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8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680025357.2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升降装置主体(21)通过旋转动作而能够取得以第一端部(21A)位于上方且第二端部(21B)位于下方的方式立起的收纳姿势、以及以第二端部(21B)位于比第一端部(21A)靠车身的侧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的展开姿势。扶手部(22)与旋转动作连动而能够取得在展开姿势下把持部(22a)位于从升降装置主体(21)离开的第一位置的立起状态、以及在收纳姿势下把持部(22a)位于接近升降装置主体(21)的第二位置的折叠状态。

    作业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707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7475.3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轮式装载机(1)具有控制箱(31)、支承部(35)。控制箱(31),其配置在驾驶席(30)的侧部,能够向前后方向转动。支承部(35)具有在控制箱(31)的下方沿左右方向配置的转动轴(A),以转动轴(A)为中心,在水平的操作位置(P1)和从操作位置(P1)向后方转动的位置、并且是倾斜地配置的退避位置(P2)之间能够转动地支承控制箱(31)。转动轴(A)配置在比配置于操作位置(P1)的控制箱(3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近前方的位置。配置在退避位置(P2)的控制箱31的前端(31a)和后端(31b)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隔(L2),比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P1)的控制箱(31)的前端(31a)和后端(31b)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L1)短。

    作业车辆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707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580077475.3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轮式装载机(1)具有控制箱(31)、支承部(35)。控制箱(31),其配置在驾驶席(30)的侧部,能够向前后方向转动。支承部(35)具有在控制箱(31)的下方沿左右方向配置的转动轴(A),以转动轴(A)为中心,在水平的操作位置(P1)和从操作位置(P1)向后方转动的位置、并且是倾斜地配置的退避位置(P2)之间能够转动地支承控制箱(31)。转动轴(A)配置在比配置于操作位置(P1)的控制箱(3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近前方的位置。配置在退避位置(P2)的控制箱31的前端(31a)和后端(31b)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隔(L2),比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P1)的控制箱(31)的前端(31a)和后端(31b)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L1)短。

    作业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8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5357.2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升降装置主体(21)通过旋转动作而能够取得以第一端部(21A)位于上方且第二端部(21B)位于下方的方式立起的收纳姿势、以及以第二端部(21B)位于比第一端部(21A)靠车身的侧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的展开姿势。扶手部(22)与旋转动作连动而能够取得在展开姿势下把持部(22a)位于从升降装置主体(21)离开的第一位置的立起状态、以及在收纳姿势下把持部(22a)位于接近升降装置主体(21)的第二位置的折叠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