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8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6159.7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切换收敛性能的多自主系统抗干扰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多无人自主系统以及通信拓扑,用拉普拉斯矩阵L表征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其次引入方向函数、属性函数和增益函数,设计可切换收敛性能的抗干扰控制协议。最后分别设计方向函数、属性函数和增益函数,实现系统的有限时间协同、固定时间协同和指定时间协同。本发明有效克服了控制协议性能的单一性及缺乏扩展性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协议的灵活可调性与实际应用性,让多无人自主的协同过程更具有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4206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911212973.0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阈值调整诊断方法,涉及智能电表进行故障诊断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用于判断掉线或其他故障类型的阈值通常由经验确定,缺乏一套科学的阈值调整算法。本发明获取电表等通讯设备的历史报文数据信息及经验阈值信息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基于BP神经网络对阈值的训练结果引入准确性的反馈机制,并且阈值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判断准确性、期望的系统准确率进行阈值调整,得到自适应故障诊断的动态阈值S'(tk+1);根据得到的自适应故障诊断的动态阈值S'(tk+1)对系统采集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本技术方案对于电力系统电表等通讯设备的掉线及其他故障情况的自适应诊断局域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78167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701597.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IQ不平衡进行连续估计与补偿的无线通信方法。本发明还包括用于辅助信道和发送端I/Q不平衡估计的训练序列设计方法,该训练序列具备所期望的频域特性;和接收端I/Q不平衡补偿所用的线性滤波器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实现发送端I/Q不平衡补偿、均衡和采样率转换联合处理的多相线性滤波器的频域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98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029741.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临安区供电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出力聚类的气象监测点选择方法,涉及电力领域。目前,为了提高预测光伏出力的准确,需设置多个气象监测点,成本高,目前预测光伏出力不能兼顾成本及预测的准确性。本技术方案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每类天气类型下的用户光伏按照地域进行分块,分析不同区域的出力一致性,优化用户光伏的分群位置,统计区域内各个光伏电站与区域光伏出力的相关性系数,选择相关性大于设定值的电站作为该区域的代表电站,选择最为优越的代表电站所在地作为气象监测点。本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最少的气象数据来预测群里每个用户光伏的功率,从而既优化了气象站位置选择以确保光伏预测精度,又减少了引入气象数据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93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73870.2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3/2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模型转立体双视点视图的方法。本方法为:1)选取待转换的3D模型;根据输入的参数计算该3D模型的锥体位移、左右眼锥台参数,构建左眼的投影矩阵和视图矩阵、右眼的投影矩阵和视图矩阵;2)根据左、右眼的投影矩阵、视图矩阵以及模型矩阵得到左、右眼MVP传入着色器;3)将该3D模型的顶点坐标分别左乘左眼MVP传入着色器、右眼MVP传入着色器,得到新的顶点坐标;当该3D模型的每个顶点都转化之后,即可得到该3D模型的左、右眼图像;4)将得到的该左、右眼图像在屏幕上进行映射、拼接,得到该3D模型的双视点视差图。本发明具有运算速度快,接近于人眼的视觉习惯,满足双眼辐合的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1142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212973.0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阈值调整诊断方法,涉及智能电表进行故障诊断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用于判断掉线或其他故障类型的阈值通常由经验确定,缺乏一套科学的阈值调整算法。本发明获取电表等通讯设备的历史报文数据信息及经验阈值信息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基于BP神经网络对阈值的训练结果引入准确性的反馈机制,并且阈值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判断准确性、期望的系统准确率进行阈值调整,得到自适应故障诊断的动态阈值S'(tk+1);根据得到的自适应故障诊断的动态阈值S'(tk+1)对系统采集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本技术方案对于电力系统电表等通讯设备的掉线及其他故障情况的自适应诊断局域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0167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74897.3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006 , G06F3/011 , G06T2200/08 , G06T2207/10016 , G06T2207/10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现实实现方法。本方法为:1)通过相机采集场景的深度图像序列和RGB序列;2)根据采集的深度图像序列、RGB序列生成该场景的RGBD四通道图像序列;3)根据该RGBD计算出两帧间相机的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从该场景的RGBD中识别出场景中的目标物体、平面结构及其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将该RGBD转换为双目视图序列;4)将该双目视图呈现于该相机的屏幕上,根据场景中平面结构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在该场景中绘制该目标物体的虚拟三维模型并根据相机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对该虚拟三维模型进行变换,使之与所附着的平面结构呈现相对静止。本发明能够准确、快速算出需要呈现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69600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74434.7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7 , G06F16/58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手势识别的数据库建立方法。本发明步骤如下:步骤1、从网络上收集关于单只手的RGB手部图片,构建数据库;步骤2、对数据库中的图片统一尺寸;将原始数据统一到一个标准尺寸N*M,并对每张手部图片进行命名,图片文件名称为“hand+序号”;步骤3、获取数据库中统一尺寸后的手部图片中手的各个节点的坐标数据;步骤4、将步骤2统一尺寸后手部图片和步骤3获取的坐标数据通过转换模块转换成深度学习框架能够直接使用的数据类型。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为手势识别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旨在解决手势识别问题,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666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7300.2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编队的连通性保持方法,该方法确定多智能体系统集合,建立多智能体系统的通信拓扑图和拉普拉斯矩阵。其次确定多智能体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并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任务,设计编队控制器。最后设计估计器估计拉普拉斯矩阵的次小特征值和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构建连通约束条件,求解二次规划问题,得到最优控制信号。本发明确保有限通信范围的智能体在形成编队的过程中,整个多智能体系统的连通性能够得到保持,并尽量降低因保持连通而对编队形成带来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98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029741.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临安区供电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出力聚类的气象监测点选择方法,涉及电力领域。目前,为了提高预测光伏出力的准确,需设置多个气象监测点,成本高,目前预测光伏出力不能兼顾成本及预测的准确性。本技术方案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每类天气类型下的用户光伏按照地域进行分块,分析不同区域的出力一致性,优化用户光伏的分群位置,统计区域内各个光伏电站与区域光伏出力的相关性系数,选择相关性大于设定值的电站作为该区域的代表电站,选择最为优越的代表电站所在地作为气象监测点。本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最少的气象数据来预测群里每个用户光伏的功率,从而既优化了气象站位置选择以确保光伏预测精度,又减少了引入气象数据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