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装置
    1.
    发明公开
    蓄电池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47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573634.X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能够降低在冷却部中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损失。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冷却部具有:多个冷却部件,与组电池热连接;一个以上的连接部件,将相邻的两个冷却部件各自的相同侧的端部连接;以及接头,设置有第2流路。在冷却部件设置有冷却流路,该冷却流路包含在第1流路中,在第1方向上贯通上述冷却部件,在连接部件设置有连接流路,该连接流路包含在第1流路中,将相邻的两个冷却部件各自的冷却流路连接。冷却部具有连接流路面和第2流路面中的至少一方,该连接流路面形成连接流路,形成为向远离相邻的两个冷却部件的方向凸出的弯曲状,该第2流路面形成第2流路中的第1流路侧,形成为随着趋向第1流路而直径变大的弯曲状。

    电力转换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403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580048047.8

    申请日:2015-06-09

    Inventor: 石井博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是对来自电源的电力进行转换并供给至负载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部对来自电源的电力进行转换。滤波电容器部从电力转换部的电力中除去噪声。箱体收容动力单元,并构成为能够从上表面以及侧面取放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包括滤波电容器部和装载在该滤波电容器部上的电力转换部。导轨以相对于侧面朝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箱体的底面,在从箱体的侧面取放动力单元时引导该动力单元。突起部以朝上嵌入形成于电力转换部的孔部或者凹部的方式设置在滤波电容器部,在从箱体的上表面取放电力转换部时引导该电力转换部。

    电车控制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5059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039141.8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车控制装置具有收容在一个箱体内的第一装置、第二装置以及第三装置。第一装置将从架线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将所述转换的直流电力转换为用于驱动用电动机的交流电流。第二装置将从所述架线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将所述转换的直流电力转换为用于第一用途的交流电流。第三装置将从所述架线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用于第二用途的直流电力。

    电车控制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5059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039141.8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车控制装置具有收容在一个箱体内的第一装置、第二装置以及第三装置。第一装置将从架线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将所述转换的直流电力转换为用于驱动用电动机的交流电流。第二装置将从所述架线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将所述转换的直流电力转换为用于第一用途的交流电流。第三装置将从所述架线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用于第二用途的直流电力。

    电力转换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640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8047.8

    申请日:2015-06-09

    Inventor: 石井博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是对来自电源的电力进行转换并供给至负载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部对来自电源的电力进行转换。滤波电容器部从电力转换部的电力中除去噪声。箱体收容动力单元,并构成为能够从上表面以及侧面取放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包括滤波电容器部和装载在该滤波电容器部上的电力转换部。导轨以相对于侧面朝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箱体的底面,在从箱体的侧面取放动力单元时引导该动力单元。突起部以朝上嵌入形成于电力转换部的孔部或者凹部的方式设置在滤波电容器部,在从箱体的上表面取放电力转换部时引导该电力转换部。

    自然循环型冷却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24019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342325.9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一种自然循环型冷却装置,包括:受热器(22),它具有热量接受表面(30a),发热体(36)安装在该热量接受表面上,及在其内容纳冷却剂;冷凝器(24),它设置在受热器的水平横向侧上;散热器(26),它设置在受热器的水平横向侧和冷凝器的垂直向下侧部上;蒸汽导管(58),它被构造成将冷却剂蒸汽供给到冷凝器的入口中;冷凝液体导管(60),它被构造成将冷凝过的冷却剂从冷凝器的出口供给到受热器的冷却剂入口中;冷却剂导管(68),它被构造成将冷却剂供给到散热器的入口中;及冷却剂循环导管(70),它被构造成将冷却剂从散热器的出口供给到受热器的冷却剂入口中。

    自然循环型冷却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2401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210342325.9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一种自然循环型冷却装置,包括:受热器(22),它具有热量接受表面(30a),发热体(36)安装在该热量接受表面上,及在其内容纳冷却剂;冷凝器(24),它设置在受热器的水平横向侧上;散热器(26),它设置在受热器的水平横向侧和冷凝器的垂直向下侧部上;蒸汽导管(58),它被构造成将冷却剂蒸汽供给到冷凝器的入口中;冷凝液体导管(60),它被构造成将冷凝过的冷却剂从冷凝器的出口供给到受热器的冷却剂入口中;冷却剂导管(68),它被构造成将冷却剂供给到散热器的入口中;及冷却剂循环导管(70),它被构造成将冷却剂从散热器的出口供给到受热器的冷却剂入口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