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钼酸铵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5079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0383055.3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酸铵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1)将0.2‑0.4克商业化三氧化钼粉体用无纺布或纱布包裹好;(2)将步骤(1)包裹好的商业化三氧化钼粉体直接放入盛有0.3‑0.5克分析纯尿素的带支架的水热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80‑220℃恒温干烘箱中熏蒸20‑5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粉体,即得到土黄色的钼酸铵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成本低、工艺控制过程简单、易大规模生产,制得的钼酸铵粉体能作为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

    一种表面刻蚀的多孔三氧化钼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134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663570.7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刻蚀的多孔三氧化钼制备方法。(1)将0.5‑1.5克商业化三氧化钼粉体加入到30‑100毫升去离子水中;(2)在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0.1‑0.6克分析纯咪唑;(3)分析纯盐酸和分析纯硝酸按体积比例为3‑5:1‑3制成混合酸;(4)在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5‑15毫升步骤(3)所得混合酸,在室温下搅拌10‑20分钟;(5)将步骤(4)所得溶液放入水浴锅中,50‑90℃加热搅拌10‑15小时;(6)将步骤(5)所得产物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在70℃恒温干烘箱中干燥12小时,得到表面刻蚀多孔三氧化钼。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能大规模合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阴阳离子共掺杂钼氧羟基化合物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230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63554.8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阳离子共掺杂钼氧羟基化合物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分析纯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分析纯正十二硫醇步骤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将分析纯钼酸铵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将分析纯硝酸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将分析纯硝酸铬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将上述所得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搅拌后将其转入聚四氟乙烯衬底的不锈钢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得深蓝色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清洗,干燥,得到阴阳离子共掺杂MoO2.5(OH)0.5纳米片。本发明成本低、工艺控制过程简单、易大规模生产。

    一种MoO<base:Sub>3</base:Sub>‑H<base:Sub>0.4</base:Sub>MoO<base:Sub>3</base:Sub>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40478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461777.2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O3‑H0.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将分析纯钼酸铵倒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溶解;将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在室温下充分搅拌10‑30分钟;放入100毫升高压反应釜中,封闭好后,放入恒温干燥箱中,水热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6次,在70℃恒温干烘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将上述所得白色粉体用碳纤维纸包裹好,放入盛有硫粉的100毫升带支架的水热反应釜中,在恒温干烘箱中熏蒸完毕,即得到蓝色的宽度为100‑500纳米、厚度为10‑30纳米、长度为4‑8微米的MoO3‑H0.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粉体。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耗能低,能大规模合成。

    一种含有三种晶相二氧化钛分级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3526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10022748.2

    申请日:2012-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三种晶相二氧化钛分级球的制备方法。将0.25~0.3克分析纯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体积为30毫升的无水乙醇和30毫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里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0.4~0.8毫升分析纯酒石酸,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将1~2毫升分析纯钛酸丁酯逐滴加入到步上述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直至没有白色絮状物出现;将制得的溶液转移到100毫升的高温反应釜内;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在120~150℃下保温24~48小时,冷却到室温得白色沉淀物;将白色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反复清洗2~3次,然后在干燥箱内在60~80℃下干燥10~12个小时。本发明成本低、工艺控制过程简单、易大规模合成。

    一种高度有序三氧化钨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8117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32867.4

    申请日:2010-03-24

    Inventor: 王海 李惠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有序三氧化钨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将0-50毫升去离子水和0-50毫升重量百分比为36.5-38%的市售浓盐酸混合,达到总体积为50毫升的混合液,在常温下搅拌5分钟后,然后添加0.2-4克的六氯化钨,继续搅拌5分钟后,转到100毫升的高温反应釜内;然后将清洁干净的导电玻璃导电面向上放在高温反应釜内;将高温反应釜放在恒温干燥箱内,在100-180℃恒温下水热反应4-20小时后,自然冷却;最后将导电玻璃从高温反应釜拿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后放在干燥箱内烘干即可。本发明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制备的三氧化钨纳米棒直径为80-100纳米,长度为3-6微米。

    一种高效剥离商业化三氧化钼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680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461967.4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剥离商业化三氧化钼粉体的制备方法。将商业化白色三氧化钼粉体用碳纤维纸包裹好,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带支架的100毫升水热反应釜中,在恒温干烘箱中熏蒸,得到蓝色三氧化钼粉体;将蓝色三氧化钼粉体在马沸炉中热处理,待自然冷却后,收集好热处理过的白色三氧化钼粉体;将白色三氧化钼粉体,继续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带支架的100毫升水热反应釜中,在恒温干烘箱中熏蒸,得到蓝色三氧化钼粉体;将白色三氧化钼粉体到蓝色三氧化钼粉体反复循环多次后,将最终获得的蓝色三氧化钼粉体放入去离子水中,在常温下自然分散,即获得剥离的三氧化钼二维材料。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能大规模合成,为今后探索剥离体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一种H4.5Mo5.25O18·(H2O)1.36六方柱状微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5221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461984.8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4.5Mo5.25O18·(H2O)1.36六方柱状微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分析纯0.2‑0.6克钼酸铵加入到15‑30毫升去离子中,搅拌10‑30分钟使其溶解;在所获得溶液中,加入10‑30毫升分析纯甲酸,在80‑90℃水浴条件下搅拌10‑30分钟;继续加入0.1‑0.5克分析纯聚乙烯吡咯烷酮,继续搅拌10‑30分钟;将所得溶液放入100毫升反应釜中,在160‑180℃下水热反应14‑24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所得产物通过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6次,在70℃烘箱中烘干24小时,即得到H4.5Mo5.25O18·(H2O)1.3六方柱状微米棒。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耗能低,得到的产品结晶度高,能大规模合成,能作为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

    一种H4.5Mo5.25O18·(H2O)1.36六方柱状微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522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61984.8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4.5Mo5.25O18·(H2O)1.36六方柱状微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分析纯0.2-0.6克钼酸铵加入到15-30毫升去离子中,搅拌10-30分钟使其溶解;在所获得溶液中,加入10-30毫升分析纯甲酸,在80-90℃水浴条件下搅拌10-30分钟;继续加入0.1-0.5克分析纯聚乙烯吡咯烷酮,继续搅拌10-30分钟;将所得溶液放入100毫升反应釜中,在160-180℃下水热反应14-24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所得产物通过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6次,在70℃烘箱中烘干24小时,即得到H4.5Mo5.25O18·(H2O)1.3六方柱状微米棒。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耗能低,得到的产品结晶度高,能大规模合成,能作为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

    一种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798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62906.7

    申请日:2014-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53 B82Y30/00 C01P2004/13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将预先合成的0.1-0.5克MoO3纳米带粉体加入到10-30毫升去离子水与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0.5-1小时;此外,将0.5-2毫升四氯化钛加入到0.1-0.5毫升的水合肼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0.5-1小时;然后将含钛前躯体溶液加入到含MoO3的反应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将其转入100毫升聚四氟乙烯衬底的不锈钢反应釜中,140-230℃水热反应12-16小时,过滤,将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6次后,常温干燥即得所述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管。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采用的前驱体是固体粉末,比较容易控制,另外利用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并为锂离子电池,光催化,太阳电池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