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热-电热性能的磁性碳气凝胶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6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5344.1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热‑电热性能的磁性碳气凝胶基相变材料,以长链段羧基化纤维素CNF和氧化石墨烯GO交织组装,并通过九水硝酸铁Fe(NO3)3·9H2O的Fe离子络合交联,制备具有磁性和弹性的柔性碳气凝胶C‑GC;再通过C‑GC吸附二十烷即可制得PCMs;C‑GC的微观结构为相互连接蜂窝状多孔结构,GO为透明纳米薄片状,纳米薄片上均匀分布纳米颗粒;PCMs具有磁性;C‑GC具有弹性,压缩率为68.7%,移除压力后C‑GC回弹至初始高度,回复率为10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杂化气凝胶的制备;2,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3,碳气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可以作为相变材料、光热材料和电热材料。

    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CoB-LDH-CNT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080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14407.4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CoB‑LDH‑CNT纳米材料,以Co,Ni‑MOF‑CNT衍生的LDH‑CNT为载体,经化学还原法负载Co‑B纳米粒子,所得材料具有磁性,具有三维片层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Ni‑MOF‑CNT的制备;2、LDH‑CNT的制备;3、CoB‑LDH‑CNT纳米材料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下提供的最大产氢速率为5167.72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9.93 kJ∙mol‑1;在303K下,10次回收/重复使用后,保留初始催化活性的70.2%。具有以下优点:MOF与碳材料复合增强了负载粒子的附着力;控制微观形貌为片层花状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稳定性,增加活性位点;通过磁性提高循环性能。

    一种异质结结构rGO/g-CN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507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06812.8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结结构rGO/g‑CN气凝胶,以石墨化氮化碳g‑CN、氧化石墨烯GO和乙二胺EDTA为主要原料,经CN改性为具有亲水性改性石墨化氮化碳g‑CN后,将g‑CN和GO在EDTA的作用下,形成具有异质结结构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改性石墨化氮化碳的气凝胶,即异质结结构rGO/g‑CN气凝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石墨化氮化碳g‑CN的制备;2,异质结结构rGO/g‑CN气凝胶的制备。作为相变材料的应用,采用真空浸渍法,将聚乙二醇浸渍到异质结结构rGO/g‑CN气凝胶中,即可得到相变温度为38.53‑61.06℃,相变潜热为165‑182J/g,光热转换效率为90‑96%,相变材料负载率为90‑98wt%的异质结结构rGO/g‑CN气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

    一种淀粉基中空碳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储热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1777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553652.0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淀粉基中空碳微球材料,采用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羧基功能化的聚苯乙烯为模板剂,经水热反应和高温碳化后,无需活化过程,即可得到具有中空碳微球形貌、比表面积为1300‑1350 m2/g的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1)聚苯乙烯/可溶性淀粉复合微球的制备;2)淀粉基中空碳微球的制备。用作正十八烷相变材料的吸附支撑材料,所得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3.9‑29.8℃,相变潜热为129.3‑170.5 J/g。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具有高度连续的中空结构,有效地防止相变材料的泄露;一致性好,可重复性高;制备方法简单,无需活化过程;相变潜热高,热稳定性能优异等特点,并且具有无毒无害的特点,在建筑、储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基于原位制备Bi-Mo-CNTs的镁基复合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388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812958.0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Mo‑CNTs镁基复合制氢材料,由Mg粉和Bi2MoO6/CNTs混合球磨制得,所述Bi2MoO6/CNTs由可溶性Bi盐、可溶性Mo酸盐水热法制备Bi2MoO6负载在CNTs上制得;Bi2MoO6/CNTs的微观形貌为微米级微球,微球由絮状物负载纳米级晶体组成,其中,Bi2MoO6/CNTs的尺寸为10‑30μm的微球,Bi2MoO6尺寸为100‑200nm的纳米级晶体。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Bi2MoO6/CNTs的制备;2)Bi‑Mo‑CNTs镁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Bi‑Mo‑CNTs镁基复合制氢材料与3.5%NaCl溶液反应产氢量为826.7‑860.9 mLg‑1,产氢率可达95.3‑99.2%,表观活化能为23‑24 KJ·mol‑1。

    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CoB-LDH-CNT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08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14407.4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CoB‑LDH‑CNT纳米材料,以Co,Ni‑MOF‑CNT衍生的LDH‑CNT为载体,经化学还原法负载Co‑B纳米粒子,所得材料具有磁性,具有三维片层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Ni‑MOF‑CNT的制备;2、LDH‑CNT的制备;3、CoB‑LDH‑CNT纳米材料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下提供的最大产氢速率为5167.72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9.93 kJ∙mol‑1;在303K下,10次回收/重复使用后,保留初始催化活性的70.2%。具有以下优点:MOF与碳材料复合增强了负载粒子的附着力;控制微观形貌为片层花状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稳定性,增加活性位点;通过磁性提高循环性能。

    一种钛酸锰掺杂的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3933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0524153.4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氢化铝钠储氢性能的材料,该材料由氢化铝钠和钛酸锰机械球磨制得。其初始放氢温度为75℃左右,第二步放氢温度在160℃左右,主要放氢在140℃~225℃区间内完成;加热到225℃时该复合储氢材料放出5.1 wt%~5.4 wt%的氢气。其制备方法包括:1)钛酸锰的制备;2)钛酸锰粉体掺杂的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经掺杂后的氢化铝钠具有较低的放氢温度;2、放氢量较大;3、放氢的速度快;4、原料成本低廉、合成方法及工艺简单、安全可靠。该材料在储氢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一种Al-BiOCl/CNTs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5145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50829.3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BiOCl/CNTs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由Al粉和BiOCl/CNTs混合球磨制得,所述BiOCl/CNTs由铋盐与氯化物原位制备BiOCl负载在CNTs上制得;所述BiOCl/CNTs为微米级球状,球体由片层状材料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位反应法制备BiOCl/CNTs复合材料;2)球磨法制备Al-BiOCl/CNTs铝基复合制氢材料。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单位质量的产氢量为1010.3-1123 mL/g、产氢速率为1233-4527 mL/g min及产氢率为90.6-94.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BiOCl/CNTs利用氯化物为诱导剂,合成方法简单,合成过程无毒无害;元素分布均匀,催化效果良好;BiOCl负载在CNTs上,避免球磨过程中CNTs被剥离为单层的柔性碳包裹Al颗粒,影响材料产氢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