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67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65545.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浙江科技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明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岩土工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收集单元、热量分析单元、通风量确定单元、基坑监测单元、模糊权重分析单元、评估权重分析单元、综合权重分析单元和预警提示单元,本发明通过综合权重分析单元根据模糊权重向量和评估权重向量计算出综合权重向量,这种方式得到的权重更加合理可靠,预警提示单元根据综合权重以及实时指标数值产生风险等级云图,并利用风险等级云图分析出各个指标对应的风险等级以及总体风险等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操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并且由于指标种类丰富,使得岩土工程监测效果更加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19392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356439.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系统及其勘察方法,属于地质勘察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方案中地质勘察实施的局部规范性监测分析效果不佳和整体可靠性拓展管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对监测区域中预设的若干代表检测点实施的勘察检测进行监测以及数据统计,根据统计获取的勘察检测汇总集对若干代表检测点进行勘察检测实施维度的数据处理以及计算,获取若干代表检测点对应的勘察实施评估系数并分析,并对获取的所有局部勘察分析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得到整体勘察分析数据;根据所有的局部勘察分析数据以及整体勘察分析数据自适应的对监测区域若干代表检测点的勘察检测实施进行动态管理以及对现有预设的若干代表检测点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193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6439.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系统及其勘察方法,属于地质勘察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方案中地质勘察实施的局部规范性监测分析效果不佳和整体可靠性拓展管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对监测区域中预设的若干代表检测点实施的勘察检测进行监测以及数据统计,根据统计获取的勘察检测汇总集对若干代表检测点进行勘察检测实施维度的数据处理以及计算,获取若干代表检测点对应的勘察实施评估系数并分析,并对获取的所有局部勘察分析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得到整体勘察分析数据;根据所有的局部勘察分析数据以及整体勘察分析数据自适应的对监测区域若干代表检测点的勘察检测实施进行动态管理以及对现有预设的若干代表检测点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61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240246.6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 B64U20/87 , B64U60/00 , B64U60/5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工程测绘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无人机上的采集器利用遥感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图像拍摄;S2:所述处理器通过分析所述空间布局信号找到建筑物的边缘固定位置;S3:所述处理器控制无人机向所述边缘固定位置移动;S4:使得无人机本体固定在所述边缘固定位置;本发明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面上设置了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将所述无人机本体固定在边缘固定位置上,从而使得无人机本体能够停靠在建筑物的边缘,这样就无需无人机的长时间悬空,固定在建筑物的边缘的无人机本体,可以在采集信号时,避免发生抖动,从而避免对采集的结果造成影响,使得采集结果更加的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01818.2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以及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以及地质学数据应用技术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区域的地质数据实现建模过程中的多点地质统计数据获取过程,本发明通过区域内来自于多个数据采集点的地质数据,得出建模数据,避免了区域数据所导致的无法准确描述区域内地质结构和地质数据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建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276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35292.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建模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级工程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具体建模方法步骤包括地质扫描、数据传输、三维建模;其中建模设备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建模设备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弹簧组件一,所述弹簧组件一远离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筛板,所述建模设备远离第一筛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组件二,所述弹簧组件二靠近第一筛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所述转动杆靠近第一筛板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凸环。实现了在散热的同时对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避免其堵塞影响散热性能,并且通过扇叶的旋转进行主动进风,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01818.2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以及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以及地质学数据应用技术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区域的地质数据实现建模过程中的多点地质统计数据获取过程,本发明通过区域内来自于多个数据采集点的地质数据,得出建模数据,避免了区域数据所导致的无法准确描述区域内地质结构和地质数据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建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8285.7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 G01D21/02 , G01S19/14 , G08B31/00 , G06F16/2458 , G06F16/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环境沉降观测方法,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使用高精度设备在沉降区域内采集沉降数据和环境数据,并记录数据的时间戳、监测点编号、温度、湿度信息,对采集沉降区域的沉降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提取新存储的沉降数据和环境数据,并将沉降数据与环境数据合并,形成新的数据集,针对每个监测点,计算出各个时间段的沉降速率,形成沉降速率时间序列,并进行趋势分析,根据沉降数据和分析结果,构建沉降预测模型,并基于预测结果设定动态沉降预警阈值,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阈值,触发警报,检查每个监测点的沉降高度是否超过预警阈值,将触发预警的监测点标记为沉降异常区域,并生成监测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6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40246.6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 B64U20/87 , B64U60/00 , B64U60/5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工程测绘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无人机上的采集器利用遥感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图像拍摄;S2:所述处理器通过分析所述空间布局信号找到建筑物的边缘固定位置;S3:所述处理器控制无人机向所述边缘固定位置移动;S4:使得无人机本体固定在所述边缘固定位置;本发明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面上设置了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将所述无人机本体固定在边缘固定位置上,从而使得无人机本体能够停靠在建筑物的边缘,这样就无需无人机的长时间悬空,固定在建筑物的边缘的无人机本体,可以在采集信号时,避免发生抖动,从而避免对采集的结果造成影响,使得采集结果更加的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53849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31818.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桩水平承载力检测系统,涉及到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底箱和底箱顶部栓接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顶部栓接有检测箱,检测箱内部的两侧均铰接有L型架,L型架表面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滑套,L型架的孔洞铰接有下压杆,龙门架的内部设置有与两个下压杆铰接的检测组件,底箱的两侧均栓接有放置框,底箱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转杆,转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到两个放置框的内部,连接结构传动产生两个下压杆下压的力道,两个下压杆之间便是下压力道的重心,让基桩只需位于两个下压杆之间便可进行检测,通过轮架组可以支撑起底箱,利用轮子方便装置移动,并且动力机构安装在装置底部,降低了装置重心,增强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