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多摄像头适应性汽车紧急避让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668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72931.0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多摄像头适应性汽车紧急避让安全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主控制模块和控制执行模块;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当前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周围环境信息;主控制模块用于对车辆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避让类型,得出避让方案,并输出控制指令至控制执行模块;控制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车辆进行避让;本发明利用车载自适应摄像头采集到的路况加以分析,进行前方道路环境监控、车辆探测及车距测量等过程,并且能够发现车距过近等危险情况以便做出相应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交通事故的目的,使车辆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避让,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一种汽车轮胎的智能设备自动供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775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573966.6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轮胎的智能设备自动供电方法,包括车外胎、胎体钢丝层和复合压电俘能器;所述复合压电俘能器布置在车外胎与胎体钢丝层之间,所述复合压电俘能器包括上支撑弹簧、弹性基板、压电材料、小刚度弹簧和液体室,所述上支撑弹簧与弹性基板相连接,所述弹性基板通过两个所述小刚度弹簧连接压电材料,所述弹性基板延伸至所述液体室的下半部。本发明设置的复合压电俘能器能将轮胎运动产生的能量收集起来给其他智能设备供电,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可靠性高,俘电过程中环保无污染,在车胎监测等智能传感器供能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商用车外形风阻仿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29368.4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气动力学仿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外形风阻仿真优化方法,首先对商用车原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找出整车风阻较大的部件;然后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阻力较大部件的外形参数化进行计算,确定其风阻敏感因素;最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对敏感因素进行组合设计,依据组合设计方案进行风阻模拟仿真,依据预测模型得出最佳优化方案,最终对优化方案结果进行实车验证。本发明可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实现优化部件的设计参数自动向最优设计方案不断调整,避免人工干预,提高了优化的准确性,并且仅对主要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大大减少仿真分析次数,缩短商用车气动模拟研究及优化的设计周期。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车辆动态油耗预测模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85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21511.1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车辆动态油耗预测模型方法,包括挖掘并处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得到影响油耗模型因素;计算影响油耗模型因素的关联程度,得到相关系数矩阵;使用相关系数矩阵构建主要成分表达式;使用主要成分表达式建立BP神经网络,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阈值;使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构建油耗预测模型,通过油耗预测模型对车辆动态油耗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全面考虑燃油消耗模型的影响因素,建立合适的油耗分析与预测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模型不考虑车辆当前环境对油耗的影响,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的问题。

    一种可自主调控减阻的商用车顶侧导流罩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42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22511.7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气动力学部件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主调控减阻的商用车顶侧导流罩控制系统,车辆参数采集单元分别与信号处理单元、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以及顶侧导流罩调整执行单元连接,形成了整个系统的主要部分,覆盖了参数检测、参数处理比对、调控参数输出和控制调控顶侧导流罩主体等过程,通过车辆参数采集单元获取车辆行驶参数信息以及整车工况信息调整顶侧导流罩开度,再由驱动单元向顶侧导流罩调整执行单元发出执行指令,最终由顶侧导流罩调整执行单元通过控制连接机构来实现顶侧导流罩翻转或移动相应位置,可以实时控制商用车顶侧导流罩降低行驶风阻,解决现有的商用车导流罩无法自动调节开度的技术问题。

    一种复杂工况使用的压电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98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549345.2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电俘能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工况使用的压电俘能器,包括俘能器、定位杆、磁吸机构、连接板、固定机构、导片、弹簧、发能片、扩能机构和连接轴,其中所述俘能器、连接板、导片、弹簧和发能片由下而上排列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构水平方向的中间位置,其余所述磁吸机构、扩能机构分别在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和顶部位置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俘能器的上方连接所述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面,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导片固定,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片和发能片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声学黑洞效应辅助增强效果,通过中间的轻质弹簧放大结构振动,整体四周的固定结构用于加固定位,方便俘能器能够工作在高强度复杂环境。

    一种阵列俘能的智能轮胎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473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33358.X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俘能的智能轮胎,包括轮胎、轮毂、两圈电极、导线、储能元件传感器模块和多个压电模块;压电模块绕轮胎中心阵列分布,在轮胎充气后,轮胎钢圈部位紧贴轮毂,压电模块与两圈电极分别接触连通,通过将阵列分布的压电模块并联,不断为车胎内传感器和储能装置提供能量;通过将压电模块设置在轮胎胎侧部位,胎侧作为整个轮胎在滚动中形变最大的部位,增加压电模块在每次轮胎旋转时的形变量,从而增加电量输出,解决了现有的轮胎俘能设备功率并不能提供轮胎内传感器长时间工作,导致只能间歇性的向车机发出信号的问题。

    一种复杂工况使用的压电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98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549345.2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电俘能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工况使用的压电俘能器,包括俘能器、定位杆、磁吸机构、连接板、固定机构、导片、弹簧、发能片、扩能机构和连接轴,其中所述俘能器、连接板、导片、弹簧和发能片由下而上排列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构水平方向的中间位置,其余所述磁吸机构、扩能机构分别在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和顶部位置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俘能器的上方连接所述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面,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导片固定,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片和发能片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声学黑洞效应辅助增强效果,通过中间的轻质弹簧放大结构振动,整体四周的固定结构用于加固定位,方便俘能器能够工作在高强度复杂环境。

    一种汽车轮胎的无源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06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133708.4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轮胎的无源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车轮检测模块和接收处理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车轮检测模块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车轮检测模块与接收处理模块之间通过WIFI信号无线连接,车轮检测模块粘接在汽车轮胎气密层表面上。本发明的车轮检测模块设置有俘能器,俘能器的下层柔性压电膜组利用胎体的强张力和车胎运动时胎内压力的变化进行俘能,上层柔性压电膜组通过车胎滚动和车体振动时的压电膜产生近似颤振从而俘能。整套系统合理地利用车胎运动以及车体重力产生的能量,不需要为传感器和信号发生器配置电池,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一种可调控减阻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公开(公告)号:CN218400197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1952459.8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减阻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格栅框架、格栅叶片、电机、电机外壳、传动杆和传动构件,格栅叶片转动轴两端凸出与格栅框架转动连接,摇臂一端固定连接于格栅叶片内侧,另一端与传动构件转动连接。传动杆一端与电机转轴啮合连接,另一端通过格栅框架通孔与一扇格栅叶片凸出转动轴固定连接。电机转动时通过传动杆带动主动格栅叶片摇臂转动,进而传动构件滑动带动全部格栅叶片同时翻转。通过调控本实用新型格栅叶片开口面积大小,可在保证机舱热平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整车风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