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趋势零排放饱和颗粒活性炭再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0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1627472.6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趋势零排放饱和颗粒活性炭再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电热再生装置和集料装置。所述的电热再生装置包括再生通道、漏斗、电极板、电磁线圈。漏斗设置在再生通道的顶端开口处。两个电极板间隔设置在再生通道内。所述的电磁线圈设置在再生通道内的输出端;其通电能够在再生通道内产生磁场。所述的集料装置包括外壳和水冷管。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外壳的内腔分隔为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降温腔室;本发明通过电磁电圈的通电产生磁场,在磁场洛伦兹力的作用下等离子体在装置内受到约束减少向四周扩散,使得等离子体与产出的有机气体接触有所增加达到更好的降解效果,从而减小工作量。

    一种密闭空间下的散热端盖

    公开(公告)号:CN1139502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1091527.6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空间下的散热端盖,主要解决现有密闭、狭小空间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的基座与上端盖固定连接,且基座与上端盖合围出内部密闭的空间;上端盖的底面开设有沿上端盖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槽道,每个槽道内嵌入多块滑块;每个滑块底面固定有一个弹性体,固定方式为弹性体顶部插入滑块底面开设的插槽内。本发明一方面电路板与基座直接固定散热,另一方面弹性体直接与发热元器件接触,从发热元器件的发热源头就开始促进散热,并将热量由内部空间直接导向上端盖,进而再由上端盖上的散热鳍片向外部散热,多重散热措施以及稳固、贴合、大面积的接触方式保证了散热效果。

    一种适用于无A架无人船的水下机器人收放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5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28643.7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A架无人船的水下机器人收放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船体、缆绳收放装置、收放平台三个部分,利用收放平台的翻转完成水下机器人的布放和回收,代替以起吊方式布放和回收水下机器人的传统方式,即水下机器人所搭载船体不需要搭载龙门吊等起吊装置,减低对水下机器人搭载船体的要求。同时利用缆绳收放装置管理水下机器人的脐带缆,可有效解决目前水下机器人布放和回收系统不完善、对所搭载船体及人员要求高的问题。

    一种负压防尘式套筒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76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39076.0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防尘式套筒装置,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套接在外套筒内,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套筒顶端的防尘环,所述防尘环包括安装套环和喇叭状密封环,所述安装套环固定在外套筒的顶部,所述喇叭状密封环的低部与安装套环的内壁一体成型,所述喇叭状密封环的顶部密封连接至内套筒的径向外壁,所述喇叭状密封环内壁与外套筒的顶部端面形成一个过渡气室。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尺寸改造现有套筒结构,兼容性强;过渡气室设计可减小套筒结构内外气压差,并使间隙配合导致的气体交换目标由环境气体改为气管带来的洁净气体,延长机器寿命。

    一种分段进气式活性炭电热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105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454971.3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进气式活性炭电热再生系统及其方法;该电热再生系统包括供气装置和依次串联的清洁段、中期活化段、最终活化段。清洁段、中期活化段和最终活化段均包括一个或依次串联的多个再生单元。所述再生单元包括再生炉、电极和温度传感器。再生炉内设置有再生流道腔。两个电极分别设置在再生流道腔的两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再生流道腔内。本发明将活性炭的再生分为三段,在清洁段通过通入空气的方式提高活性炭上的有机物的氧化速度,在中期活化段利用水蒸气重新暴露出活性炭的基本微晶表面,在最终活化段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使得活性炭上的孔隙拓宽、加深,从而提高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一种自带应急上浮功能的浮力调节装置及其浮力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01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649202.9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应急上浮功能的浮力调节装置及其浮力调节方法。滑动导轨固定在密封舱底部,并与n个滑块均构成滑动副;端部固定板固定在滑动导轨上,端部活动板以及n‑1个活动框架与n个滑块一一固定;相邻活动框架之间、端部固定板与相邻活动框架之间以及端部活动板与相邻活动框架之间均通过一个收缩杆组固定连接;内油囊的一端与端部固定板固定,另一端与端部活动板固定;管道连通内油囊与外油囊。收缩杆组的各收缩杆采用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本发明仅靠伸缩杆就实现浮力调节,响应时间短,且上升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油液传输仅需要一根管道,可靠性高;具有应急快速上浮功能;控制器也发生故障时,等电力消耗完毕仍能自然上浮。

    一种太阳能趋势零排放饱和颗粒活性炭再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27472.6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趋势零排放饱和颗粒活性炭再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电热再生装置和集料装置。所述的电热再生装置包括再生通道、漏斗、电极板、电磁线圈。漏斗设置在再生通道的顶端开口处。两个电极板间隔设置在再生通道内。所述的电磁线圈设置在再生通道内的输出端;其通电能够在再生通道内产生磁场。所述的集料装置包括外壳和水冷管。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外壳的内腔分隔为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降温腔室;本发明通过电磁电圈的通电产生磁场,在磁场洛伦兹力的作用下等离子体在装置内受到约束减少向四周扩散,使得等离子体与产出的有机气体接触有所增加达到更好的降解效果,从而减小工作量。

    一种密闭空间下的散热端盖

    公开(公告)号:CN113950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91527.6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空间下的散热端盖,主要解决现有密闭、狭小空间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的基座与上端盖固定连接,且基座与上端盖合围出内部密闭的空间;上端盖的底面开设有沿上端盖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槽道,每个槽道内嵌入多块滑块;每个滑块底面固定有一个弹性体,固定方式为弹性体顶部插入滑块底面开设的插槽内。本发明一方面电路板与基座直接固定散热,另一方面弹性体直接与发热元器件接触,从发热元器件的发热源头就开始促进散热,并将热量由内部空间直接导向上端盖,进而再由上端盖上的散热鳍片向外部散热,多重散热措施以及稳固、贴合、大面积的接触方式保证了散热效果。

    一种果蔬采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88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5634.2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采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抓取模块、旋转模块和复位模块。对抓取模块中的机械爪进行了改进,使用滑块、弹簧和连杆相互配合,使机械爪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待摘取物品。旋转模块使用拉线驱动的方式,通过拉线带动抓取模块旋转,完成果蔬的摘取。复位模块采用转子磁体与定子磁体配对,通过磁极的排斥、吸引,实现旋转模块与抓取模块的复位。在使用过程中,配合杆安装器上不同长度的杆子,可以实现不同高度的采摘作业。在采摘装置中没有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对机械结构的设计与改进,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也保留了可靠性的优点。同时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大大提高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