔性电池,本发明采用的电解质膜同时实现了准固态电解质和隔膜二合一的功能,制备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