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尼镍钛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940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70042.X

    申请日:2016-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49/06 C22C47/08 C22C4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镍钛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为直径0.1-0.4mm的镍钛丝,基体为2mm厚的退火态1060纯铝板,镍钛丝在铝基体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5%;通过铸造后热轧获得,熔炼温度为700-750℃,保温30分钟后取出,温度降至350-400℃后,立即在轧机上进行热轧,轧制的过程中不使用润滑油,轧制速度为0.2-0.5m/s,压下量为40%,轧制完成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制备的镍钛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其阻尼性能大幅度提高,100℃时内耗值为0.0886-0.1098,300℃时内耗值为0.1042-0.1267,屈服强度为162-192MPa、抗拉强度为180-205MPa,分别为退火态1060纯铝的7-9倍、4-5倍、4-5倍和2-3倍。

    一种造孔剂烧结制备6系泡沫铝合金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9823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69900.9

    申请日:2016-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00 C22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孔剂烧结制备6系泡沫铝合金材料的方法。该6系泡沫铝合金材料以粒径为300-500μm,纯度99.99%的NH4HCO3颗粒为造孔剂;6系铝合金粉粒径为100-200mm。将6系铝合金粉末和NH4HCO3颗粒造孔剂质量比Al:NH4HCO3=1-4:1-2完全混合后,用100-200MPa的压制力将混合粉末压制成生坯,放入在石英管式烧结炉中采取梯级加热方式,先升温至150℃-300℃并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580-620℃并保温0.5-2小时进行烧结,随炉冷至室温后获得6系泡沫铝合金材料。本发明造孔剂成本低,孔洞分布均匀易于控制孔洞尺寸,且不存在杂质元素污染基体的问题,其平均孔径为127μm-284μm,孔隙率为39%-77%,密度为0.62g/cm3-1.65g/cm3。

    一种高阻尼镍钛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9400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870042.X

    申请日:2016-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镍钛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为直径0.1‑0.4mm的镍钛丝,基体为2mm厚的退火态1060纯铝板,镍钛丝在铝基体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5%;通过铸造后热轧获得,熔炼温度为700‑750℃,保温30分钟后取出,温度降至350‑400℃后,立即在轧机上进行热轧,轧制的过程中不使用润滑油,轧制速度为0.2‑0.5m/s,压下量为40%,轧制完成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制备的镍钛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其阻尼性能大幅度提高,100℃时内耗值为0.0886‑0.1098,300℃时内耗值为0.1042‑0.1267,屈服强度为162‑192MPa、抗拉强度为180‑205MPa,分别为退火态1060纯铝的7‑9倍、4‑5倍、4‑5倍和2‑3倍。

    一种造孔剂法烧结制备7系泡沫铝合金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974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69909.X

    申请日:2016-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10 B22F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孔剂烧结制备7系泡沫铝合金材料的方法。该7系泡沫铝合金材料以粒径为200-300 μm,纯度99.99%的NH4HCO3颗粒为造孔剂;7系铝合金粉粒径为200-300 μm。将7系铝合金粉末和NH4HCO3颗粒造孔剂按照质量比Al:NH4HCO3=1-10:1-2完全混合后,用50-200 MPa的压制力将混合粉末压制成生坯,放入在石英管式烧结炉中采取梯级加热方式,先升温至150℃-300℃并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480-540 ℃并保温0.5-2小时进行烧结,随炉冷至室温后获得7系泡沫铝合金材料。本发明造孔剂成本低,孔洞分布均匀易于控制孔洞尺寸,且不存在杂质元素污染基体的问题,其平均孔径为126 μm-208 μm,孔隙率为25%-80%,密度为0.54g/cm3-2.03g/cm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