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单元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836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80020697.0

    申请日:2017-03-02

    Abstract: 在热交换单元中,风门装置(42)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7)配置于车辆前方侧,构成为能够对朝向该冷却水用热交换器的所述行驶风的通路(402)进行开闭。送风机(44)在发动机室(40)中相对于风门装置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且,送风机构成为能够切换为第一送风状态和第二送风状态,第一送风状态是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使空气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流动的送风状态,第二送风状态是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使空气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流动的送风状态。在将车辆(100)设为能够行驶状态的开关(50)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当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为预先确定的温度判定值以下时,在风门装置的开度相比于最大开度处于关闭侧的状态下,控制部(48)将送风机设为第二送风状态。

    冷却装置以及冷却组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7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3942.7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6 B60K11/04 B60K13/04 F01P5/06 F01P11/10

    Abstract: 一种冷却装置,应用于汽车,该汽车具备:使前置发动机室(1)向车辆行进方向前侧开口的前开口部(2);配置在前置发动机室中的相对于行驶用发动机(3)的车辆行进方向前侧的第一送风机(40);将从前开口部的车辆行进方向前侧通过前开口部而流入的空气流引导到第一送风机侧的导入流路(50a),该冷却装置利用从导入流路通过第一送风机并流动到行驶用发动机侧的空气流来冷却行驶用发动机,且还具备管道(60),该管道具有向导入流路内开口的第一开口部(61)和向前置发动机室中的相对于行驶用发动机的车辆行进方向后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部(62),并形成使空气流在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之间流通的空气流路(60a)。

    热交换器管和热交换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40454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10141475.8

    申请日:2006-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83 F28D1/05391 F28F1/022 Y10T428/131

    Abstract: 一种在确保性能的同时通过改变管的规格来提高对抗崩击的耐受性的热交换器管,其中,例如,流体循环孔形成为横截面大致呈矩形,并且当设定管的前侧壁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厚度为“T”,而分隔壁部分的厚度为“A”时,通过成形工艺使得关系式3.1≤T/A≤6.1成立。据此,在具有矩形孔的管中,有可能在确保性能的同时改变管的尺寸关系,以便使对抗来自正面前方的崩击的耐受性提高到150km/h(传统的耐受性为100km/h,相对于传统值的比为1.5)。

    冷却装置以及冷却组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7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80063942.7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一种冷却装置,应用于汽车,该汽车具备:使前置发动机室(1)向车辆行进方向前侧开口的前开口部(2);配置在前置发动机室中的相对于行驶用发动机(3)的车辆行进方向前侧的第一送风机(40);将从前开口部的车辆行进方向前侧通过前开口部而流入的空气流引导到第一送风机侧的导入流路(50a),该冷却装置利用从导入流路通过第一送风机并流动到行驶用发动机侧的空气流来冷却行驶用发动机,且还具备管道(60),该管道具有向导入流路内开口的第一开口部(61)和向前置发动机室中的相对于行驶用发动机的车辆行进方向后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部(62),并形成使空气流在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之间流通的空气流路(60a)。

    热交换单元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36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0697.0

    申请日:2017-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 B60K11/04 F01P3/18 F01P7/04 F01P11/10

    Abstract: 在热交换单元中,风门装置(42)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7)配置于车辆前方侧,构成为能够对朝向该冷却水用热交换器的所述行驶风的通路(402)进行开闭。送风机(44)在发动机室(40)中相对于风门装置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且,送风机构成为能够切换为第一送风状态和第二送风状态,第一送风状态是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使空气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流动的送风状态,第二送风状态是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使空气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流动的送风状态。在将车辆(100)设为能够行驶状态的开关(50)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当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为预先确定的温度判定值以下时,在风门装置的开度相比于最大开度处于关闭侧的状态下,控制部(48)将送风机设为第二送风状态。

    蒸发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96904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510134091.9

    申请日:2005-12-27

    Abstract: 蒸发器以二氧化碳气体来工作,由在宽度方向上配置多个单位芯构件(11、16)的芯构件列(10)构成,所述单位芯构件包括:形成制冷剂流动的通路的多个导热管(12、17);连接在导热管一端开口、形成制冷剂供给通路(25)等的一端箱罐(14、19);连接在导热管另一端开口、形成制冷剂排出通路(26)等的另一端箱罐(15、18)。各单位芯构件的宽度L1为50mm≤L1≤175mm。另外,各单位芯构件的一端箱罐的制冷剂供给通路及所述另一端箱罐的制冷剂排出通路的相当直径d分别为4.7mm≤d≤9.6m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