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更新的干式除尘设备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4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72771.X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更新的干式除尘设备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包含:通过构建干式除尘设备的几何模型、规则模型与行为模型,完成数字孪生基础模型的构建;构建自更新模块,实现干式除尘设备数字孪生行为模型的自更新;基于Automat ionML建立各模型之间与更新模块之间的连接机制,通过转换机制将子模型和更新模块集成在多领域统一的建模仿真环境中,完成干式除尘设备整体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本发明构建的模型能够实现自动对数字孪生模型行为的更新,通过实时更新行为模型,使得干式除尘设备数字孪生体本身具备了与物理实体一致的动态演变能力,可在此基础上开展更高精度和拟实性的虚拟仿真实验,实现更准确的模拟和预测。

    一种基于MIMO证据推理的曝气系统气泵电机端边云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5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70504.9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MO证据推理的曝气系统气泵电机端边云协同控制方法。本发明在云端构造关于气泵电机转速控制系统PID控制器参数的MIMO证据推理模型,并基于样本投点和似然函数归一化获取参考证据矩阵表;从端设备在线获取某时刻的推理模型输入向量,在边上利用证据推理来估算该时刻模型的输出向量;将从边上获取的PID控制器参数传输到端设备,以调整气泵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并获取该时刻系统的实时控制量和气泵电机实际转速;在边上构建参数优化模型对云端模型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并上传更新参数,提高对端设备的控制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曝气系统气泵电机的精准智能控制,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能耗。

    一种间歇性力调节进料机构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00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05707.8

    申请日:2021-08-30

    Inventor: 俞武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性力调节进料机构及使用方法。本发明包括传动结构、力调节机构和进料角度自调节机构,具体包括弧形齿驱动块、U型滑块、固定底座、导向滚轮、滚轮定位轴、主动滚轮以及中心轴、主动轮、同步带、导轮、导向轴轮、曲型转向轴、转向轴底座;本发明针对各类旋转进料的工况,能够适应不同的进给速度以及调节不同的进给力,而且能够减少缠绕物对被包裹物的作用力,被包裹物不被物料扭曲变形以及物料自身形变,从而提升进料工况的工作性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基于侧滑补偿ILOS制导律的无人艇路径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72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29553.8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侧滑补偿ILOS制导律的无人艇路径跟踪方法。本发明基于欠驱动的无人艇构造了改进的ILOS制导律结合滤波扩张状态观测器(FESO)的无人艇路径跟踪控制模型,实现了无人艇在外界干扰情况下侧滑角精确地补偿,从而实现对期望路径更好的跟踪。还对目前存在的PID参数试凑法进行改进,引入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对PID参数进行自整定,减少了调试的时间,且可以快速找到最合适的PID参数。与传统试凑法和LOS制导律相比,本发明的跟踪精度和控制器抗干扰有了较大提升。

    一种水面无人船实时目标检测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30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314055.2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无人船实时目标检测计算方法。本发明将现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融合,提高目标检测的速度和精度。本发明通过将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融合改进然后应用到无人船水面物体识别,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度和精度。本发明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无人船的水面环境,采用模型融合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类别。相比较于传统的方法,本发明更加的准确高效,并且抗干扰能力强,最终可以实时高效的检测出水面物体。本发明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

    急动速度线性连续的数控装置高速进给加减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064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10721916.X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动速度线性连续的数控装置高速进给加减速方法。本发明通过引入急动速度变化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线性连续的急动速度,其特征是将整个加减速过程划分为15个阶段,其中前7个阶段为加速阶段、后7个阶段为减速阶段,中间为恒速阶段。根据数控装置的动力学特性参数:急动速度、加速度及最大速度限,将数控装置加减速过程划分为含有恒加速阶段及不含恒加速阶段,然后结合数控装置实际进给行程规划进给速度。本发明可获得急动速度线性变化的柔性进给速度,抑制高速进给执行件对数控装置支承部件造成的振动和冲击,提高轮廓高速加工精度。

    一种用于手持绕带机的手柄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401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94841.5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持绕带机的手柄机构。本发明呈壳体状,其内部设置有扳机单元、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电源模块设置在手柄机构底部,电源模块中的电源开关设置在手柄机构底端,方便电源的开与关;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扳机单元包括触点盒、扳机运动结构、弹簧、限位圆柱块和固定圆柱块;当扣动扳机单元时,外力作用扳机运动结构,此时扳机运动结构向前推动,限位圆柱块使得弹簧压缩,触点盒与扳机运动结构相匹配运动,机运动结构的底部的阶梯用于触动触点盒的触点;当卸掉外力作用时,弹簧压缩回弹,扳机单元恢复原状。本发明与变速箱呈前后设置,保证豁口与物体接近方向一致,便于操作者判断。

    一种历史可回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3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25070.7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可回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本发明基于AutomationML行为模型的建模方法,实现数字孪生模型从状态数据模型向动作状态模型的转化;通过建立双端存储规则,实现以COLLADA标准的状态数据和JSON标准的动作数据以固定时间颗粒精度打包成历史数据包存储在历史数据库中;通过对历史数据包的解析方法,还原过去时刻的状态数据和动作数据并载入GUI界面和三维虚拟模型中回溯重演。本发明填补了数字孪生历史数据存储的短板,能够有效还原已发生的数字孪生体的状态和动作以便于用户对异常情况的进行有效的可视化分析。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网关的IoT网络协议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2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33951.9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网关的IoT网络协议识别方法。本发明步骤:1、边缘网关服务器分别与底层设备、客户机建立串口通信和Socket通信;2、边缘网关服务器读取串口或TCP缓冲区的数据,由于采集的数据中,每条数据长度不一致,为了便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处理,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3、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的搭建;4、搭建联邦学习模型。本发明设计了FedIdentify协议识别模型,将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集成到边缘网关中,设备上传数据到网关中,每个网关搭建自己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Softmax分类器对工控网络数据协议进行分类。本发明采用联邦学习框架,搭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在准确识别出各种网络包协议的同时保证了设备数据的隐私性。

    一种插件式多协议解析智能网关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143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69402.X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件式多协议解析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通过载入不同通讯协议的插件,将不同通讯协议的设备上传的数据解析成统一的数据格式,计算后进行上传或存储。针对工业互联网生产环境伴随着大量传感器设备的接入,各传感器设备的通讯协议截然不同,设备难以连接与控制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插件引擎体系,将不同通信协议的插件接入到智能网关中,设备上传数据到网关中,网关插件将不同通讯协议的设备数据解析为统一的数据格式,经过计算后上传到云平台或保存到本地。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网关普适性差,灵活度低的缺陷,只需针对不同的通讯协议开发不同的插件后接入网关,降低了开发和部署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