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09846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180047283.X
申请日:2011-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2 , B60H1/004 , B60H1/034 , B60L1/003 , B60L2240/34 , B60W10/06 , B60W10/30 , B60W20/00 , B60W2710/0644 , F02N11/084 , F02N2200/023 , F02N2200/0806 , Y02T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器,该空气调节器应用到具有作为用于车辆的操作模式的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的车辆,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中,内燃机侧驱动力大于马达侧驱动力,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中,马达侧驱动力大于内燃机侧驱动力。车辆空气调节器包括使用内燃机的冷却剂作为热源加热吹送到车辆内部中的空气的加热器(36)和请求信号输出单元(50a),所述请求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在车辆内部的加热期间将增加内燃机(EG)的转数的请求信号输出给用于控制内燃机的操作的驱动力控制器(70)。请求信号输出单元(50a)使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增加的转数高于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增加的转数的信号作为请求信号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20984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80047283.X
申请日:2011-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2 , B60H1/004 , B60H1/034 , B60L1/003 , B60L2240/34 , B60W10/06 , B60W10/30 , B60W20/00 , B60W2710/0644 , F02N11/084 , F02N2200/023 , F02N2200/0806 , Y02T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器,该空气调节器应用到具有作为用于车辆的操作模式的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的车辆,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中,内燃机侧驱动力大于马达侧驱动力,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中,马达侧驱动力大于内燃机侧驱动力。车辆空气调节器包括使用内燃机(EG)的冷却剂作为热源加热吹送到车辆内部中的空气的加热器(36)和请求信号输出单元(50a),所述请求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在车辆内部的加热期间将增加内燃机(EG)的转数的请求信号输出给用于控制内燃机(EG)的操作的驱动力控制器(70)。请求信号输出单元(50a)使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增加的转数高于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增加的转数的信号作为请求信号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419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2589.0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75 , B60H1/00064 , B60H1/00864 , B60H1/00892
Abstract: [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在太阳辐射强时提高乘员的舒适度的车辆空调装置。[方案]本发明包括:送风机(32),其产生吹送空气;加热热交换器(36),其通过执行吹送空气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而加热吹送空气;控制单元(50),其确定送风机(32)的操作率;以及空气出口模式切换构件(39d、39e、39f),其通过切换从多个出口(39a、39b、39c)吹送出的空气流的比率而在多个空气出口模式之间切换,多个出口包括将吹送空气吹向乘客的上身的面部空气出口(39a)和将吹送空气吹向乘客的下身的脚部空气出口(39b)。控制单元(50):基于热介质的温度限制送风机(32)的操作率;以及当空气出口模式是双向配风模式时放宽对送风机(32)的操作率的限制,在双向配风模式下吹送空气从面部空气出口(39a)和脚部空气出口(39b)两者吹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41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280042589.0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75 , B60H1/00064 , B60H1/00864 , B60H1/008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在太阳辐射强时提高乘员的舒适度的车辆空调装置。本发明包括:送风机(32),其产生吹送空气;加热热交换器(36),其通过执行吹送空气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而加热吹送空气;控制单元(50),其确定送风机(32)的操作率;以及空气出口模式切换构件(39d、39e、39f),其通过切换从多个出口(39a、39b、39c)吹送出的空气流的比率而在多个空气出口模式之间切换,多个出口包括将吹送空气吹向乘客的上身的面部空气出口(39a)和将吹送空气吹向乘客的下身的脚部空气出口(39b)。控制单元(50):基于热介质的温度限制送风机(32)的操作率;以及当空气出口模式是双向配风模式时放宽对送风机(32)的操作率的限制,在双向配风模式下吹送空气从面部空气出口(39a)和脚部空气出口(39b)两者吹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9696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80073016.6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第一热介质回路(20),该第一热介质回路供由内燃机(EG)的排热加热了的第一热介质循环;以及第二热介质回路(30),该第二热介质回路供由能够对加热能力进行调节的加热部(33)加热了的第二热介质循环。在第一空调模式中,将由配置于第一热介质回路(20)的第一加热用热交换部(21)加热了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在第二空调模式中,将由配置于第二热介质回路(30)的第二加热用热交换部(31)加热了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在第三空调模式中,将由第一加热用热交换部(21)和第二加热用热交换部(31)这双方加热了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969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80073016.6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第一热介质回路(20),该第一热介质回路供由内燃机(EG)的排热加热了的第一热介质循环;以及第二热介质回路(30),该第二热介质回路供由能够对加热能力进行调节的加热部(33)加热了的第二热介质循环。在第一空调模式中,将由配置于第一热介质回路(20)的第一加热用热交换部(21)加热了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在第二空调模式中,将由配置于第二热介质回路(30)的第二加热用热交换部(31)加热了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在第三空调模式中,将由第一加热用热交换部(21)和第二加热用热交换部(31)这双方加热了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