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22471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40707.2
申请日:2007-08-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角度探测装置,其中,进气模块盖(11)在进气模块盖(11)和板(12)之间形成探测器接收空间(17),以接收旋转角度探测器(3)和磁轭(4、5),并由磁性材料制成。这样,即使当外部磁场和磁体位于旋转角度探测装置附近时,模块盖(11)可吸收外部磁场和磁体的磁。因此,就能限制在探测器(3)Hall IC中相对于磁铁(2)旋转角度的输出变化特性。此外,安装部(55)形成在盖(11)内,并固定到壳体(14)上。利用该安装部(55),探测器(3)的安装变得容易了。
-
公开(公告)号:CN101042074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88902.5
申请日:2007-03-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5 , F02D9/1035
Abstract: 进气模块包括外壳、板(13)、多个部件(3,5,6,34,35,36)、连接器(14)和多条导线(15a,15b)。外壳界定了发动机的进气通道(10)。板(13)布置在外壳内部。多个部件(3,5,6,34,35,3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固定到板(13)上的主体部分,其中,所述多个部件(3,5,6,34,35,36)是控制发动机所需的。在连接器(14)上与引线接线端组(61-66)相应地设置了连接器接线端组(91,92),其中,每个引线接线端组(61-66)从多个部件(3,5,6,34,35,36)中相应一个的主体部分上延伸出来。多条导线(15a,15b)中的每一个均把引线接线端组(61-66)中相应一个引线接线端与连接器接线端组(91,92)中的相应一个连接器接线端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472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1134.5
申请日:2007-08-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D5/14
Abstract: 第一轭段(4、206)的轭主体(21)和弯曲片(31)分别与第二轭段(5、207)的轭主体(22)和弯曲片(32)相对。第一和第二轭段(4、5)的弯曲片(31、32)沿着弯曲片(31、32)的板厚度方向把旋转角度传感器(3)保持在它们之间。在基准位置(C)上的磁体203的旋转轴线和相对于探测装置(204)的磁性探测元件的、磁体(203)的外表面的最远点(225)之间所测得的线性距离通常等于基准位置(C)上的磁体(203)的旋转轴线和轭段(206、207)的轭敞开端部(237、247)的远端(238、239、248、249)之间的线性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704715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4239.4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B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145
Abstract: 一种用于探测物体旋转角的旋转角探测装置,其包括磁体(4)、磁性体单元(5)和无接触磁探测部件(7)。磁体(4)随物体一起旋转,并且具有两个相反、磁极。磁性体单元(5)与磁体(4)两端形成间隙,并且包括关于垂直地通过磁体(4)转轴的垂直面大体对称的磁性部件(6),磁性部件之间限定磁探测间隙(9)。无接触磁探测部件(7)布置在磁性部件(6)之间的磁探测间隙(9)中,用于输出与经过磁探测间隙(9)中的磁通量密度相对应的信号。根据磁探测部件(7)上输出的信号来探测物体的旋转角。每个磁性部件(6)都包括反向弯曲部分(34),所以当磁体(4)从间隙最小的状态朝间隙增大的方向旋转一预定的角度时间隙突然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471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0707.2
申请日:2007-08-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角度探测装置,其中,进气模块盖(11)在进气模块盖(11)和板(12)之间形成探测器接收空间(17),以接收旋转角度探测器(3)和磁轭(4、5),并由磁性材料制成。这样,即使当外部磁场和磁体位于旋转角度探测装置附近时,模块盖(11)可吸收外部磁场和磁体的磁。因此,就能限制在探测器(3)Hall IC中相对于磁铁(2)旋转角度的输出变化特性。此外,安装部(55)形成在盖(11)内,并固定到壳体(14)上。利用该安装部(55),探测器(3)的安装变得容易了。
-
公开(公告)号:CN1704568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4619.8
申请日:2005-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B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 Y02T10/146
Abstract: 借助把出口导管(5)连接到发动机进气口的上游端和节气门体的下游端之间,使进气流动通道(60、61)的直径与发动机规格(尤其是排量)相匹配,而不必改变节气门体的形状和流动通道直径,其中出口导管(5)的流动通道直径与发动机规格(尤其是排量)相匹配。出口导管(5)包括层流产生通道(62),该通道(62)设置成平行于进气流动通道(60、61)。层流产生通道(62)的流动通道直径与内燃机的规格或者要求相匹配。层流产生通道(62)产生了偏转流或者层流,该偏转流或者层流使进气部分地吹到内燃机进气口(11)的壁表面或者吹到进气门(13)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472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710141134.5
申请日:2007-08-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D5/14
Abstract: 第一轭段(4、206)的轭主体(21)和弯曲片(31)分别与第二轭段(5、207)的轭主体(22)和弯曲片(32)相对。第一和第二轭段(4、5)的弯曲片(31、32)沿着弯曲片(31、32)的板厚度方向把旋转角度传感器(3)保持在它们之间。在基准位置(C)上的磁体203的旋转轴线和相对于探测装置(204)的磁性探测元件的、磁体(203)的外表面的最远点(225)之间所测得的线性距离通常等于基准位置(C)上的磁体(203)的旋转轴线和轭段(206、207)的轭敞开端部(237、247)的远端(238、239、248、249)之间的线性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826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710088902.5
申请日:2007-03-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5 , F02D9/1035
Abstract: 进气模块包括外壳、板(13)、多个部件(3,5,6,34,35,36)、连接器(14)和多条导线(15a,15b)。外壳界定了发动机的进气通道(10)。板(13)布置在外壳内部。多个部件(3,5,6,34,35,3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固定到板(13)上的主体部分,其中,所述多个部件(3,5,6,34,35,36)是控制发动机所需的。在连接器(14)上与引线接线端组(61-66)相应地设置了连接器接线端组(91,92),其中,每个引线接线端组(61-66)从多个部件(3,5,6,34,35,36)中相应一个的主体部分上延伸出来。多条导线(15a,15b)中的每一个均把引线接线端组(61-66)中相应一个引线接线端与连接器接线端组(91,92)中的相应一个连接器接线端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00557282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10140825.3
申请日:2007-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流量控制阀(1),包括步进电机(2)、轴向元件(5)、推压装置(6)以及阀元件(7)。轴向元件(5)将步进电机(2)施加的转矩转化成轴向力,并根据该轴向力在步进电机(2)的轴向上移动。推压装置(6)施加推压力。阀元件(7)由推压装置(6)推压以接触轴向元件(5),并根据推压装置(6)施加的推压力以及从轴向元件(5)传递的轴向力在轴向上移动。阀元件(7)布置在流动通道(3)中,并且通过使轴向元件(5)在轴向上移动以移动阀元件(7)来调节流动通道(3)的开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347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0825.3
申请日:2007-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流量控制阀(1),包括步进电机(2)、轴向元件(5)、推压装置(6)以及阀元件(7)。轴向元件(5)将步进电机(2)施加的转矩转化成轴向力,并根据该轴向力在步进电机(2)的轴向上移动。推压装置(6)施加推压力。阀元件(7)由推压装置(6)推压以接触轴向元件(5),并根据推压装置(6)施加的推压力以及从轴向元件(5)传递的轴向力在轴向上移动。阀元件(7)布置在流动通道(3)中,并且通过使轴向元件(5)在轴向上移动以移动阀元件(7)来调节流动通道(3)的开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