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1524999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08365.8

    申请日:2007-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的轨道车辆,避免碰撞时能量吸收装置的变形开始一齐进行。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在行驶车辆的车体主体的长度方向的规定区域,沿车体主体的横向隔开安装有碰撞时利用压坏吸收碰撞能量的多个能量吸收体(11、12)。能量吸收体(11、12)的碰撞方向前端位置错开在多个位置(突出ΔL)。根据该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在一旦发生碰撞时,能量吸收体11等隔开时间差碰撞,错开能量吸收体的压坏时期,因此,在能量吸收体的压坏初始峰值负载的发生上产生时间差,能够降低整体的峰值负载。由滑轨引导能量吸收体的外侧,或者在能量吸收体内部的空间(14、15)中配置防止压曲件(16、17),从而能够防止能量吸收体的整体压曲。

    输送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35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710142638.9

    申请日:2007-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G11/16 B61D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能够缩小溃散残留区域的碰撞吸收装置的输送机。输送机中具备的构成碰撞吸收装置(10A)的吸收材(14、17)通过截面形状为烟灰皿状的结合构件(23、26)与后方的吸收材(17、20)结合。位于最后方的吸收材(20)通过焊接与底板(29)结合。由于作用于吸收材(14、17、20)上的负荷,吸收材(14、17、20)的溃散区域(15、18、21)破碎,长度变短。吸收材(14、17)的溃散残留区域(16、19)与后方的吸收材(17、20)的溃散残留区域(19、22)重叠。因此,溃散残留区域(16、19、22)容纳在结合构件(23、26)的凹部内,因此,可以将碰撞吸收装置整体的溃散残留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缩短。

    轨条车辆、其制造方法、及用于其的中空形材

    公开(公告)号:CN101045456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610105513.4

    申请日:2006-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041 B61D17/043 B61D1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防止低车顶结构体结合在车顶结构体或侧结构体的结合部的强度的降低或噪音的产生,并且使将低车顶结构体安装在车顶结构体或侧结构体的安装变得容易的铁路车辆、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在其的中空形材。在构成侧结构体的中空形材(120)和构成低车顶结构体的中空形材(210)的接合中,将成为与中空形材(120)的低车顶结构体的接合部的部位的上方的最上部切削,在中空形材(120)的上端部保留第一突出肋、第二突出肋朝向低车顶结构体。其次,使低车顶结构体从侧结构体的上方下降,使低车顶结构体的第一卡合肋、第二卡合肋载置在第一突出肋以及第二突出肋上,从车外侧或从车内侧焊接对接部。

    车辆
    4.
    发明授权
    车辆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186214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710188640.X

    申请日:2007-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5/06 B61D17/06

    Abstract: 一种具有冲击吸收结构的车辆,其对于所有的冲撞条件都能够稳定的吸收冲撞能量,可以确保乘务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在车辆的端部配置了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冲击吸收结构由如下构成:上段冲击吸收机构(100),其配置在压碎区的上部,在规定的负载下压溃来吸收冲撞能量;下段冲击吸收机构(120),其配置在压碎区的下部,在规定的负载下压溃来吸收冲撞能量;中段冲击吸收机构(110),其被保持在上下配置的上段冲击吸收机构(100)和下段冲击吸收机构(120)之间,中段冲击吸收机构(110)由缓冲机构(112)和滑动机构(113)构成,在规定的负载下缓冲机构(112)向后方滑动。

    轨条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5465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10105513.4

    申请日:2006-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041 B61D17/043 B61D1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防止低车顶结构体结合在车顶结构体或侧结构体的结合部的强度的降低或噪音的产生,并且使将低车顶结构体安装在车顶结构体或侧结构体的安装变得容易的铁路车辆、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在其的中空形材。在构成侧结构体的中空形材(120)和构成低车顶结构体的中空形材(210)的接合中,将成为与中空形材(120)的低车顶结构体的接合部的部位的上方的最上部切削,在中空形材(120)的上端部保留第一突出肋、第二突出肋朝向低车顶结构体。其次,使低车顶结构体从侧结构体的上方下降,使低车顶结构体的第一卡合肋、第二卡合肋载置在第一突出肋以及第二突出肋上,从车外侧或从车内侧焊接对接部。

    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1070072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102200.8

    申请日:2007-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碰撞能量吸收装置,通过相对于构成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的能量吸收体,追加综合具有规定静强度和碰撞能量吸收性能的结构,由此能够减轻给车体主体和乘客等带来的负担。在车体有限的内部空间,覆盖能量吸收体(51、52)的罩(80)综合具有规定静强度和碰撞能量吸收性能。罩(80)在碰撞能量吸收装置(50)的搬运、保管、组装等各阶段防止铝合金制的筒状体即能量吸收体(51、52)破损等不良情况。具有静强度的罩(80)发挥能够承受规定静负荷的作用,并且在与障碍物的意外碰撞时,最先破裂而降低压溃峰值负载,使碰撞能量的一部分耗费于罩(80)的破裂。由此,能够有助于碰撞能量的吸收、缓和。

    输送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35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710142638.9

    申请日:2007-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G11/16 B61D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能够缩小溃散残留区域的碰撞吸收装置的输送机。输送机中具备的构成碰撞吸收装置(10A)的吸收材(14、17)通过截面形状为烟灰皿状的结合构件(23、26)与后方的吸收材(17、20)结合。位于最后方的吸收材(20)通过焊接与底板(29)结合。由于作用于吸收材(14、17、20)上的负荷,吸收材(14、17、20)的溃散区域(15、18、21)破碎,长度变短。吸收材(14、17)的溃散残留区域(16、19)与后方的吸收材(17、20)的溃散残留区域(19、22)重叠。因此,溃散残留区域(16、19、22)容纳在结合构件(23、26)的凹部内,因此,可以将碰撞吸收装置整体的溃散残留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缩短。

    一种具备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的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0522714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10102200.8

    申请日:2007-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其具备碰撞能量吸收装置,该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包括碰撞时通过压溃来吸收碰撞能量的能量吸收体,该轨道车辆的特征在于,具有罩,该罩覆盖所述能量吸收体,且朝向碰撞的前方由所述轨道车辆悬臂支承,在碰撞时发生破裂,在所述罩上设有破裂预定路径,该破裂预定路径对碰撞时所述罩向与该碰撞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分裂进行预定,在该破裂预定路径上形成有易破裂用的狭缝。由此,能够有助于碰撞能量的吸收、缓和。

    车辆
    9.
    发明公开
    车辆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186214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88640.X

    申请日:2007-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5/06 B61D17/06

    Abstract: 一种具有冲击吸收结构的车辆,其对于所有的冲撞条件都能够稳定的吸收冲撞能量,可以确保乘务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在车辆的端部配置了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冲击吸收结构由如下构成:上段冲击吸收机构(100),其配置在压碎区的上部,在规定的负载下压溃来吸收冲撞能量;下段冲击吸收机构(120),其配置在压碎区的下部,在规定的负载下压溃来吸收冲撞能量;中段冲击吸收机构(110),其被保持在上下配置的上段冲击吸收机构(100)和下段冲击吸收机构(120)之间,中段冲击吸收机构(110)由缓冲机构(112)和滑动机构(113)构成,在规定的负载下缓冲机构(112)向后方滑动。

    轨道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38981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002103.1

    申请日:2007-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5/06 B61D1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其能够吸收撞击轨道车辆车身端部的能量。在车辆端部,由沿周方向的加强构件(15)、在其后侧沿周向的加强构件(16)、沿将两者连接的车身长方向的骨架构件(17)、和覆盖所述构件的外板(18)构成。骨架构件(17)的长方向沿车身的长方向。骨架构件17由两个凸缘(17c、17d)和连接该两个凸缘的腹板(17b)构成,腹板(17b)侧与外板(18)角焊接。在骨架构件(17)的长方向中间位置的凸缘端部具有在该凸缘端部具有开口的切口(21)。当撞击负荷作用时,切口部(21)弯曲成凹谷,由此,外板(18)向其相反侧弯曲,即使骨架构件(17)压曲,外板(18)也不会卷曲,因而能够吸收撞击负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